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部科学经典著作,犹如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的里程碑,奠定了现代科学基石,铺就了人类进步的阶梯。为让更多读者感受科学魅力,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推出“科学阶梯”专栏,对科学经典著作进行深入诠释。
科学既是我们这个时代物质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又是引领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各种观念的重要内涵。科学不仅为我们满足自身物质需要提供手段,也为我们贡献思想观念,使我们能够在社会视域中理解、协调并实现自身的需求。
除此之外,科学赋予我们一些虽不那么具体却同样重要的东西,它使人类对未来的潜在可能性怀有理性期望,这是一种激励,它正逐步而稳健地成为驱动人类现代思想和行动的决定性力量。
历史上的重大变革
社会与文明
第一次变革是社会的建立,人类因此而区别于动物,并通过世代经验的传承,找到了一种新的进步方式,有别于自然进化的无序竞争。
第二次变革是文明的诞生,这种文明以农业为基础,伴随着专门技术的全面发展,最重要的是城市和贸易这两种社会形态得以形成。由此,人类整体就脱离了依赖自然的寄居生活,几乎完全从食物生产的苦差中解放出来了。
但文明的诞生仅是局部性的。公元前6000年,人类文明几乎所有的基本特征已经具备。随后的几千年中,直到文艺复兴和我们这个时代的开启,人类文明的内涵并没有什么重大的变化。整个这段的历史记录仅仅呈现出文化和技术的细微改进,而这其中的绝大部分都具有周而复始的特性。
一种文化接着一种文化,兴起又衰亡,每一种文化虽有所不同,但本质上并不比前一种更进步。真正的微小进步也只是限于疆域开拓。文明的每一次崩溃,无论内在原因或异邦侵犯,从长远看来,都意味着经一时混乱之后,该文明逐步传播到异邦去了。直到这段时期的结束,世界上所有适宜的土地都已经开化了。
科学的影响
15世纪中叶,开始出现一种新气象,我们今天都明白,但当时的人们显然并没意识到。直到18世纪,人们才普遍认识到重要的变化。此时,由于科学的发明与应用,人类拥有了新的可能,这对于人类未来的影响可能更甚于早期文明中农业和技术的影响。
科学的社会意义
科学意味着对于整个社会生活的统一、协调以及自觉的管理,它摆脱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依赖性,或者说为此提供了可能。
毋庸置疑,人类的确抓住了这种可能性。只要存在这种可能性,人类就会努力去实现。一个社会化的、综合的、科学的世界体系正在到来,但是若自认为这已经实现或无需经过严峻斗争和长期混乱就会实现,那是荒谬的。我们必须明白,我们正处于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
科学在过渡时期的任务
科学显然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三次变革的独有特征,但是唯有当这个阶段完全确立后,人们才会充分意识到其重要性。
既然处于过渡时期,我们的任务关乎科学此时此地该做什么。一旦意识到自己的目标,科学就能持续成为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由于它所蕴藏的巨大力量,它最终就能驾驭其他的力量。但是,科学如果没有意识到自身的社会意义,就会沦为那些邪恶势力手中的工具,进而被驱使而背离社会进步的方向。
更可怕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自由探索的精神作为科学的精髓,也将遭到毁灭。为了能让科学自觉意识到自身价值与潜在力量,就必须结合当下及可预期未来所存在的问题来看待它。如此,我们才能明确,科学目前的功能是什么。
需求的满足与实现
当然,对于科学来说,我们必须期待科学能够创造出新的美好事物,更向善的、更积极的、更和谐的生活方式。
到目前为止,科学尚未触及这些领域,它只是满足了前科学时期的原始需求,而没有试图加以分析和提升。像研究自然那样去研究人,去发现社会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意义和方向,才是科学的功能。
科学有能力看到未来并能同时理解问题的多个层面,所以它就应该能够更清晰地判断,对于个人需求或社会需求,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幻的。科学既可以实现人类的真实需求,也可以显明人类的某些需求的虚幻和不现实,从而赋予自身现实的力量和观念的解放。今天,科学已经成为改变人类物质文明的主动性力量,它必然越来越深远地影响人类文化的进程。
科学与文化
当今,高度发达的科学几乎和传统文化完全隔绝,这是极为不正常的,也难以持续。任何文化,一旦长久脱离当代的实际,必然会蜕变为学究迂腐。当然,科学自身结构也需要进行内在的改革,才能实现科学与文化的融合。
科学的起源和诸多特性确实来自于物质世界的需要,但科学方法从本质上来说是批判,其最终标准是科学实验,也就是实验检验。科学最激动人心的部分,即科学发现,其实并不属于科学方法本身范畴。科学方法仅仅是为科学发现做准备并确保其可靠性。科学发现常常被不假思索地归功于天才,这其实是有失敬重的。我们并没有好好地去研究一下关于“科学”的科学。
今天的科学,其缺陷还表现在另一方面,即它完全无法处理那些难以还原为可定量的数学描述的新现象。若要把科学应用到解决社会问题,就需要完善科学并克服这些缺陷。只有这样,科学才能与文化融为一体。
科学的枯燥和无趣,再加之关于职业科学家形象的各种奇特臆想,科学很容易被传统文化普遍抵触。只有全面彻底的改革才能使科学全然成为现代社会生活和思想的普遍基础。
在某种意义上,这种改革体现出科学内部趋势与外部趋势的融合。如多学科分析、证据收集、多因素归因处理、概率统计,这些都将成为探究人类行为的背景知识。同时,史学、人类学、文学和艺术,都将进入科学的范畴。
科学所呈现的世界图景虽然处于不断变化中,但越来越趋于明确和完整,这必将成为新时期人类文化的基础。当然,仅有这个变化是不够的,为了面对新的挑战,科学必须自我完善,而不仅仅是吸收或同化其他学科。
科学的革命
新事物的起源
我们注意到,社会的发展部分是来自于有意识的推动,部分是来自内部各力量之间微妙的相互作用。越是想就事论事地解决当下的问题,就越是需要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未雨绸缪。
