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国际影展场刊丨Day 3&4

体娱   2024-11-19 12:16   北京  

场刊完结版大放出。《我,玛利亚姆,孩子们及其他26个人》以微弱优势胜出,成为场刊评分最高的影片,《父亲的遗产》屈居第二。

场刊 Day 3

伊朗影片《我,玛丽亚姆,孩子们及其他26个人》入围了2024年鹿特丹国际电影节费比西奖最佳影片提名,获得2024年哥德堡电影节英格玛·伯格曼最佳处女作。《一个东方的故事》入围了2024年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独立电影节最佳剧情片提名。巴勒斯坦影片《父亲的遗产》入围了2024年伦敦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

场刊 Day 4

荷兰影片《三天的鱼》入围了2024年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水晶地球仪竞赛最佳影片提名。冰岛影片《折射》入围2024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奖提名,并在2024年釜山国际电影节世界电影单元展映。


  媒 体 评 语  

我,玛利亚姆,孩子们及其他26个人
 常温狗

相对小空间内的元电影,好在导演没有沉溺于电影拍摄的讲述,对剧组的笔墨精炼也全面。以孤独为题写了一首后疫情时代关于自我和人际的诗,一些闪回的暗示让观众拼凑起对主角过往的不完整了解,克制但到位。但是整体气质还差一些,不够统一。戏中戏的过渡也有点缺新意。

 钟秋梦
原本平静的生活被剧组生活闯入,马赫布贝从最初的质疑担忧,到最后的理解,甚至主动为导演提出自己的剧作想法。电影拍摄过程就像疫情将人们的生活打乱(被刷的墙面、未经允许用于垫咖啡的书籍、遭殃的地毯)。拍摄结束,生活还需继续。马赫布贝再重拾已经改变的生活(留下蓝色墙面、被打碎的餐具、需要修理的地毯)。这部电影将戏中戏,不同身份、情感冲突、集体创作揉在了一个公寓的空间里,感觉随时会爆炸,但大家的情绪都出乎意料地稳定。可能人生就是如此,不停处于崩溃的边缘,但总有以为锅炉房起火实则是大家准备的生日蛋糕的惊喜。诚意之作。
 电车@DeepFocus
关于“拍电影的故事”并不新鲜,近年来甚至已经到了产量过剩的地步,但这部在继续确认拍电影的魔力的同时,也找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角度延伸。
女房主和剧组互为对方的闯入者,最终彼此温柔以待,慢慢凝聚成一个整体(如此出色的制片人是最终能走向happyend的关键)。对于女房主来说,剧组略显粗暴的闯入,正好能冲破疫情造就的封闭。而对于剧组而言,见证了这个麻烦制造者的心慢慢柔软,最后为电影奉上点睛之笔的全过程。也正是这场有如神助的书架戏盘活了全片,过去与当下、个人情感与集体创作、隔阂与和解、即兴与剧本都在这场戏下达到统一。
 大奇特
将片中摄制组拍的短片与摄制组之外女房主的故事在电影维度上实现了融合。在拍片过程中,我们面对的是这位女房主心理形象的构建,她将自己置于演员角色之中。随着短片女演员逐渐退下,女房主取代了其位置。由此,我们得以窥探她可能的过往,尽管影片并未直接凸显这一点,而是采用暗示的方式,引导观众探寻她背后的秘密。这种“电影中的电影”的构思贯穿全片,使得戏里戏外在不同层面相互交织,直至主角内心的想象与现实在心灵层面实现交融,她创造出了属于她个人的精神舞台。
 胤祥

挺积极向上的后疫情电影,作为一个剧组片,核心人物是拍摄地点的房主女士和剧组的制片主任,这个人物设置也很有趣,而且这个制片主任实在太可爱了,写得活灵活现,演员表演也非常妥帖到位。一看导演就是混剧组很久了,剧组事儿写得门清又不显得卖弄,而且居然各部门都照顾到了(戏第三多的居然是个灯光大哥——还是个库尔德人)。影片比较暖心的还是主题:疫情隔离让人变得孤僻,只有与人交往才能治愈。给电影写情书的话,应该这么写才对。
 子戈

