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五心”为“折翼天使”插上翅膀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回望了过去一年深入群众的温馨点滴,字里行间,流淌着对人民的深厚情怀。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过去一年,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清单”作为党委政府的“责任清单”,推出一系列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民生实事,从“一老一小”到就业增收,从医疗救助到托底性帮扶,越来越多的百姓期待,变为巴蜀大地上可感可及的幸福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025年元旦刚过,广元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李艳已收到不少学生的新年祝福信息。2024年毕业的听障学生小峰(化名)也通过微信发来祝福。小峰告诉李艳,他已适应大学生活,要继续追梦,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
小峰是学校启聪职高班的学生,去年他考上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小峰激动地发了一条朋友圈:“感谢老师们三年的辛勤付出,感谢校长的关心。在你们的陪伴下,我们学到了很多,也长大了很多,愿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2017年,广元市本级和利州区、昭化区、青川县共同出资4460万元,启动建设全新的广元市特殊教育学校(原广元市东山聋哑学校)。2018年8月,新学校建成投用。庆元旦、迎新年,广元市特殊教育学校2025年元旦文艺汇演现场。“爱,是人生的主题,更是教育的主题。”李艳说。面对学生情况复杂、残障类别多、个体差异明显、管理难度大等的挑战,学校实施“五心”育人措施。“五心”即:爱心、耐心、恒心、细心和信心。校门口楼宇上有“心会听见”四个大字,时刻提醒老师们从心出发。“五心”育人,成为老师们的座右铭。每个月,和大多数老师一样,苗莎都会去重度残障无法到校上课的孩子家里送教上门,风雨兼程从未间断。苗莎和同事们精心备课,一人一案,为重度残障孩子提供专业康复训练、基础文化知识和适当心理疏导。“我的孩子以前头都不能转动,更不用说伸手拿东西了,自从老师们每个月来给她按摩、送教后,她现在眼睛里有光了,每次看到老师都会开心地笑,生活自理能力慢慢得到改善。”一位学生妈妈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广元市特殊教育学校构建起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组成的心德、心智、心体、心美、心业“五心”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以生活自理、自我服务、适应生活、居家技能、生活实践、文化知识、社会实践、职业技能、社会生存素养为核心,助力学生融入社会。
庆元旦、迎新年,广元市特殊教育学校2025年元旦文艺汇演现场。办学条件逐渐改善,师资力量逐步增强。短短几年,学校学生数量从86人上升到258人。2024年,10名启聪职高班学生,5人参加高考,全部考上心仪大学,其余5名学生实现自主就业;10名大龄智障学生在红星公园集体就业,实现了有尊严的生活。近年来,我省把特殊教育作为推进教育公平、增进残疾人家庭福祉、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重要举措,实施“十四五”特殊教育提升行动计划,建立财政为主、社会支持、全面覆盖的特殊教育服务保障机制。全省30万人口以上县(市、区)全部建成特殊教育学校,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7%以上。来源 | 广元教育在线
编辑 | 柏雨霞 校对 | 柏雨霞
责编 | 范祠聪 监审 | 杨 得
转载请注明来源 ( 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侵权,请权利方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