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将至。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恰如自然界最精致的笔触,在岁月的长卷上轻轻勾勒,绘就一幅幅绚烂而宁静的画卷。
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通常出现在每年的9月22日至24日之间,当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即为秋分。
它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简单刻度,更是天地间一场盛大的仪式,宣告着夏的热烈渐隐,秋的沉稳与丰盈缓缓铺陈开来。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秋分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被解释为:“八月中……解见春分”,意指昼夜平分,与春分相似,此日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时间等长。此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气温逐渐下降,标志着秋季的正式到来。
秋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天象、气候变化和物候现象来确定节气的到来。在《春秋繁露》等古籍中,秋分被赋予了“阴阳相半,昼夜均而寒暑平”的哲学意义,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阴阳平衡、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唐代诗人刘禹锡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他以豁达的心态,颠覆了世人对秋日的固有印象,展现了秋分时节独有的生机与活力。秋风虽起,却吹不散心中的热情与希望,正如那金黄的稻田,预示着丰收的喜悦和生命的丰盈。
宋代词人苏轼则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借秋分之月,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份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在秋分的凉意中更显温馨与珍贵。秋分之时,月光如水,洒满大地,让人不禁想起远方的亲人,心中涌动着淡淡的哀愁与深深的期盼。
秋分不仅是一个天文学上的时间节点,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标志着丰收的季节到来,农田里金黄的稻谷、果园里成熟的果实,都是勤劳与汗水的结晶。自2018年起,国务院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以庆祝农业丰收,弘扬农耕文化,展现农民风采。
此外,秋分还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古人有“春祭日,秋祭月”的习俗,中秋节的起源就与秋分祭月紧密相关。虽然现代中秋节已固定在农历八月十五,但秋分祭月的传统依然在一些地区保留下来,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传统习俗
1. 祭月
秋分祭月是古代的重要习俗之一。在这一天,人们会准备大香案,摆上西瓜、苹果、红枣等祭品,并点燃红烛,全家人依次祭拜月亮,祈求月神保佑家人平安、团圆幸福。这一习俗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崇拜,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秋分不仅是自然界的转折点,也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自古以来,秋分便有祭月的习俗。古人认为,秋分是阴阳交接之时,月亮作为阴性的象征,自然成为祭祀的对象。《太常记》上记载:“秋分祭夜明于夕月坛。”每到秋分之夜,人们会在月光最好的地方摆上香案,供上瓜果和月饼,举行庄严的祭月仪式。月饼,作为中秋节的传统食品,其种类繁多,口味各异,不仅寄托了人们对团圆的渴望,也体现了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
2. 吃秋菜
在岭南地区,客家人有吃秋菜的习俗。秋菜是一种野苋菜,当地人称之为秋碧蒿。秋分那天,全村人都会去采摘秋菜,与鱼片一起制成秋汤,寓意清洗肠胃、保全家人身体健康。这一习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饮食文化,也体现了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
3. 送秋牛
送秋牛是我国民间农村的一种别致习俗。每到秋分时节,民间会印制“秋牛图”,即将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的农历节气并加上农夫耕田的图样。送图者多为民间善言唱者,他们每到一家便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这一习俗不仅传递了农时信息,也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4. 粘雀子嘴
在秋分这一天,客家农民会按习俗放假并制作汤圆。除了自家食用外,他们还会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不包馅料的汤圆煮熟后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以防麻雀破坏庄稼。这一习俗体现了农民的智慧和对丰收的渴望。
5. 竖秋蛋
与春分一样,秋分也有竖蛋的习俗。人们会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将其竖立在桌子上。虽然成功者不多,但这一活动却充满了乐趣和寓意,象征着人们对平衡与和谐的追求。
秋分时节三大美食
一、桂花酒
秋分时节,桂花盛开,其香气浓郁,沁人心脾。桂花不仅用于观赏,还常被用来酿酒,成为秋分乃至中秋佳节不可或缺的饮品。桂花酒历史悠久,以其独特的香气和适中的酒精度,深受人们喜爱。
桂花酒的制作相对简单,但讲究选材与工艺。首先,需选取新鲜、香气浓郁的桂花作为原料;其次,将桂花与白酒或黄酒按一定比例混合,密封浸泡一段时间,使桂花的香气充分融入酒中;最后,经过滤、调味等工序,即可酿成香气扑鼻的桂花酒。
桂花酒不仅口感醇厚,寓意也十分美好。它象征着家人团圆、幸福安康,是中秋佳节亲朋好友相聚时必备的饮品。此外,桂花酒还具有暖胃散寒、提神醒脑、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适合在秋分这样的寒凉时节饮用。
二、芋头
芋头在秋分时节正值丰收,其口感软糯,营养丰富,是秋季餐桌上的常见美食。芋头不仅可以直接蒸煮食用,还可以加工成各种美味佳肴,如拔丝芋头、芋饼等。
拔丝芋头是一道经典的芋头菜肴。其制作过程大致如下:首先将芋头切成块,经过油锅炸至金黄酥脆;然后另起锅炒糖色,待糖液变得黏稠时,将炸好的芋头块迅速回锅翻炒,使芋头表面裹上一层亮晶晶的糖丝。这道菜色泽金黄,口感外酥里嫩,甜而不腻,是秋分时节的一道美味佳肴。
芋头在传统文化中寓意丰收和甜蜜,象征着家庭的富足和幸福。从营养角度来看,芋头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健脾益胃、补中益气的功效。在秋分时节食用芋头,不仅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还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秋季疾病。
三、鸭肉
秋分时节,鸭子经过春夏的生长,肉质变得肥美且富含营养。鸭肉性凉,有滋阴润燥、清热去火的功效,非常适合在秋季食用。因此,鸭肉成为秋分时节人们餐桌上的重要食材之一。
啤酒烧鸭是鸭肉的一种经典做法。首先将鸭子洗净剁块,焯水去腥;然后放入锅中煸炒至金黄,加入干辣椒、姜片等调料炒香;接着倒入啤酒和适量清水,加入盐、生抽等调味料,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至鸭肉酥烂入味。这道菜色泽红亮,香气扑鼻,鸭肉口感鲜嫩多汁,深受食客喜爱。
鸭肉传统文化中寓意着富足和吉祥。其营养价值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在秋分时节食用鸭肉,不仅可以滋补身体、增强免疫力,还能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此外,鸭肉中的脂肪酸比例合理,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
秋分的禁忌
1. 忌运动过量
秋分时节气候逐渐转凉,人体阳气开始收敛。此时应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身体过度劳累和阳气耗损。建议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运动项目如登山、步行、打太极拳等以调养身心。
2. 忌饮食寒凉
秋分后气温下降且寒湿较重,饮食上应注意温和避免过多摄入冰镇、生冷食物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应多选择养阴润肺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等以滋养身体。
3. 忌情绪悲伤
秋季是万物凋零的季节容易引发人的悲伤情绪。但长期情绪悲伤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对肺的伤害较大。因此应保持心志安闲、心情舒畅多听听佛乐、念念经以陶冶情操、消灾延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