导演显然具备螺狮壳里做道场的能力,能把元电影、疫情、女性捏合进一个文本,而且并不繁重,十分轻巧。
作为元电影,它不仅暴露拍摄机制,更暴露审查机制。关键点在于头巾,将带与不带并置,一边是女演员全程带头巾,一边是女房东全程不带,前者身在片中片里,后者身在其外,但仍在电影中,两相对比下,审查机制的荒谬昭然若揭。
它同时也是部疫情片,讲灾后重建,当然是心灵的重建。再考虑到电影媒介自身也是一种权力,那么剧组作为闯入者,对于女房东而言,同样是场灾难,同样需要重建。
最终这两个过程合二为一,女房东从最初的对抗,到入戏,勾连起过去的创伤,再到最终的释放。她完成了重建工作。当然,此刻并不截然等同于过去。正如墙没有刷白,保留了蓝色。那个被改变后仍然可以接受的颜色,才是重建的力证。

一个东方的故事
 常温狗

摄影和声音做得很好但也有可能弄巧成拙,景深小到像广告片,导致影片气质疏离冷硬。主线看似狗血的剧情本来是用来表达民族、宗教、历史等主题的工具,但又夺走太多眼球,同时也不够可信,太撑不起这个精美的框架。
 钟秋梦

绝美的摄影构图与影调,不同层次声音营造的空间转换:轮船航行笼罩底舱的轰隆隆巨响、亚马逊森林虫鸣鸟叫、马瑙斯城市的喧闹声伴随着兄妹与与奥马尔三人的冲突和旅途到达异国他乡。总能从巴西电影看到政治和社会变革的影子。这部影片也不例外,1940年代末黎巴嫩政局动荡社会变迁,大量移民涌入巴西,不同宗教、文化、传统有了新的交融。以艾米莉与奥马尔为代表能接受宗教和传统相互融合的新移民则很快在玛瑙斯找到生存之道,脆弱的哥哥埃米尔则不久便离开人世。
米尔顿·哈通的同名小说原本叙述视角是以艾米莉(即影片女主)的养女追溯阿拉伯裔家族往事,试图了解年轻时代的艾米莉与母亲在玛瑙斯的生存故事。影片则将小说原本盘根错节的讲述以时间顺序将艾米莉移民到巴西的故事梳理。无论是摄影还是声音,影片都带来了如诗般浪漫的想象,离散的人们在新土地找到了归属。
 电车@DeepFocus
从黎巴嫩逃到巴西,试图从战争分裂中逃脱,一路上的所见所感只加剧了世界上并无宁静之地的实感,而更为深层次的矛盾来信仰的争战,或许只有影像能留下那份美好。影片的声音设计非常出色,行船的嘈杂声及热带雨林的喧嚣声一直伴随着影片行进,仿佛从黎巴嫩带来的阴影始终挥洒不去,一直萦绕在人物左右。
 子戈

同时在讲爱的超越性和极端分子的悲剧。
最有意思的一场戏,是唤醒受伤哥哥的那场戏。先有天主教、伊斯兰教、巴西土著宗教,三个仪式并举,直观显露一种“无差别”;后有妹妹和男友做爱,发出声音,哥哥从昏迷中醒来。

前者是宗教宽容,后者是爱的超越,这两个哥哥恰恰欠缺的东西,反而唤醒了他,但也只是唤醒肉身,并没触及精神。他最终仍然朝自毁的悲剧决然而去。

当然,这些都是随便说说了。本质就是一部相当狗血的情节剧,它只是把事儿讲明白了,但对它所触及的种种议题,始终缺乏深入的能力和兴趣。

父亲的遗产
 胤祥

非常女性主义的一部双女主戏,从伊斯兰教法的继承权问题入手,串联了多种性别议题、巴以政治议题和(甚至)阶级议题,剧作上两天一夜的故事编得合情合理,屡屡在要走向顺拐的边缘峰回路转,可谓是充分利用了观众的观影经验与刻板印象并加以翻新;底埋得深,铺垫得好,包袱也抖得响,真是个极佳的剧本。全片金句含量极高,一多半的戏都能有爆梗时刻。一部讲男人都是大猪蹄子的片子能让男观众也看得爽,这真是导演功力了得。

