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开化,一男子花 10000 买套老宅,从墙里挖出 128 枚银元,给原房主 14 枚,却被对方告了,要求 128 枚都给他,法院的判决亮了!
01
2015 年,浙江开化县的周平(化名)花费 10000 元,购置了一套老宅。他计划着在未来合适的时候,将老宅翻新重建。几年后,周平觉得时机成熟,便请来了施工队。当一名工人在拆除老屋东墙顶部时,意外发现了一个被墙体隐藏的小铁管。出于好奇,工人轻轻打开铁管,瞬间,128 枚银元映入眼帘,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周平得知这一消息后,兴奋地赶到现场,看着这些银元,心中满是欢喜。为了感谢工人们的辛勤付出,他当场决定给每位工人发放一枚银元。随后,周平带着银元找到专业的文物专家进行鉴定。经过专家严谨细致的评估,得出结论:这些银元价值超过 5 万元。
这本是一件令人欣喜若狂的好事,然而,消息不胫而走,迅速在村里传开,麻烦也随之而来。房子原来的主人吴刚(化名)听闻此事,匆忙赶来。他找到周平,态度强硬地表示,房子曾经是自己的,这些银元自然也应该有他一份,并且要求至少分得 64 枚。
02
周平心里十分不情愿,但考虑到乡里乡亲的情分,不想把关系闹得太僵,周平最终还是给了吴刚 14 枚银元,希望能就此了结此事。然而,吴刚并不满足,他固执地坚持索要 64 枚银元,双方僵持不下,互不相让。无奈之下,吴刚一纸诉状将周平告上了法庭。就在这时,村委会也介入了此事。原来,这座老宅最早的主人是一位孤寡老人,老人在晚年一直由村委会照顾。老人去世后,房子归村委会所有,随后村委会将房子卖给了吴刚,吴刚又转卖给了周平。村委会认为,他们对老人尽了赡养义务,且房子曾经归村里所有,银元也应该分他们一份。
三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周平觉得自己购买了房子,银元理所当然归自己;吴刚认为房子曾经属于自己,银元的归属自然与他有关;村委会则觉得自己对老人的赡养以及对房子的处置,足以让他们在银元的分配上拥有话语权。官司打到法院,法官高度重视,立即展开了全面深入的调查。通过仔细查证,发现这些银元早在周平购房之前就已经藏在了墙内。依据《民法典》第 1160 条规定,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若死者生前为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归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否则归国家所有,用于公益事业。在此案中,银元作为房屋隐藏物,其所有权不随房屋买卖而转移。
03
进一步调查发现,吴刚并非老人直系亲属,且无法证明银元为老人合法所有,所以他无权索要银元。村委会虽然对老人进行了照顾,但在老人去世后,并没有明确表示继承这些银元。最终,法院经过审慎的权衡与判断,依法做出判决,驳回吴刚和周平的诉求,剩余 102 枚银元由法院暂时保管。同时,法院郑重表示,若在规定时间内,有人能够提供确凿证据证明自己是银元的合法所有者,法院将重新审理此案。
此事在村里引发了轩然大波,村民们对此议论纷纷。这一事件也给大家敲响了警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财产问题时,绝不能仅凭个人的主观意愿行事,一定要严格遵循法律规定,谨慎对待每一笔财产交易,明晰产权归属,避免类似纠纷的发生。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