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齐开足开好科学类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北京市将基于集团化办学育人新载体,一体化设计成员校科学类课程、课后服务和课外实践活动,强化小初高学段衔接。一批高质量的科学类校本课程和实践活动将在各校开展,不仅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更拓展至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领域。
科学教育不设限,学校间的“围墙”将被打破。北京市将推进教育集团内课程、教学、师资、教研等优质要素加速流动重组;推广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加强真实问题驱动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完善对科学类课程教学的评价机制。通过集团化、城乡学校“手拉手”结对等机制,各区各校将帮助生态涵养区学校及特殊儿童群体上好科学类课程。
跨学科融合教育为学生赋能。北京市将建设一批“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门学科英文缩写)”教育示范课程,探索贯通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融合性、跨学科、整合式教育模式,探索融入必要的艺术、人文学科元素。义务教育阶段落实好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要求,普通高中阶段积极开展科学类跨学科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各校将建设学生创客空间和科学创新实验室,融入工程实践和人工智能要素。
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将升级,探索构建跨领域跨部门跨学段的科学教育共同体,建立具有首都特色的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培养体系。
高校与中小学之间的“牵手”将更加紧密,探索大中小贯通培养的新载体。北京市将发挥在京高校科研资源优势,面向全体中小学生开展数学节、科学节系列活动,组织数学与人工智能、天文与航天、能源与材料、机械与电子、生物与医药等主题的特色夏(冬)令营。
北京市将建立市、区、校三级培养体系,构建大中小贯通的培养链条;汇集大中小学、校外教育、科研院所等优质资源,建设一批培养基地;探索大学、中学双导师制;支持有条件的区建设科学高中,探索衔接大学的贯通培养机制;建立有科学家潜质学生的成长档案,持续开展跟踪支持。
高校还将面向中小学生开放实验室等科技资源,与中小学共建科学教育基地,协同组织科学实践活动,丰富学生认识和接触科学的途径。北京市支持中小学与高校联合教研,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更好衔接;鼓励高中学生参加高校学术活动,开拓科研视野;支持高校建设中小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智库等,推动改进科学教育理念、内容和实施方式。
聚焦素养提升,北京市将全面实施科学教师队伍能力提升行动。各区各校将配齐配强科学类课程专职教师,加强实验员队伍建设。每所小学将逐步推动实现至少有一名具有理工类硕士学位的科学教师。各校应由校领导或聘任专家学者担任科学副校长,原则上至少设立一名科技辅导员、至少结对一所科普机构。
推进人工智能(AI)赋能科学教育,北京市将开发面向学生的科学教育智能体,为教师教学提供AI助手,为学生学习提供AI学伴;提供多元化、数字化的科学教育资源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