 电车@DeepFocus

随着影片的深入,女性主义表达越发清晰,在喜剧外壳之下,中东地区女性生存现状的荒诞感让人苦笑不得,男女对立也到了一种不可调和的状态。在女性受困的境遇里,女性们在暗中互相帮衬,男性们则集体选择拒绝。在这样的绝境下,影片设置了一个必须男性才能通过的障碍,最后却用一种幽默而又十分轻巧的方式解困。时代的进步给男权社会奉上致命一击,也给了女性翻身的机会。
 常温狗
沉重和幽默并具的女本位小品一则,两位主角演员间的化学反应让电影成功了一半,两个女人因一个父权引起的困境,全程寻找一个父权声音的答案,明确的讽刺。与巴以冲突的阴影笼罩在整个故事之上。
 桃桃林林

首先是一部有趣的电影,叙事很紧凑,目标也非常明确,辅以各种小的幽默,让故事的可看性变得很强。而在其背后,创作者出于自身的表达,也很顺利地传递出来了。
 靳锦

两姐妹争夺父亲遗产的故事,串起了巴勒斯坦多种性别议题,不论是婚姻中的压榨,还是宗教继承权、社会制度上的不公,还在巴以议题上有惊鸿一瞥。剧本和表演都非常精彩,难的是本片幽默风趣,将沉重的议题举重若轻地呈现出来。
女主人公一直在寻找能替代父亲的声音,以便能取出遗产。她们想尽各种办法,找别的男性假扮,利用变声器伪造,最终,这些办法都没有用上。让她们取出遗产的是一个女性的声音。这是电影最精妙的一笔。

三天的鱼
 秦婉

长久不见的父子二人在三天的重聚时间里,逐渐为观众形成一种人生况味。他们一同去走亲访友,做体检。寻访工友,发现人家去世,遗孀已有新欢,寻找母亲的墓,发现长久无人管理已被清空,寻找奶奶的旧居,已被新住户全面改造。前期一直是儿子在插科打诨,很不靠谱的样子,到后面慢慢发现他只是在掩饰孤独和抑郁,父亲则变得主动起来,但分别依旧是必然的。
影片在轻松治愈和致郁中摆动,情绪自然流露,逐渐发现关系背后的两段人生,往事不可追,人活一世其实留不下什么,包括亲人关系也一样。
 钟秋梦
作为导演的第二部长片,与首作《十点与十二点之间》的情感内核同源,继续探讨家庭关系。影片将父亲与儿子之间疏离而微妙的情感拿捏得挺到位。有两组父亲与儿子同框的镜头令人印象深刻:父亲与儿子坐在类似教堂的空间,父亲将自己的牙齿交给儿子作为纪念,随后身体往后靠;两人在车站告别,为了缓解不知如何告别的尴尬,父亲提前站到车上,隐去半个身子;也许是源于导演家庭的真实经历,父亲“主动”与儿子拉开距离更是凸显儿子对父亲情感的渴望。
看完了才知道片名来自富兰克林的名言, “Guest, like fish, begin to smell after three days.”(鱼放三日发臭,客住三天讨嫌)。也许,三天时间是现代家庭情感的赏味期限。

 子戈

看了开头想到《内布拉斯加》,但其实很不一样。这个片儿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它拍出了最亲近的人之间的陌生和尴尬。那种试探、抗拒,说不出口,逃离又还难掩不舍的分寸感,是本片始终在玩味的距离。

导演敢于把时间交给生活,尴尬就让它尴尬去,注视得久了,总有意料之外的馈赠。结尾是最好佐证,父子俩车内车外,沉默对立,谁也没走,于是在那其实不算长但又着实难熬的等待中,冰终于融化了一点,有珍贵的温度散开来。

