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临近年末,网络电信诈骗案件又将进入高发期。为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频发态势,有效提升全校师生、家长识骗防骗的意识和能力,全力保障财产安全,请您认真阅读以下网络诈骗常见手段,增强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形成坚实的社会防范基础,有效遏制犯罪。 1.冒充学校老师收费。一切在网络上自称学校老师收取费用或者要求转账汇款的,请先通过电话、视频核实对方身份。
2.声称家人出事受伤诈骗。一切来电声称家人出事受伤或被绑架的,请先拨打110报警求助,切勿轻信对方谎言盲目转账!
3.犯罪嫌疑人采用拨打电话的形式,冒充电信、税务、公检法等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诈骗。
4.虚构中奖信息诈骗。利用短信、电话、刮刮卡、信件等媒介为平台发送虚假中奖信息,继而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邮资、税费为由,骗取钱财。
5.网络购物诈骗。诈骗分子电话告知受害人所网购的商品有质量问题,要给其理赔为由,实施诈骗!
6.网络贷款诈骗。受害人申请网络贷款,诈骗分子以需要加纳保证金或者声称账号输入错误需要认证为由,实施诈骗!
7.网上刷单返现诈骗。受害人兼职做网上做刷单返现任务,按照诈骗分子要求提供银行账号等信息,最终被骗。
1.“五不信”:未经核实不相信,积分中奖不相信,高额回报不相信,退税返利不相信,免费领取不相信。 2.“五不露”:不透露身份证号码,不透露姓名住址,不透露银行卡号,不透露各种密码,不透露手机验证码。 3.“五不转”:不向陌生人账户转账,不向“安全”账户转账,不向有风险提示的账户转账,不向未经核实的网站、APP、二维码转账,不向要求先缴纳保证金、手续费、税费等的网贷公司转账。 4.“五不做”:陌生电话不回拨,陌生链接不点击,陌生微信不添加,陌生平台不投资,网络刷单不参与。 5.“五慎接”:慎接95开头且超过五位数的电话,慎接400开头的电话,慎接00或者“+”开头的电话,慎接没有来电显示的电话,慎接被手机软件标记为诈骗、骚扰的电话。 1.不要登陆陌生的不熟悉的场所提供的免密码验证的Wifi,以免个人手机信息泄露。 2.不要将网银、支付宝等支付工具的登陆密码和支付密码设为相同的数字或出生日期,一旦身份信息泄露,密码极易被破解。 3.不要使用网吧、宾馆等场所的公用电脑登陆个人网银、支付宝账户等界面,一旦该公用电脑被人植入木马病毒,极易发生盗刷银行卡案件。 1.家长要看管好家中的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建议家长不要给孩子买手机,同时保管好自己的支付密码,关闭手机免密支付功能。 2.近年来,固镇县发生过多起学生因打游戏被骗的事件。现实中有很多孩子在周末及节假日期间玩游戏,特别在意游戏角色的“皮肤”,于是骗子打着“免费赠送皮肤”的旗号,利用孩子不敢与家长沟通的弱点,诱导孩子偷用家长手机进行转账操作,家长要格外注意。 3.现在还有很多学生喜欢追星,特别相信偶像的话,骗子就用当红明星周年回馈粉丝返现活动实施行骗等等。 4.家长平时要给孩子多讲讲诈骗的案例,增强学生防电诈意识,同时在手机上安装国家反诈骗App。 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上网要有防骗意识。对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一律不看、不理、不点;不要理睬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要贪图小便宜,轻信中奖、赚外快、双倍返还等说辞。记住,所有的刷单都是诈骗。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汇款、验证等要求,坚决不听、不信、不通过、不转账。告诉孩子,不要在网上透露个人及家庭的任何信息。把这些防诈骗范措施作为不可逾越的纪律给孩子做好规定,不让骗子有可乘之机,牢固建立防诈骗防线。 安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引导孩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家长也应提高防范意识,家校合力,共同携手,从小培养孩子的网络防范安全意识,家校携手,反诈同行——让孩子在自由、快乐、平安的蓝天下成长!
编辑 | 张肖含
审核 | 任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