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增高,字凤冈,性聪颖,悟性极高。清道光六年(1826)乙酉科拔贡朝考钦取第二名,被录任教谕。清道光七年(1827)借补丰城训导。清道光十五年(1835)钦取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及国史馆协修。清道光十九年(1839)翰林院、詹事府大考,钦取一等第二名。皇帝称赞他的才能并予以召见,升授左春坊左庶子、充日讲起居注。奉钦命为顺天府乡试同考官、候补仕讲学士,诰授朝议大夫。
喻增高不仅才华出众,还慧眼识英才。清道光十七年(1837),奉钦命担任湖南省乡试考官时,一位黜落举子的文章引起喻增高的注意,他亲自录取了这位被其他考官否定的举子,而这位举子就是晚清名臣郭嵩焘,也是我国第一任驻外公使。郭嵩焘对此也心怀感激,后来曾为喻增高的夫人朱氏撰写六十大寿的寿序。清咸丰年间,郭嵩焘因战事带兵经过萍乡时,特意来到喻增高墓前祭拜,并写下诗《萍乡道中书感》三首,“其三”的最后一句表达了郭嵩焘与老师的深厚情谊,大意为:我曾为老师的学生,想起之前的过往甚是思念,眼泪不自觉地顺流而下,再有来生愿与老师一同饮酒畅谈。诗文如下:
三年忧患愧生存,已办微躯付灌园。
六月戎行尘惨淡,几人书剑气腾骞。
丛榈障日欹山阁,败苇浮波暗水村。
宿草师门馀涕泪,重来斗酒与招魂。
喻增高的著作《澹香斋》
喻增高“职居清要,时趋讲幄,天语垂询,奏对悉称旨,居恒沉,潜味道,神姿朗润,词赋尤妙,工书法,人奉为模楷”。他因在任职期间积劳成疾、体素衰落,虽请假调养但未痊愈。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殁于京都官宅,后人扶柩回籍,葬于清溪,著有《澹香斋》遗稿行世。喻增高的长子喻恭和曾担任星子县训导,喻增高之孙喻兆蕃成功考取进士并授予翰林。
喻兆蕃,字庶三。二十岁在县里参加童子试,三场考试均名列前茅,被补为县学生员。清光绪十一年(1885)选为拔贡,接着以拔贡的身份参加乡试,考取举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参加殿试,中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后喻兆蕃改捐知府,分发浙江。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奏补宁波知府。他一到宁波任职就赶上府试,被任命为主考官,也就是在这一次,喻兆蕃赏识了一位人才,世有流传“无喻兆蕃,则少陈布雷”之说。当时陈布雷在府试前四场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引起了喻兆蕃的注意。于是在第五场考试时,喻兆蕃亲自召陈布雷到内署书室,将史论和策问两题交给陈布雷进行笔试。当陈布雷答完题卷后,喻兆蕃嘉许之意溢于言表。他将陈布雷引见给他的夫人并赠予陈布雷一部湖北局刻的《古文辞类纂》以表重视。
在宁波任职期间,喻兆蕃因围海造田和发展海运等事宜顺利完成,先后被奏传朝廷,以道员在任,候补加盐运使衔,二品顶戴。当时帝国主义国家纷纷侵略中国,为抗御外侮,清政府力图变法,废科举,兴学校。喻兆蕃认为要驱逐帝国主义,就要教育全体民众有自强不息之精神,否则国家将被列强瓜分。因此,他着手创立宁波府教育会,并想尽办法创造条件、增加设施、普及教育,提倡公立私立并举,兴办学校300余所。喻兆蕃在宁波深受百姓爱戴,离开时,百姓们为他立“去思碑”,又在道台衙门后建学社,名“喻斋”以作纪念。
喻兆蕃有浓厚的家乡情怀,清光绪十八年(1892)因父病故,其回家守孝。期间恰逢邓海山、罗凤冈领导的哥老会在大安里起义,喻兆蕃招募乡勇500余名协助萍乡知县守城,后受到清廷嘉奖。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萍乡遭遇大旱,赤地百里,饥民遍野,惨不忍睹。适逢在家的喻兆蕃挺身而出挽救危局,赴金陵(今南京)求见两江总督刘坤一,当面陈述灾情,请求赈济。总督即发库金数万两。当时在上海做官的黄爱堂,闻知家乡遭此大灾,亦拨款赈济。于是,喻、黄两人协同合办,在萍乡城内设立筹荒局,分“散赈”“平粜”“贷种”三项,萍乡数十万饥民因此得救。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喻兆蕃与萍乡的几名豪绅筹资3万两白银,成立萍乡瓷业有限公司,他自任总办,后招募镇工教授陶徒,建造洋窖、镇窖数座,在南洋赛会中萍瓷大放异彩,政府还颁发证书以表重视,其名声不亚于景德镇陶瓷。此外,“萍邑煤捐为阖邑学堂命脉所系”,但后因安源煤矿衰落,煤捐中止,学堂难以维持几近停办,之后在喻兆蕃等人的交涉下,最终商定自清宣统元年(1909)起“收年捐八千金,而以后须至一百五十万吨再行递加”。清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爆发,政体变革,喻兆蕃致力萍乡教育事业,在家探研史料,从事著作。喻兆蕃一生著有《问津录》《温故录》《既雨轩诗抄》《既雨轩文抄》。民国九年(1920),喻兆蕃卒于清溪。
凌焰,男,1983年生,萍乡麻山人,历史地理学博士、教授,现任萍乡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安源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萍乡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萍乡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兼职)。
◆来源:《萍乡日报》11月3日 4版
◆作者:欧阳静 凌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