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评估“进行时” |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诚信为本、学验并重,赋能高素质应用型财经人才培养

政务   2024-12-13 21:53   上海  

转载请注明上海市教委政务微信“上海教育”

“十四五”期间,上海有30所普通本科高校参加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市教委鼓励参评高校充分发挥“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的激励作用,紧密结合上海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要求,推动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持续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上海教育”政务微信开设专栏,系列展现参评高校近年来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特色亮点。今天,小育带你走进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感受该校改革育人的成果。



今年5月,立信税务师事务所高级管理顾问、1983届校友周琪在学校设立大学生艺术发展基金,助力美育融入母校人才培养全过程。6月,2018届校友李佐康向学校捐款资助大学生创业项目;在校期间,他创立了首家公司“校U送”,为师生提供生活、学习和就业创业综合性服务。李佐康说:“感谢学校在我创业过程中给予的帮助与指导,使我创办的公司快速成长、壮大。希望捐赠可以帮助创业路上的学弟学妹少走弯路,就像当初母校、老师帮助我一样。”2021年12月,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1986届校友朱建弟代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向学校捐赠人民币1000万元,用于母校校史文化、会计学术文化建设,并共建“潘序伦纪念馆”,彰显反哺母校的担当。


立信培养的财经人才已经在国家各行各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探索、实践、成长与发展,以所学所能纷纷回馈母校正是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践行诚信为本、学验并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财经人才的实践成果缩影。







诚信为本,涵育人格养成
“立信”之名源自《论语》“民无信不立”。“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于1928年创办立信教育事业,提出“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始终鞭策着立信人恪守诚信的立身之本、处事之基。


每逢考试季,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无人监考考场都会迎来近千名学生,完成这场学业与诚信的双重考验。“无人监考”考场是学校诚信文化的体现,也是诚信教育落地落实落细的生动实践。


学生在无人监考考场中考试


以中国会计博物馆、钱币博物馆、诚信广场等为载体的诚信感性式认知平台,以学生发展银行、诚信超市、诚信案例分析大赛等为载体的诚信互动式体验项目,以原创大师剧《潘序伦》、红色音乐话剧《永不停息的算盘声》等为载体的诚信沉浸式校史课堂……在立信,诚信文化萦绕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被实践、被传扬;诚信为本,已成为全体立信人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园原创大师剧《潘序伦》


近年来,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以“大思政”为引领,不断拓展诚信教育的广度、深度和精度,推进诚信教育的创新性发展,持续赋能具有诚信品格的高素质财经人才培养。


一是打造多层次诚信教育课程体系。学校构建“思政课+校本特色课+专业伦理课+课程思政”体系,将诚信教育贯穿财经人才培养全过程。开设《诚信教育》必修课,《财经伦理》《会计职业道德与操守》等40余门专业伦理课程;《信用中国》《诚信领导力》分别被评为上海市重点课程、上海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相融合示范课程。打造“诚信立身、赤心报国”为核心的大思政课育人体系,把“诚信立身、赤心报国”导向贯穿于6门思政必修课之中;推出“原著课堂”“开放课堂”“行走课堂”“田野课堂”,打造特色思政“金课”。学校入选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首批“整体改革试点校”,将诚信教育融入全校2200余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出版《大学生诚信教育概论》《大学生诚信教育经典案例》等8本诚信系列校本教材,其中《大学生诚信教育概论》获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教材奖一等奖。


二是延展立体化的诚信实践教学路径。学校建立大学生诚信评价机制,每学期对在校学生的学业诚信、经济诚信和日常诚信行为开展评价,诚信分纳入德育综合评定和评奖评优;每年暑假开展“诚信文化宣传万里行”、诚信现状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2024年,学校推出“强国先锋,立信有为”育人项目,规划“红心向党、金融筑梦、绿动未来”三大主题路线,组织180余支社会实践团队共7000余人,深入全国28个省份的200多个乡镇,开展暑期研学实践活动,展现了立信学子在社会课堂中践诚信、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青春风采,同时也为2024年首获“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特等奖、首捧“优胜杯”的优异成绩奠定了扎实基础。学校中国会计博物馆入选第二批上海市“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名单,积极服务于会计诚信文化的守正创新与践行发扬。



