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去年全国法院收案增速降至近20年来最低,最突出的困难挑战是案件总量大与定分止争难

学术   2025-01-20 07:31   江苏  

综合 | 烟雨法明

来源丨澎湃新闻、中国新闻网


全国法院收案增速降至近20年来最低。1月13日,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在京召开。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表示,当前人民法院工作面临的压力之大、挑战之多、责任之重前所未有,“最突出的困难挑战就是:案件总量大与定分止争难。”

张军在总结2024年法院工作时指出,过去一年里,人民法院强化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管理,主要审判质效指标全面趋优。比如,立足审判做实“抓前端、治未病”,委托调解分流解纷再创新高,司法建议协同治理效果不断显现,全国法院收案增速降至近20年来最低。
特别是在司法建议的运用上,2023年最高法院发出1至5号司法建议,一年来相关的房屋买卖合同、信用卡、保证保险合同纠纷收案同比下降10.8%、26.7%、15.2%,约减少案件27万件。“相关纠纷量减下去、办案质效提上来,服务改革发展成效明显。”张军表示,2024年最高法院又发出加强医保基金监管、预防化解房屋征收补偿争议等2份司法建议。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法院上诉率同比下降0.66个百分点、二审改判—发回重审比下降0.07,案—件比下降0.04(相当于减少衍生案件99.2万件),“审判质效明显上升。老百姓感受到更实在的公正。”张军说。
“当前人民法院工作面临的压力之大、挑战之多、责任之重前所未有,对此要有更清醒认识。”张军也表示,最突出的困难挑战就是:案件总量大与定分止争难。
面对更趋复杂的矛盾纠纷,定分不易、止争尤难:过去没有的知识产权、破产金融、海事海商、涉外涉网、环境资源等新类型纠纷不断涌现;过去的纠纷多是个案,矛盾简单、争议单纯,现在更多类型化、关联性、群体性矛盾纠纷,即便一些传统领域纠纷,不同利益关系往往也交织复杂。内外复杂形势加剧困难挑战。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在深刻转型,加之外部形势复杂严峻,内部困难增多,审判执行工作面临更多新情况新问题。
张军表示,人民法院要深刻认识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中的问题、难题,把审判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大局中考虑,切实扛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职责使命,直面挑战、迎难而上。
“定分重在止争,定分不易、止争尤难。定分是依法断是非,止争则是用心息争讼,定分根本在于把止争落到实处。公平公正是基础。”张军进一步指出,一碗水端不平、不公正,定分止争就无依着。既要实体公正,也要程序公正,裁判既要合乎法律规定,也要合乎天理人情,根本是要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具体而言,释法说理是关键。要把释法说理贯穿纠纷调解、证据审查、事实认定、法律适用、文书制作、判后答疑的全过程。要善于把案例库等更具权威和公信的论据用好,把核心价值观、社会道德等公认之理用好,把亲情、友情、爱情等人之常情用好,让当事人和社会公众体悟到司法裁判背后的法治精神、道德引领和共情共鸣,从心里认同和接受裁判。人文关怀是更高要求。
司法本身、本质就是通过惩恶扬善促进社会文明、发展、和谐。案件办理中、审结后,要对双方当事人多一些开导、疏解,多一些真诚关心,一句“开庭晚了,回去路上多注意安全”,给当事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对定分止争、消解心结、化解戾气都会有不同的甚至意想不到的效果。(转自:澎湃新闻,记者 林平)

阅读链接:最高法院:1至11月全国法院收案增速同比下降12.77%

最高人民法院2024年12月16日上午举行《人民法院第六个五年改革纲要(2024—2028年)》新闻发布会。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茅仲华介绍,2024年1至11月,全国法院收案增速同比下降12.77个百分点;依托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相关调解组织诉前成功调解纠纷1141.42万件,同比增长12.3%。
茅仲华表示,近两年来人民法院工作发生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重大变化:
一是工作理念发生深刻转变。全国法院做深做实“抓前端、治未病”、案结事了政通人和,“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的自觉普遍增强,更加注重案件办理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有机统一,更加注重发挥司法审判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法治建设不断完善的功能作用。
二是公正司法水平明显提升。坚持办案质量优先、兼顾效率、注重效果,力戒“就案办案”“结案了事”“程序空转”,以“如我在诉”意识做实公正、高效、便捷、实质性解纷,保障人民群众诉讼权益、提升诉讼体验。2024年1至11月,全国法院“案-件比”同比下降0.04;上诉率、申诉申请再审率、民事裁判申请执行率明显趋优,同比分别下降0.72、0.06、7.39个百分点;执行完毕率同比增长5.27个百分点,全国法院审判质效持续向好、稳步提升。
三是促推社会治理收效明显。各级人民法院立足审判职能,积极推进多元解纷、司法建议、有信必复、释法说理等工作,充分发挥司法审判定分止争、维护稳定、促进治理的功能作用。
通过推进相关工作,2024年1至11月,全国法院收案增速同比下降12.77个百分点;依托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相关调解组织诉前成功调解纠纷1141.42万件,同比增长12.3%,源头预防矛盾、促推社会治理成效明显。
四是司法管理模式系统性重塑。坚持以“大管理观”推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变革,更加注重以科学管理优化提升人民法院各项工作。
总体上,建立完善“评案”与“考人”贯通落实机制,优化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一体推进政治建设、案件管理、业务指导和全员考核工作;横向上,完善各级人民法院内部的审判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裁判文书质量把关,有效压实院庭长监督管理责任;纵向上,依托“法答网”、人民法院案例库等创新机制,强化上级法院对下监督指导职责。
通过不断深化探索,人民法院逐步建立起了一套更加符合司法规律、契合审判实际、适应职责要求的司法管理体系。


更多精彩内容


1.小红书上送老外的黄色地狱笑话,会恶俗下去吗?

2.2025年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确定:1083760元

3.越南新政惊天动地:官员财产全公开,贪污6万就要人头落地

4.最高人民法院第 41 批指导性案例的理解与参照



《徐州刘景来律师》是《景来律师》的副号,

因故相关社会热点及评论目前均放在这里推出,

欢迎你免费订阅和分享!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点我,你会慢慢爱上我


徐州刘景来律师
宣传法律知识,展示律师风采,结交各界朋友,践行民主法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