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庄严承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深刻阐释中国脱贫攻坚的经验和世界意义,深情讲述百年大党对全国人民的郑重承诺。中国之所以能打赢脱贫攻坚战,并且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让脱贫成果更加巩固、成效更可持续,关键就在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于“一个都不能少”的使命担当和不懈探索。
2015年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承诺,“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时空变换,如今重温这句承诺,更能体会其中的分量。这种分量重在始终不渝。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将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是为民初心在新的历史方位下的集中体现。这种分量重在迎难而上。时间翻回到2014年底,当时全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而且不少是贫中之贫、坚中之坚,但是为了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无论这块硬骨头有多硬都必须啃下,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难打都必须打赢”。这种分量更重在持之以恒。我们不仅用8年时间打赢脱贫攻坚战,还设立5年过渡期,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更多农民群众从发展中得实惠,创造美好生活。
一诺千金,万山无阻。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中国做到了,中国共产党说话是算数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人不只有使命情怀,更在执政为民的思路和举措上务求精准、重视实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汇聚各方合力。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到“五个一批”的扶贫措施,再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基本要求,新时代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转化为脱贫攻坚顶层设计的“四梁八柱”。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各部门方向不偏、靶心不移,持之以恒打赢脱贫攻坚战。省、市、县、乡、村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五级书记上下一心,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全国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25万多个驻村工作队与广大乡村干部和农民共同奋斗,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的征程上,他们的无私奉献让贫困地区彻底变了样;东西部地区加强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人才交流,释放出脱贫攻坚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强劲动力;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构建起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在帮扶中持续增强内生动力。贫困不仅会对人们的现实生活造成影响,还容易消磨发展意志和信心。中国的脱贫攻坚不是“群众看、干部干”,而是站在贫困群众的角度,分类施策,精准帮扶。我们在补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短板同时,坚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着力发展职业教育、技术培训,让群众从“揣着手等”到“甩开手干”。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的过渡期,我们坚持在乡村振兴中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分类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让留在当地的脱贫人口有稳定的产业支撑;发挥东西部劳务协作、就业帮扶车间、公益岗位等作用,让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有稳定就业岗位。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实事求是把住质量关,让脱贫成效真正经得起检验。脱贫看数量,更要看质量。用8年时间打赢脱贫攻坚战,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时间不可谓不紧,但是我们对质量的要求丝毫没有放松。在工作思路上,排好优先序,把准时度效,集中力量解决好贫困群众急难愁盼的生产生活问题,把群众满意作为重要标准,确保脱贫答卷群众认可。在体制机制上,严把贫困退出关,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确保脱真贫、真脱贫,同时关注脱贫后的持续发展,适时组织“回头看”,加强监测帮扶,巩固好已经取得的成果,努力交出一份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高质量答卷。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根植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是新征程上中国发展的力量所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也是全球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弱鸟高飞的希望所在。摆脱贫困、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都不能少。着眼全球人民共同福祉行动起来,我们终将让美好的愿景成为现实。
往期回顾
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G20峰会讲话精神系列谈① | 深刻理解脱贫攻坚的伟大意义
监制:侯馨远 编辑:高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