但导演制造类似时刻的能力,似乎又弱了点,于是魔法来得有些晚,但还好,它还是来了。

 胤祥

极好地抓住了荷兰人的民族性格,不健谈,边界感强,守规矩,以至于各种尬聊。同时也处理到了移民(双向的)和老龄化问题。父亲这趟转医保,回家即是告别,写得很扎实又很动人。另外,父子各种相似形构图,走路姿势都挺像。故事其实有点接近小津(看上去也有点类似《东京物语》),尤其最后车站送别戏,真是没话找话又废话情深的代表,“空气感”拉满。

折射
 秦婉

竞赛单元,今年一种关注开幕片。尤娜因一场重大事故骤然失去男友迪迪,在承受伤痛的同时,还要忍受因迪迪正牌女友克拉拉的现身而无法说出情感归属的委屈。这一天之内她仿佛兜了一个圈回到原点。

电影用极度细腻的镜头跟随尤娜的每一个瞬间,她的情绪也被完全传递给观众,而到最后,两个女孩的情绪与思绪因其共性,亲密地重叠在了一起,也许克拉拉知道或是猜出了这一切,但她也没有说出来。两人一起在前一晚浸溺着情人依恋的海边礁石处,与男友作别,然后拥抱入眠。

导演用视听呈现了情绪的实时性、当时性,原谅一切,遵从当下生命体验,成为第一原则。

这也是最好的女性电影,在女孩的感受面前,在这个瞬间,什么主义都不重要。

 胤祥
冰岛新浪潮果然都得有一个大危机事件……剧作实在是有点无聊,青春疼痛友情万岁以至于差一点就要滑向《小时代》了;表演还不错,中间大量的哭戏还是挺有层次的。影片最好的还是视觉,选景非常厉害,通过利用建筑空间形成了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构图和视觉表达,比如众人等候消息的那个空间,以及教堂——可惜视错觉起飞那个点也就仅止于行为艺术讨论(片中这个冰岛艺术学院真的好顺拐)而没能形成剧作上的结构性要素(看看人家安公的《放大》怎么做的);包括冰岛极昼的光线也在情感戏时形成了不错的氛围(冰岛新浪潮的“风景”要素)。

 大奇特
女主角因失去爱人陷入无尽悲伤中,这份痛苦却难与他人倾诉。故事引出另一位失去爱人的女性,她们的相遇最终擦出了火花,驱散了黑暗,这中间的秘密可能已经心照不宣了。北欧电影独有的克制,引领我们深入角色的情感世界。画面运用大量留白空间,营造出一种深邃幽思的氛围,配乐凸显了情感上的波动,不张扬也难以忽视。看片尾惊喜发现竟然是已故音乐家约翰・约翰森的作品。
 钟秋梦
悲伤在冰岛的凄清而优美的景色中被延长,故事简单,情绪渲染到位。情人尤娜与正牌女友克拉拉,在最后一幕为失去同一个爱人相拥而泣。剧本略显单薄,导演在处理人物情感上着墨过多,缺乏了一些前期的铺垫。
 子戈

十部主竞赛影片中视听能力最强的一部,导演用影像的远近运动,利用空间外化情绪的能力,还是相当有一套。而这恰恰也是这部电影最需要的。

它其实拍的是死亡面前,对痛苦的感同身受要远大于一切分歧。那双红色跑鞋,在尤娜脚上穿了一天,克拉拉何时发现,都可各自解读。但重要是,她们在一种更深的层面,达成一致,那便是你的痛苦和我的一样深,尽管我们爱着一个人。

隧道里的一盏盏灯光,连接的是死亡的火焰;海面上的一团团光斑,通向的是生的黎明。太阳照常升起,悲伤逆流成河(不是


环球银幕
环球银幕官方微信,及时发布热点影事,有态度的原创影评,贴心的观影指南,与微信用户实时有奖互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