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人生有两个阶段最幸福,过好了,滋养一辈子!

文化   2024-10-15 06:02   黑龙江  
人生虽然漫长,也无外乎童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四个阶段。
美国经济学教授奥斯瓦尔德用U型曲线来描绘人一生不同阶段的幸福感。他发现,人在童年期和老年期是最幸福的,这两个阶段分别位于U型曲线左右两个最高点。
这种现象,100多年前,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就已经发现了。
他在《人生的智慧》中写道:
所有的事物,当其纯粹作为表象而存在时,毫无例外都是令人愉快的;但当这些事物存在于意欲之中时,却都沉浸在痛苦和悲哀之中。
童年的时候,人对所有事物都充满了天真的好奇心,对生活没有什么具体的意念和欲望,所以很幸福。而老年期,人生的很多期待早已实现或落空,对余下的生活已经没有很多想法和欲望了。于是,心理放松了,幸福感自然就得到了恢复。
1
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
回顾一生,童年阶段总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这也往往是我们在随后的人生中,遭遇痛苦和不幸时依然可以挺过来的内在动力。
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说:
在童年,我们关系不广,需求也不多,也就是说,我们并没有怎么受到意欲的刺激,我们大部分的生命都投入到认知活动中去了。正是基于这一事实,在生命这最初四分之一时间里,我们能够享有喜悦之情。
童年让我们快乐的根本原因是认知多,意欲少。
从这个角度看,没有目标正是一个孩子幸福的源泉。
当我们被赋以沉重的目标感的时候,我们的童年期就宣告结束了。
这正是人生的矛盾之处,没有目标的驱动,就很容易在竞争中落败,有了目标就会焦虑、紧张,严重剥夺一个人的幸福感。
当一个孩子开始上学的时候,伤害孩子美好童年的可能并非是沉重的课业负担,因为那只是认知任务。真正的罪魁祸首或许是来自大人的批评、指责和期待。大人将强烈的意欲和竞争意识转加到了孩子身上,让他们过早地结束了原本可以幸福很长时间的美好的童年期。
小说《飘》中,受父亲随性狂放性格的影响,斯嘉丽小时候生活得无拘无束,童年非常幸福。当她成年遭遇巨大苦难的时候,她就很会调节自己。
她在遇到困难时,心里常说这样一句话:
我现在不去想它了。再想就受不了了明天毕竟是新的一天了。”
这种放过自己,没有期待,随时清零的心态让她度过了重重难关。
比之优秀的学业成绩和沉重的使命感,童年期带给人一生的真正的财富是随时都可以放松,摔倒了还能自行爬起来的良好心态,这种心态会治愈我们一生中所有的痛苦。
2
消除改变他人的意念和欲望,为青年期和中年期减负,为老年期的幸福时光奠定心理基础。
叔本化在《人生的智慧》中说:
由于对现实生活的渴望,成年之后,我们急切期盼着做事和受苦,这就把我们拉进了喧嚷、骚动的人生。生活在这纷扰的世界里,我们感受到了事物的存在亦即意欲的一面;我们行进的每一个步伐都受到了意欲的羁绊。然后,一股巨大的幻灭感慢慢降临了。
幻灭感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大部分人的意念和欲望都会被冰冷的现实打倒在地。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欲望越大,幸福感越弱。
在罗曼・罗兰的鸿篇巨制《约翰・克里斯朵夫》里,年轻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心中满是促使社会向好的强烈欲望,他经常利用自己的音乐家身份撰写文章尖锐地批评时政。但是,这不但没有改变什么,反倒让自己被迫逃亡海外,半生动荡。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促使自身进步的欲望,虽然也会让自己紧张,但终归有利于个人的成长,而改变他人的欲望则很容易让自己跌入深渊,离幸福越来越远。
罗尔夫在《清醒思考的策略》中说:
“你无法改变他人,甚至连你的爱人和孩子,你都无法改变。”
我们要守住自己的课题,不要干预别人的命运,即便最亲近的人也不行。真正的爱是尊重、理解和放手,控制欲和保护欲是有毒的。
对于成年的孩子,只需无条件的爱和支持就够了,瞎操心乱帮忙既让自己痛苦,也剥夺了孩子独立成长和成熟的机会。
对于控制欲强的父母,要早点划出边界,一方面让他们摆脱欲望的折磨,另一方面也让自己越来越强大。
对孩子最大的爱是无限的包容,对父母最大的爱是让自己越来越自信,越来越阳光。
当我们不再牢骚满腹或心怀怨恨的时候,我们就跳出了意欲改变他人的陷阱。当我们学会了顺应和适应的时候,我们也就不再是欲望的奴仆,这也是为老年生活所能准备的最好的礼物。
3
只要身体健康,生活有保障,老年就可以过得非常幸福
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说:
“在我们的后半辈子,时间加速流逝,无聊随之消失。同时,我们的欲望以及伴随这些欲望的痛苦也沉寂了。所以,只要我们能够保持身体健康,那么,总的来说,到了后半辈子,生活的重负的确比在青年时期有所减轻。因此人们把这一段日子——即在出现高龄衰弱和多病之前的一段时间——名之为‘最好的时光’。”
人生短暂,最好的时光来之不易,我们应抓住这稍纵即势的美好,像一个孩子一样充分感受刚刚退休时的闲暇时光。
老年期过得好不好,固然依赖青年期和中年期打下的经济基础,但这并不重要,一个老年人并不需要多么好的物质生活,影响他们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是心理成熟的程度是否与自己的年龄相匹配。
伏尔泰说:
“一个人如果没有他那种年龄的神韵,那他也就会有他那种年龄特定的种种不幸。”
如果一个人年龄上已经是老年人,心理上却还存有以自我为中心,别人都要为他服务的巨婴想法,或者以老卖老,对青年人横加干涉,妄图以自己的年龄和地位逼迫他人服从自己的权威,那么他的老年生活就会变得非常混乱,错失了最好的幸福时光。
一个幸福老年人的神韵应是一种建立在丰富阅历基础上的包容和达观。
一个勤劳、善良而愉快的老人是一个家庭的福星,不但自己幸福,也会感染家庭中所有的年轻成员。一个富有同情心的慈祥老人一定是受人欢迎的,一个精神世界富有的老年人也一定是独立而自由的。
人生短暂,童年余下的只有回忆,快乐与否取决于我们对它的解释,而老年期则是我们新的幸福阶段的开始,为了这无限好的夕阳和人生中最后的好日子,我们应尽早做好准备。
物质生活的积累并不是最重要的部分,真正关键之处在于,我们在青年时就要开始学着独立生活,磨炼自身的品性,拓宽自己的认知范围,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学会关爱他人,积累丰沛的生命能量。
如此一来,当我们来到了悠闲的老年期的时候,就可以生活得从容自若。不仅可以哄自己开心,还能为正在奋斗着的年轻人输送能量,幸福的光辉会因此而不断向外散发,惠及更多的人之后,最终又反哺自身,让幸福的感受叠加翻倍。
👇点阅读原文精读名著与书为友

名曲名著
愿温馨的音乐,经典的名著伴您度过最宁静美好的时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