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哪一个行业都存在鄙视链,虽然大家当着明面不说,但私底下都各自找优越感。
这种鄙视链在银行同样也存在。
而且不同银行,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不同员工之间都存在鄙视链。
目前我国有近4000家银行,不同银行规模不一样,营收不一样,工资水平不一样,所以导致存在明显的鄙视链。人民银行>国开行和政策性银行>国有六大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大型地方城商行>外资银行>小型地方城商行、农商行>信用社、村镇银行>民营银行。人民银行虽然不是银行,但却是银行当中的老大,各大银行都得听他的,央行打个喷嚏,各大银行都得颤抖。国开行和政策性银行是比较特殊的银行,它们介于行政机构和商业银行之间,地位特殊。国有六大行是我国银行业的中坚力量,无论是资产规模、营收、利润都位居全国前列,那是行业大哥般的存在,其他银行根本没法跟他们相比。最关键的是国有六大行亦政亦商,很多一把手随时可以调任地方担任重要官员。12家股份制银行是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那种状态,虽然比不过国有六大行,但实力明显高于其他银行,所以可以“恃才傲物”,其他银行请靠边站。一些大型城商行虽然跟头部股份制银行没法相比,但跟尾部的股份制银行还是可以掰掰手腕。这些大型城市商业银行充满干劲,甚至连股份银行都不放眼里,其他小城商行或者其他银行更是不值一提。除了上面提到的这几类银行之外,剩余的几家银行都是半斤八两,相互看不起。股份制银行、大型城商行>外资银行>民营银行>普通城商行>农商行>其他银行>国有六大行。从各大银行公布的财报数据来看,股份制银行还有大型城商行薪酬遥遥领先于行业,可以说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其他银行只有羡慕的份。外资银行好像不怎么喜欢折腾,曝光率也相对比较低,但很多员工都在闷声发大财,只是不喜欢炫耀。民营银行虽然成立时间短,而且规模小,但人家收入高啊,有个别民营银行收入甚至可能比一些股份制银行还要高,他们小但信心十足。除了股份制银行和大型城商行之外,一些普通的城商行薪酬也相当让人羡慕,虽然跟大哥们有一定的差距,但对于其他银行,他们也是不屑一顾。现在农商行经过改制之后,整体薪酬水平也明显提升,有不少农商行薪酬甚至可以跟城商行掰手腕。在农商行之后,包括村镇银行、信用社的整体薪酬也还算凑合,在当地也算能够混得过去。虽然国有六大行规模非常庞大,营收、利润也非常庞大。但薪酬真的不敢恭维,从整个行业收入的角度来看,六大行的整体薪酬都属于最低一级的。尽管他们的地位很高,但一提到收入,国有六大行的员工就泄气了。不同银行之间相互鄙视,银行内部不同分行、支行,甚至不同岗位之间都相互鄙视。总行那可是银行最高指挥中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对下面的机构发号施令。最关键的是这些总行员工工作相对稳定,没有各种五花八门的任务,但收入却相当高,所以天然处在银行内部鄙视链的顶端,鄙视链底部的人一直都想往这个位置上爬。总行下面直接分支机构是分行,分行虽然比不上总行,但也算是“地方诸侯”,对底下的支行拥有至高无上的指挥权,所以他们也可以鄙视下面的支行。而对于众多支行来说,他们是银行内部鄙视链当中的底层,已经无法往下鄙视了。比如一线城市的支行鄙视其他城市的支行,东部发达地区的支行鄙视中西部一些支行等等。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鄙视感,主要是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各方面还是有些差距的。银行的岗位五花八门,尤其是对于那些大行来说,有几十个部门、几十个岗位。不同岗位权力不一样,收入不一样,稳定性不一样,门槛不一样,所以导致不同岗位之间也存在明显的鄙视链。整体来说,投行业务岗、资产管理岗、同业业务岗、外贸融资岗>产品经理、风控岗、内审岗、法务岗、合规岗>信息技术岗>行政、人力、党政>客户经理>柜员、大堂经理>保安。当然除了这些岗位之间的鄙视链之外,还有一些人因为工作地点而产生的鄙视链。比如在北京,英蓝国际>LG双子座/丰融>凯晨/通泰/国贸X期等>金融街/国贸区域其他写字楼 >其他区域写字楼等等。此外不同性质的员工也存在鄙视,比如老员鄙视新员工,正式员工鄙视派遣制员工等等。见到比自己更高一级的都会羡慕,甚至高看一眼,而对比自己低一级的链条,很多人都是不屑一顾。虽然这种鄙视人并不是每个人都存在,但虚荣心的存在决定了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种对比。但不管大家处在鄙视链当中的哪个环节,其实自己过好才是最开心的。工作是自己,收入是自己的,自己用努力的汗水换来的收入,无需看别人的眼色。总之,面对鄙视链,有时大家需要有一种阿Q精神,一句话,鄙视我的人多了,你算老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