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龙之蛇
蛇是中国独有的神兽——龙的主要原型。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但属于传说中的动物形象,是由蛇演化而来,龙的主体仍是蛇的形象,故人们常称蛇为“小龙”。王充在《论衡》中说:“龙或时似蛇,蛇或时似龙。”又说:“龙鳞有文,与蛇为神。”郑玄注《尚书大传》亦指:“蛇,龙之类也,或曰:龙无角者曰蛇。”《后汉书·襄楷传》有“夫龙能变化,蛇亦有神,皆不当死”之语,都表示古代的蛇亦有龙像。《述异记》引民间传说:“水虺百年化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可见从史料记载来看,传说中的龙是由蛇演化来的。
图腾之蛇
作为一种古老而原始的爬行动物,蛇冰冷的躯体与身藏毒液使人感到害怕,但蛇没有四肢却能迅速游动、攀高、穿缝、入洞,灵巧无比,富有神秘感。人们逐渐由恐惧、敬畏而发展为将蛇作为图腾加以崇拜。从石器时代出土的蛇衔蟾蜍纹筒形陶罐、红陶贴塑蛇纹罐,以及石峁皇城台遗址出土蛇纹石雕、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堆塑龙蛇纹透底器等文物来看,在龙这个神兽没有完全演化定型之前,蛇被古代先民视为崇拜的对象,有些还可能作为部落图腾。至今福建一带还建有蛇王宫庙,并保留有过蛇王节、游蛇灯的习俗。
蛇衔蟾蜍纹筒形陶罐 辽宁阜新查海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聚落遗址出土,为敞口筒形,一面浮雕单只蟾蜍,另一面浮雕蛇衔蟾蜍,蛇张口衔住蟾蜍右下肢,用力摆动尾部状。考古人员认为,这件陶罐似乎表明查海聚落是由蛇和蟾蜍两个氏族组成的部落,体现了当时的图腾崇拜文化。
红陶贴塑蛇纹罐 1981年陕西西安东郊南殿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红陶质,高14.7厘米,口径17.2厘米,底径11.6厘米。器物口大底小,腹壁近直,口沿外侈。罐身两侧贴塑两条蛇纹,两蛇反向缠绕于罐身,两蛇头露出罐口,相向对视。造型简朴却栩栩如生。
创世之蛇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伏羲和女娲的人首蛇身形象暗示着生殖与繁衍。他们被认为是人类的始祖,通过交尾创造了人类,蛇身的交缠可能象征着两性的结合,这种结合带来了人类的繁衍。在民间文化中,如“蛇盘兔,子必富”的剪纸图案,也表达了对多子多福的生殖崇拜。蛇能够蜕皮而求得再生,这一特性也让它成为一种“福禄寿”的象征,人们将蛇与生命的延续和再生联系起来,认为它具有神秘的生殖力量。在汉代出土的画像石、画像砖和彩绘帛画中,伏羲和女娲的神像都是被描绘成蛇躯蛇尾的形貌,或双手捧着太阳和月亮,或手中分别执着规和矩,下身的蛇躯和蛇尾有时也画成龙躯和龙尾。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群出土的唐代绢画中,群星围绕中的伏羲和女娲的蛇躯和蛇尾,更是亲密无间地交缠在一起,显示出神异的艺术造型,更寓有对后世子孙繁衍的期望。
伏羲女娲画像砖 河南南阳新野县樊集乡出土,主图是位于中间部分的伏羲女娲。女娲居左,头梳髻;伏羲居右,头戴冠。两者人首蛇身兽爪,上身着交领短襦,双手拢于袖内,胸前各擎一华盖;两尾下垂相交,缠绕于玄武身上。
祥瑞之蛇
蛇还被视为象征吉祥之物,在《诗经》中,蛇还是生女的吉梦,所谓:“维虺维蛇,女子之祥。”《史记·封禅书》载,“(秦)文公梦黄蛇自天下属地,其口止于鄜衍。文公问史敦,敦曰:‘此上帝之征,君其祠之。’于是作鄜畤,用三牲郊祭白帝焉”。当时的史官认为,黄蛇是“上帝之征”。可见蛇不仅仅是小龙,有时与龙的地位相近。秦末刘邦曾“斩白蛇起义”,白蛇被指为“白帝子”。“帝子”当是龙,可原形却是蛇。据魏晋志怪小说《拾遗记》记载,三国时东吴丞相张昭的祖母曾乘轻舟游于江上,忽有长蛇腾入舟中。卜人告之,此吉祥也,子孙当贵,后其孙张昭位至丞相。所以蛇的出现往往被视为吉兆,其形象也常被制作在瓦当、印纽、铜镜等器物之上。
滇王之印 1956年云南省晋宁区上蒜镇石寨山古墓群出土,系纯金铸成,印面边长2.4厘米,通高2厘米,重90克,蛇纽上的蛇首昂起,蛇身紧盘,背有鳞纹。“滇王之印”的出土,不但确证了“古滇国”的存在,同时也证明了《史记》文献记载的可靠。
礼器之蛇
商周时期,龙的形象日渐丰富,青铜器上的蛇纹开始逐渐失去主纹地位,成为一种附属纹饰,但器物上依然出现精美的蛇造型。比如著名的青铜器何尊,虽然所用纹饰繁多,但主体纹饰牛角的上部,就有一条小蛇的浮雕,并未为众多动物纹样所掩盖。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上盛行蟠螭纹和蟠虺纹,蟠螭纹指的是屈曲无角龙纹,作张口卷尾状,或双龙相交,或群龙交缠,一般龙体较大,这是区别于蟠虺纹之处;蟠虺纹则是指由许多小蛇相互缠绕而构成的图案,包括三角形或圆三角形的头部、一对突出的大圆眼以及卷曲长条形的蛇身。可见春秋战国时期龙、蛇造型都是人们喜爱的装饰,龙大蛇小已成定制。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秦公簋上,就通体布满了蟠虺纹。
