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期盼跟观众产生情感互动的电影 ,也是一部结构独特、有虚有实的作品。
在中国成都,外公患病住院,家人以他们的方式陪伴、纪念。美国旧金山,音乐治疗师刘小天,用自己的动人歌声,给予弥留之际的他们临终关怀。
建构的剧情和温暖的记录都向我们传达着:在生老病死面前,珍惜当下,就是最优解。
影片结尾,在随风翻动的经幡和渐渐浮现的雪山前,不同国度、不同地域的爱,汇聚成涓涓细流,浸润至心间。
预告片
关于本片
· 透过细腻、温柔的叙述,《来日皆方长》希望让大众知晓、了解“安宁疗护”这个方兴未艾的领域;通过捕捉真实的记录手法,为观众呈现这个所有人终将面对的人生课题。
在官方的定义中,“安宁疗护”被如此描述:它以终末期患者及家属为中心,提供生理和心理全方位的照顾,不但让逝者安详,也让生者内心收获抚慰。
以往的影视作品少有展现“安宁疗护”,所以大众对此了解甚少。因此,《来日皆方长》希望让安宁疗护走入大众视野,继而消除对安宁疗护的误解和疑虑。
本片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能够让常经历患者死亡的“安宁疗护”从业者,从另一个角度感受患者、家人的坚强,和对彼此的支撑。
也有从事与音乐治疗相关的观众,她们在工作时经常思考患者的需求究竟为何。而影片也很好地展现出音乐治疗之于病患情绪、心态的调动、鼓舞。
影片巧妙地将剧情和纪录的手段相结合,通过或虚或实的故事,讲述在告别、离别亲人之际升腾萦绕的爱与珍惜。
电影在结构上分为剧情、纪实两部分。
剧情部分聚焦成都的一个普通家庭,外公生病住院,在临终前,家人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陪伴与纪念,尽力完成外公的心愿;纪实部分则拍摄了在国外的一名中国音乐治疗师刘小天的工作日常,她每天穿梭于医院、养老院,用一把吉他加自己的歌声,为老人带去心灵的慰藉与欢乐。
其实,当下的安宁疗护不仅关注患者的生理状况,也需要关注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健康,通过全方面、多学科的方式为患者的生命的最后一途提高质量。
《来日皆方长》正希望通过患者和家属多方面描摹、真实与纪实结合的方式,让观众多角度体验临终之际不同身份下的不同心境。也希望能填补社会公众对这一领域关注的空白。
“在就好”:观影现场创作者与影迷传递珍惜的力量
在“在就好·特别观影场”的映后活动中,郭柯导演以无比真挚的态度面对观众。“跟大家说一句抱歉,7年后我们拍了一部这样缓慢的电影,结合了剧情片和纪录片,选择了‘做减法’的方式来呈现故事片段落,但这就是我对生活的理解,平平淡淡才是真。也希望我们未来的每一个7年,都能平平淡淡的度过。”
6月15日,让我们共同走进影院,感受影片带来的感动与启迪。
*上文部分来自网络,侵权删
音乐治疗师:刘小天
(照片:水石影像)
音乐人/华洋音乐签约作曲
美国注册音乐治疗师(MT-BC)
艺术硕士(MFA)
美国注册音乐治疗师(MT-BC),毕业于美国堪萨斯大学音乐治疗专业,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市的临终关怀机构Sonata Hospice创办了独具个人特色的音乐治疗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