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霜降秋寒,诗意醉天光。

文摘   2024-10-23 13:35   福建  

First Frost


First Frost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于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进入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



廿





     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天气渐寒始于霜降。

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故以“霜降”命名。

历史渊源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

《逸周书·周月》,其中提到了“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东汉时期的王充在《论衡》中解释了霜的形成,指出霜和露都是由地面的水汽因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而凝结形成的,而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

这个节气的名称“霜降”并不意味着会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霜降时节,万物成熟,阳气下降,阴气开始凝聚,天气逐渐变冷。

在传统文化中,霜降有着丰富的物候现象和民俗活动。例如,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这些现象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此外,霜降时节还有赏菊、吃柿子、登高远眺等风俗习惯。

霜降不仅是一个表示气温变化的节气,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


物候现象

元代文人吴澄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他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

一候豺乃祭兽,指的是在霜降时节,豺狼开始大量捕获猎物,捕多了吃不完的就放在那里,就像是在“祭兽”,以示对自然的敬畏和回报‌。

二候草木黄落,意味着随着霜降的到来,树叶开始枯黄并掉落,这是秋季深秋景象的明显标志‌。

三候蛰虫咸俯,表示在这个时节,冬眠的动物也藏在洞中不动不食,进入冬眠状态‌。


饮食养生

俗语有“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的说法,“霜降”节气,冬天的脚步就越来越近了。天气将由凉转冷,应注意防燥、防寒、防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


秋高气爽秋风凉



十月寒露与霜降


“霜降三防”要做好

一防秋燥

二防秋郁

三防秋寒

防秋燥的关键在于饮食调护和生活习惯的调整。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秋燥依然存在,人体易受燥邪侵扰,出现口鼻干燥、干咳气喘、便秘等症状。因此,在饮食方面,应多吃滋阴润燥、养肺生津的食物;生活习惯方面,应注意保暖,特别是脚部和胃部的保暖。建议早睡早起,适当增添衣物,并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

防秋郁的核心方法是保持好心情和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霜降时节,由于天气渐冷,容易引发秋季抑郁症。因此,保持好心情、适当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是预防秋郁的关键‌。适当多吃高蛋白食物,有助于缓解抑郁情绪;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早睡早起、避免打破生活规律、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

‌防秋寒的关键在于适时增减衣物、注意饮食调理、适量运动,并注意关键部位的保暖。霜降同时也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这个时间节点后不再适合“秋冻”。对抵抗力差的老年人、小孩,尤应按时增减衣服,以免湿邪、寒邪入侵,导致生病;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尤其要注意头部、颈部、手心、脚心等部位的保暖。


出品 | 协和微学工

图片 | 网络

编辑 | 李珊珊(实习)

责编 | 郑航(师) 卢丹妃  陈晶

协和微学工
一站式获取成长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