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安徽桐城有一个著名的家族,父子两代为相,权势显赫,这就是张英、张廷玉父子。清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老家桐城的老宅与吴家为邻,两家府邸之间有个空地,供双方来往交通使用。后来吴家建房,要占用这个通道,张家不同意,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县官考虑纠纷双方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决断。
在这期间,张家人给在京为官的张英写了一封信,要求张英干涉此事。张英收到信件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六尺的巷子。两家礼让之举和张家不仗势压人的做法被传为美谈。
由此联想到现实的邻里关系。某报记者采访一位小区居民,“你知道你的邻居姓什么吗?”这位居民笑着对记者说:“不知道,我觉得这太正常不过了!”
上述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绝非个别。现如今,城市高楼林立,尽管一些居民住在一起多年,但见面后还是形同路人。其实,两家能成为邻居是一种缘分。正因为是邻居,住得近,就难免有“舌头碰牙”的时候。关键是邻里之间遇到纠纷能相互理解,相互包涵。
俗话说:“邻里好,赛金宝。”“有钱有酒款远亲,火烧盗抢喊四邻”是曾国藩对“宝”的理解,他在家书中,曾专门告诫其子曾纪泽说:“我家初移富宅,不可轻慢近邻,酒饭宜松,礼貌宜恭。”对邻里少一分陌生,多一分熟悉;少一分怀疑,多一分信任;少一分回避,多一分接触;少一分清高,多一分关爱,自然会带来无穷的欢乐,这也正是我们物质生活好了之后,精神生活所需要、所追求的。其实,邻里关系紧张,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背弃,是炎黄子孙互敬互爱淳朴感情的淡化,这种作茧自缚、把家庭严密封闭起来的状况,与我们社会的发展极不相称。
“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感悟“六尺巷”,我们看到的是宽宽的心,熟悉、信任、关爱、礼让是和谐邻里关系的基石。惟如此,才不会让匆匆忙忙的岁月成为看不见的“墙”,才能让现代人品味到“远亲不如近邻”的那种纯真、挚诚与关爱。(高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