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了啊,车险统筹这么卖,与诈骗何异?

财富   2024-11-02 20:46   江西  

各类统筹高仿知名保险公司名义开展保险业务的现象由来已久,保险业各方也曾多次发布风险提示,但是仿冒现象仍然存在,什么人保统筹、平安统筹、人寿统筹等等。
这种神操作本质上就是混淆概念,让车主以为是保险产品,再用低价吸引他们。
众安保险官微发布声明称,接到消费者投诉及咨询,其收到业务人员“众安平安联合车险”报价单,推销车险,后发现收款公司及其产品存在异常。
经了解,这是有相关人员及公司涉嫌冒充保险公司欺骗用户,误导消费者购买“交通安全统筹”等产品,导致消费者误以为购买了保险公司产品,实际上并未获得保险保障。
打擦边球开展业务
部分公司本与保险公司毫无关系,但名字中却包含相关字段,让人容易混淆。
例如,根据众安保险(公司全称为“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官微,“众安统筹”“众安汽车服务”“众安联合汽车服务”等看起来和众安保险有关系的公司,实际上没有任务关系。
在社交平台上被车主吐槽较多的还有一家名为“平安联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公司。平安联动汽车服务以及平安机动车安全统筹服务两家公司是单独的公司,均不属于中国平安,并未与保险公司存在任何合作关系。
同时,还有部分公司擅自在企业名称中使用“人保”字样,涉嫌侵权及不正当竞争。中国人保官微近日披露,“人保汽车服务河北有限公司”“人保联合商业管理(山西)有限公司”“山西人保联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人保联合汽车服务(山西)有限公司”等,与中国人保及下属公司无任何隶属或股权关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资、管理、合作等关系。
不仅在名字上打擦边球,部分公司的业务同样打擦边球,以“统筹”名义实质开展保险业务。
以人保汽车服务河北有限公司出具的一份统筹服务报价单为例,其与保险公司的车险保单相似度很高。
统筹期自2023年7月7日至2024年7月6日,保单上的“被保险人”被其称为“被统筹人”。四项统筹种类分别为机动车损失统筹、第三者责任统筹、车上人员责任统筹(驾驶员)、车上人员责任统筹(乘客),统筹金额/责任限额分别为10.332万元、100万元、1万元、1万元*2座,标准统筹费分别为3926.16元、3656.59元、74.91元、66.24元。
从车辆安全统筹公司的实际运营模式来看,其进行预收费,同时在车主发生事故后由公司进行赔付,这和保险公司的运营模式十分相似,但没有监管机构对其收取的统筹金进行监管,其赔偿能力得不到保障。一旦车主遇到大的风险,获得赔付的权益就很难得到保障。
蕴含较大风险
近两年,我国统筹公司呈“大进大出”局面。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以前,营业范围注明“安全统筹”或者公司名称中带有“统筹”字样的公司仅有38家,到2021年底,这一数字增长至580家。
根据天眼查APP数据,目前公司名称中带有“安全统筹”的公司共有2300多家,其中,存续公司约有1600家。记者随机查看了其中20家公司的业务,均从事车辆风险保障业务。
与此同时,也有统筹公司关停。例如,近日,安驰统筹的运营公司发布公告称,由于补偿率超出预期测算,导致安驰统筹无法正常经营,目前正在进行资产清算。
即日起,公司停止一切业务,所有参与统筹的车主请另行购买合法商业保险。
公开报道显示,多家车辆安全统筹公司因无法正常理赔,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成立的车辆安全统筹公司已经有一大半失信。
去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就进行风险提示,机动车辆安全统筹业务并非保险业务,经营此类业务的机构未依法取得保险业务经营许可,不是依法设立的保险公司。社会上部分安全统筹公司的业务模式不可持续,相关承诺履行和资金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特别是此类公司出现撤销、破产等重大危机时,只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承担责任,可能给消费者带来损失,蕴含较大风险。
作为保险从业人员,虽然对某些车辆的投保无门无能为力,但是我们一定要和客户说清楚保险和统筹的区别,特别是我们自身不能涉足统筹。
麻烦大家小手一转发,让更多人知道!

车险业务不好做?点这里有新机遇!

转发告诉身边的朋友!
如果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
请点支持
点击
阅读原文”获取2024年保险资料库

财险互动
产寿险知识分享,助力保险人拓客发展与技能提升!点击-服务,进保险人社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