蛇纹尊 1963年湖南衡山霞流出土,高21厘米,敞口,垂腹,圈足,腹部主纹由四个桑叶形图案组成,叶面上、叶四周及尊口沿遍布凸起的小蛇。尊口沿上有翘出口沿的蛇首共20组41条,多作两头相对,其中一处三头相对,是目前仅见的一件口沿处作如此装饰的青铜尊。
生肖之蛇
我国农历是以干支纪年,凡地支“巳”即为蛇年。十二生肖依照十二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确定,古代天文学家将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夜间十一时至次日凌晨一时属子时,是老鼠趁夜深人静频繁出入活动之时,称为“子鼠”,以此类推排列为“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巳蛇”是根据上午九时至十一时为“巳时”,此时朦胧的雾气已渐渐消散,天空艳阳高照,蛇类会出穴觅食,故称“巳蛇”。从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秦简的记载来看,十二生肖的说法在春秋前后就已经存在。十二生肖陶俑常见于隋、唐、五代及宋代墓的陪葬品中,陶俑的形象,有的是人俑带生肖;有的是人身生肖头,有的是人捧生肖,姿态各异。
蛇生肖俑 十二生肖俑是古代人们用来“压胜”“辟邪”的镇墓明器,在唐宋墓葬中多有随葬。隋唐时期的生肖俑多为陶质,宋代则出现了瓷质的生肖俑,但陶质生肖俑仍为主流。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组彩绘十二生肖陶俑,通高40~42厘米,均为兽首人身,头部分别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种动物形象,身体作人形,着敞领宽袖袍服,衣襟垂至足下,双手拱于胸前,于文雅中显露着一种滑稽之相。
北方之蛇
蛇的形象也被用来代表北方的玄武,其形貌是下龟上蛇交缠在一起。玄武起源于中国古人对宇宙的崇拜。早在殷商时期,古人就把星空分成二十八星宿。而二十八星宿又分为东、南、西、北四组,人们把南方的星星想象成一只大鸟的形状,称为“朱雀”;把东方的星星想象成一条龙的形状,称为“青龙”;把西方的星星想象成一只老虎的形状,称为“白虎”;而位于北方的北斗七星,好像龟和蛇缠绕的形象,称为“玄武”。所以“玄武”就成为掌管北方的神灵。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由来。汉代出土的四神瓦当中,玄武的形象瓦当就是龟蛇合体。北宋时期,玄武改名成真武。明朝时期,由北方入继大统的明成祖,视镇守北方的玄武为其护佑之神,大肆崇祀真武。后来在道教中,蛇龟相缠的玄武,又成为北方真武大帝的神将。今日武当还保存有明代铸成的玄武铜像。
玄武瓦当 四神纹瓦当在汉代极为流行,包括四种动物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由这几种动物组合成的一组图案,又称“四灵纹”。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这件玄武瓦当,直径19.5厘米,在造型上以侧面形象展示,两两相望,龟蛇共舞,整体形态曲折灵动,动静结合,变化莫测。
爱情之蛇
在民间,蛇还是追求爱情和幸福的象征,主要体现在民间故事《白蛇传》中。《白蛇传》描述的是一个修炼成人形的蛇精与人的曲折爱情故事,表达了人们对男女自由恋爱的赞美向往。《续搜神记》《博异志》《聊斋志异》等均有蛇精化人的故事,但大多以悲剧收场,只有白娘子的传说为老百姓长久喜爱,不断被编成戏剧、电影、舞蹈演出,绘制成年画、皮影等,至今仍带给人以美的享受。
元代青白釉白蛇传戏曲人物枕 枕长22.3厘米,宽13.8厘米,高14厘米,呈长方形。枕身雕塑成一座仿木结构的彩棚戏台,前后左右共有四个棚台,内有各不相同的演出场面,分别为传统戏曲《白蛇传》中断桥、借伞、还伞、水漫金山等四出场景。现收藏于江西省丰城市博物馆。
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到商周的礼器,从汉代的绢画到唐宋的陶俑,从生肖巳蛇到白蛇传的传奇,蛇的形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都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这些文物中的蛇形象不仅展示了古人对蛇的崇拜和信仰,也反映了蛇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刊于《中国文物报》1月7日6版)
来源 | 中国文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