当第一缕阳光拂过山岗,护边员陶勇开始了新一天的巡边任务。抬眼望去,不远处就是中哈边界线,这里地形复杂、自然环境恶劣,经常有野猪、狼等野生动物活动。陶勇用21年的坚守与奉献,诠释了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
1970年,陶勇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辈于上世纪60年代来到61团屯垦戍边。自2004年设立兼职护边员起,陶勇就一边种地一边巡边,他对每个山头,每条山路都了如指掌。曾有朋友邀请他一起搞养殖,每月收入比现在高出很多,但被陶勇婉拒了。“我的家就在这里,每天到边境线上走走,心里踏实。”陶勇说。
(陶勇(右1)和同事观察边情)
从最初的200元到现在的2000元,执勤补助的变化见证了戍边力量的壮大和国家对边防工作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到护边员的队伍。陶勇深知,作为一名护边员,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更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巡逻中,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党和国家的忠诚。
陶勇所在的警务站位于大山深处,条件艰苦,环境恶劣,冬季严寒刺骨,夏季酷暑难耐,但无论天气如何变化,他时刻保持警惕,坚持每日巡逻边境线。他深知,自己的每一次巡逻,都是对国家安全的一次守护。
(陶勇(左1)与小麻扎边境派出所民警一同骑马巡边)
在陶勇看来,护边员的工作不仅仅是维护边防的安全,更要心系群众,为他们排忧解难。巡逻之余,他常和当地群众沟通交流,了解需求,并尽力提供帮助。
有一次,陶勇在巡逻时发现一群羊被铁丝网困住,于是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解救,当羊群脱离危险时,他的双手已血肉模糊。像这样的事情在陶勇的护边生涯中屡见不鲜,他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长时间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陶勇的身体逐渐透支,皮肤被烈日晒得黝黑,双手布满了厚厚的老茧,关节也因为长期的劳累而变形,但他从未有过丝毫的懈怠和退缩。陶勇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得到了有关部门和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2018年、2019年、2020年连续三年被霍尔果斯市边防委员会评为“优秀护边员”和“先进个人”。2022年,被61团边防指挥中心评为“优秀党员”。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过去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工作的激励和鞭策。
山川辽阔,人心赤诚。转眼间陶勇已经在护边员的岗位坚守了21年,他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了这片土地。虽然头发已经斑白,但眼神依然坚定而执着。他说:“只要还能动,我就会一直守在这里,我的职责就是守护这片土地的安宁和稳定。”
来 源:霍尔果斯融媒体中心
记 者:马燕燕 通讯员:吴卫东
编 辑:马燕燕
责 编:单如辉 魏丽娟
副主编:王振宇
主 编:晏显成
声 明:转载请注明来源霍尔果斯市零距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