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2月,4个20岁的年轻人,带着4支枪、一些手榴弹,绕过安全检查口,偷偷溜进登机入口,登上了由科威特开往巴基斯坦的221次航班。
这是一架属于科威特航空公司的A310大型客机,当天,由科威特国际机场开往巴基斯坦卡拉奇方向。
它通常乘坐许多在科威特工作的回国巴基斯坦人,这次也不例外。120名巴基斯坦人在机场候机室耐心地等待检查。与他们同机的还有10名科威特人、4名美国人和其他一些外国人。
上午10时整,班机稳稳地划过跑道,翘首腾空而去,乘客们坐在舒适的软椅上,说说笑笑。飞机飞行了一个半小时后,到达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迪拜,这是班机预定停留的第一站。
就在此时,有4个20岁的年轻人刚从另一架贝鲁特飞来的客机上下来,他们躲躲闪闪,绕过转乘候机室的安全检查口,偷偷溜进登机入口,避开了迪拜机场保安人员的眼睛。
这些年轻人身上带着4支枪、一些手榴弹、尼龙绳。他们趁保安人员不注意,顺利地登上了221次班机。
当飞机再次起飞,离开迪拜,接近航线的高度时,一阵巨响传入驾驶舱,还没等驾驶员反应过来,两个歹徒已破门而入,一个用手枪顶住驾驶员的胸膛,另一个把一颗手榴弹搁在机长哈里·克拉克的颈脖上,命令他掉转机头,向伊朗方向飞去。
与此同时,座舱内乱作一团,劫机者把美国人和科威特人与其他人分开,并把他们驱赶到前舱。
劫机者逼着机长向伊朗德黑兰穆罕拉巴特机场飞去。他们满以为这下可以得到伊朗当局的隆重接待。
但是,他们的如意算盘打错了。当飞机在德黑兰上空盘旋,请求降落时,穆罕拉巴特机场断然拒绝。
直到最后,机长连声呼喊机上燃油已近耗尽时,指挥塔才同意它降落。飞机一着地,立即被一群全副武装的伊朗士兵包围。
劫机者通过无线电联系,向机场指挥塔宣布了他们劫机的目的:他们是黎巴嫩“真主党”的成员,要求科威特政府释放,前不久因参与爆炸美国驻科威特大使馆,而被关押的17名“真主党”成员。
这是一名来自美国弗吉尼亚的公务员,50岁的海格纳。他成了恐怖分子大开杀戒的第一个牺牲者。
12月6日,伊朗电视台的录像机拍下了一个在飞机舷梯旁边发生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场面:歹徒们手握着枪,脸罩头巾,猛然推出一名人质,并把一个电子扩音器递到他的嘴边。
这个人质身穿雪白衬衫,自称是美国驻卡拉奇的总领事。他声音颤抖、结结巴巴地央求伊朗当局对劫机者让步,满足他们的要求。
他说,他们要杀死他。“十、九、八、七……”劫机者用枪指着他的后脑勺,倒数着数字。“他们的威胁可是当真的。”话音未落,这名人质又被拽回舱内。
这时,一个劫机者拿过扩音器,他要求伊朗当局提供正副驾驶员,以取代机上已经神经失常的正副驾驶员。
劫机者限定5分钟内答复,否则将杀死一名美国人质,5分钟后,那个穿白衬衫的男子又被劫机者用枪押着重新出现在舷梯旁。
但在这个美国人想要挣扎的一刹那,劫机者的子弹近距离连射6次,当场打死了他,并残酷地把尸体抛在跑道上。
12月7日,劫机者呼叫指挥塔,要求伊朗当局满足他们的要求,否则就要干掉第三个美国人,捎带还要干掉3个科威特外交官。
在事件发生的当天,科威特政府立即召开紧急会议。一方面,科威特断然拒绝劫机者提出的要求,迅速组织一支突击队,准备以武力解决危机;另一方面,派出代表团到德黑兰,推动伊朗采取行动。
解决危机的机会终于来了。午夜时分,劫机者要求一批服务人员登机清扫机舱。于是,装扮成清洁工人的伊朗突击队员登上飞机。
机上的最后一批人质在痛苦中呻吟,在绝望中挣扎。
这时,机场上的照明灯突放光明,照得如同白昼。劫机者只觉得一阵目眩,还没清醒过来,一名装扮成清洁工人的突击队员正迎着一名劫机者扑去,一把夺下他手中的手榴弹。
另一名劫机者猛吃一惊,立即拼死挣扎。就在这时,一道亮光闪过,顷刻之间,催泪毒气的恶臭弥漫了整个机舱,原来是突击队员扔的催泪弹。
机舱内一片混乱,伊朗突击队员与劫机者展开了搏斗。趁这个机会,机长英国人克拉克用牙齿咬开手腕上的绳索,替自己松了绑。
接着,他又替身边的2个美国人松了绑。他们拼命向飞机的出口舱跑去。突然,一个美国人被绳索绊了一跤,跌倒在地,正想爬起来,只见一个男子手持一把匕首朝他奔来,他全身凉了半截,心想这下完了。
但来的并不是劫机者,而是他的救星——伊朗突击队员。突击队员上前扶着他,走出机舱。
机舱内的战斗很快就结束了。伊朗突击队员的迅猛攻击,迫使劫机者缴械投降。只见4名劫机者举着双手,垂头丧气地走下飞机。
在劫机者宣布要炸毁飞机的最后时刻,伊朗突击队胜利结束了长达6天的劫机事件。在这次营救行动中,人质们安然无恙,突击队员也没人受伤。伊朗突击队员干得真是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