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上不了台面的走后门纸条,上面写的也不是啥大事,竟然以462万高价被众人狂抢,抢不到的人唏嘘:错过了,真可惜。
自古以来,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在办事遇到困难时,都会走后门,确保事情办理顺利,但这毕竟不是体面的事,一般都拿不上台面来说,更不想留下什么证据,被人抓住把柄。
但在2005年北京瀚海拍卖会上,就有一张北宋明丞相富弼走后门的纸条,被国内一位神秘买家以462万的高价买走。
其他抢不到的人都感慨:这张纸条虽然只有区区44个字,但里面的爱子之情,十分动容,错过了,真的挺惋惜。
这张纸条究竟写着什么,牵动了这么多的情绪?这得从富弼是何人说起了。
富弼是北宋的丞相,文学家,书法家,此人才华横溢,能力超凡,曾辅佐过4位皇帝,前辈范仲淹夸他为“王佐之才”,晏殊对他另眼相看,更是把自己才貌双全的女儿嫁与他。一生清正廉直,为人深得百姓的爱戴。
作为沉浸在官场多年的父亲,富弼知道儿子尚且年幼,就算有为官的志气和能力,也要朝中有老臣的辅助,才能平步青云。
考虑再三,在儿子这件事上,富弼不再怜惜羽毛,而是写了一份情真意切的信给老朋友:
“儿子赋性鲁钝,加之绝不更事。京师老夫绝少相知者,频令请见,凡百望一一指教,幸甚幸甚。此亦乞丙去。弼再上。”
在信中,富弼解释道,自己的儿子年少不谙世事,履历浅薄,更不会左右逢源,因此京城中没有交到几位知心好友,庆幸交到你为挚友,我会让儿子富绍庭一一去拜见,请对他多多指教。
这封书信篇幅虽短,只有寥寥44个字,但是言辞恳切,短小精悍,通篇洋溢着一位父亲对儿子深厚的关切之情。
但值得一提的是,富弼对于自己走后门这事,十分谨慎,在信末尾写了“此亦乞丙去。”意思是请求最后看到这张字条的老友,能够将其烧毁。
没想到,老友却因为十分喜欢富弼的书法,便偷偷地保存起来。经过岁月的变迁,这张纸条几经转手,兜兜转转,终于在海外回到国内,以总价462万被北京博物馆购买。
名家书法真迹, 作为纸张的古物,历经900多年,几经易主,能顺利流传至今,真的实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