在早期,人类的理性是面对简单的现象,这就有了力学、物理学和化学。这些学科奠定了我们的理性思维模式,即万物皆不变、天下无新事。但后来,随着生物学发展,这种观念开始衰落了。
进化论的提出不仅标志着人类对自然认识的进步,更是我们思想方法中关键的一跃,因为它意识到了历史中的变化。的确,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研究历史,但其观念则完全不符合科学精神。历史中蕴涵变化,他们不承认变化,所以他们压根就否认历史也可以成为科学。科学为什么不应该去学会面对宇宙中的变化呢?要知道,变与不变,本就是宇宙的常态。
迄今科学还没有如此自觉,也许它尚无必要。现在,我们要把这个问题首次正面提出。如果我们要驾驭和引领世界,那我们就不仅要学会如何去应对宇宙的有序,也要学会如何去应对宇宙的无序和变化。
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率先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他根据自己的经济学研究,在经典学说习以为常的那些社会现象中,深刻地认识到新规则的存在。对于思考社会发展,这是理性研究的开始。
在这种研究中,已经不再可能把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严格区分开来。在混乱冲突的社会政治领域,这种思想方法正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之所以赢得认同,不仅在于它能够预言,而且能够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这个任务是那种认为万事万物亘古有序、永世不变的科学学说绝不可能完成的。
在科学领域,只有严格控制实验环境才能把现象完全孤立起来;只有在获知所有因素后,才能做出充分意义上的科学预言。但是,当新事物出现时,我们显然无法知晓所有的相关条件,因此,把现象完全孤立的科学方法就无法处理新事物。
然而,人类总是要面对社会发展的无常,正如科学总是面对自然的有序一样。科学把自己的能力限制在自然领域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如果科学认为人类智慧对不符合常态的新事物无能为力,或者凡事若不能“合乎科学”地加以解决,就意味着无法“合乎理性”地解决,那这个时候,科学就大错特错了。
理性的扩展
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贡献就是扩展了人类理性所能达到的范围,预测了新事物出现的可能性。当然,它也受限于某些必要条件。首先就精确性而言,马克思主义关于新事物的预言,不可能与科学方法对有规律现象的孤立研究相提并论。
精确的知识确是甚为理想,但精确与未知,并不是非此即彼。即使在科学内部,也还有很多领域的知识无法达到精确。例如,现代物理学关于原子现象的解释,就只能通过大量事件的统计规律来给出描述。
同样,即将影响人类社会的重大事件,如战争或革命的具体日期和地点,也是无法精确预测的。当然,因为只有一次机会,统计预测人类社会趋势的方法并非完美。尽管如此,某些社会经济或技术体制的内在不稳定性总体上是可以预见的,其崩溃也是必然的,至于具体时间是何年何月很难精确预测,也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未来的趋势
无需怀疑,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态势的预测,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比科学更胜一筹。但这并非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只是某种算命术,只是勾画出人类必须遵循的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些必经之路。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马克思主义的预言并不是一项发展规划,恰恰相反,其反而强调这是做不到的。我们只能预见到,这是一个过程,至今还没有终止,将来必然会呈现全新的、完全不可预测的形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在于,它是一种思想方法和行动纲领,而非教条或宇宙进化学说。
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关系在于,马克思主义使科学脱离了它想象中的完全超然的地位,并且证明科学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部分、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如此,科学也就清除了曾经浸入整个科学思想史进程的形而上学成分。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我们才深刻地认识到,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而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科学将更充分地造福人类社会。
人们必将认识到,科学是社会根本性变革的首要因素。经济和产业制度使得,或者说应该使得文明繁荣。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生活的空间和便利持续改善。科学应促进技术不断发生翻天覆地的根本变革。而这些变革适应人类社会需要的状况,就可以表明科学适应于其社会功能的程度。
要能体会这些伟大思想的全部价值,需要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在历史上终将只是插曲而已,当然,这插曲也是非常关键性的一幕。之后,它将成为人类宝贵的思想财富,与此同时,人类非但不会减少对科学的需要,反而会更加需要科学,来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更重大的问题。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科学自身必须改革和完善,这样科学将不再是少数幸运儿的专属,而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科学的社会功能》
来源:“科学元典”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