 强国先锋 立信有为”育人项目启动


三是构建一体化的诚信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学校牵头组建“全国高校诚信文化育人联盟”,连续7年举办新时代高校诚信文化育人论坛,带动全国40所院校共建共享诚信教育资源,牵手12家长三角中小学探索诚信教育一体化协作共享新机制,共同提高诚信文化育人实效。学校“大中小德育一体化建设•诚信文化校园行”项目入选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高校校园文化特色品牌扶持计划”。


举办上海高校诚信文化育人联盟成员大会暨大中小学诚信教育一体化论坛







学验并重,助推能力提级

学校遵循创始人潘序伦“理论实务相结合,然后可望有专才”的理念,坚守学验并重的办学特色,将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以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学校构建了“课内外、校内外、虚拟与现实”贯通的“通识基础+专业基础+专业综合+素质拓展+创新创业”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及“基础实验-认知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验-创新实验”五层递进的实验课程体系;同时,做实校企合作实践环节,强化校外顶岗实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进阶培养。在立信,最有历史、最具特色的要数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所有学生都要经历从会计学原理的基础模拟账务处理实验、中级财务会计与成本管理会计的具体业务账务处理实验、高级财务会计的企业并购与合并报表综合实验,到财务云、财务战略决策模拟创新实验,最后到会计师事务所等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这一系列教学有效助力了学生扎实习得、踏实实践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学校实施“16+2”两阶段学期学段制教学,开设行业前沿类、专业实践类课程278门,持续开展“行业精英进课堂”,确保教学内容紧跟实务前沿发展;对接企业工作的实际需要,组织学生到实习基地集中开展实习实训,将课堂教学搬到实务现场,增强沉浸式体验。“知识不只局限于课堂课本上,更多的是体现于实际实践操作中。企业的现场教学让我直观地了解行业动态和金融工程应用前沿,获益良多,也让我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在产学研基地的现场教学中,2022级金融工程专业朱南宇表达了自己的看法。2024年11月,在“人工智能审计”校企实验班的行业前沿课堂中,来自知名企业的专家解读了人工智能在大型集团财务领域的实践和应用,深入剖析了AI时代的财务数字化转型路径,描述了新时代财务人才的能力框架,点燃了学生们的思维火花和学习热情。2022级会计学专业赵一臻感言:“随着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财务工作者的能力结构也面临新的挑战和要求。前沿课程让我从学习和职业发展的角度有了深刻的思考,未来我将更注重于数字化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努力成为职业素质过硬、综合能力扎实的财务管理人才。”


行业专家为人工智能审计校企实验班授课


国际经贸学院在企业开展现场教学


在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丰富实务课堂前沿供给的基础上,学校还积极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深化与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农行上海分行、金蝶集团等的校企合作班协同培养,主动布局现代产业学院,共同编写教材、实验手册、教学案例,联合开发实验教学软件和项目等教学资源,打造多维实践平台、教师践习、学生实习、合作研究等点面联动赋能产教协同育人的新格局。2021年以来,校企合作编写出版应用型教材27本,共同开发实验项目25个,获实验教学软件著作权35项,共建教学资源在人才培养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联合开发的一项证券投资决策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用于金融类专业实验教学,并入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联合开发的“企业会计综合实验”用于会计财务类专业实验教学,并获批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每年与立信会计产学研基地联合开展实务课题研究,研究成果直接反哺课堂教学。


学校与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此外,学校也着力于拓展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在各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能力素质拓展实践1学分,鼓励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通过资格考试课程;设置创新创业实践2学分,支持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科研创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形成第一、第二课堂相得益彰的人才培养机制。2022年,学校大学生创业园获上海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2024年,创业指导站连续获评“上海市A级院校创业指导站”,通过整合校内外实践资源、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持续助力学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


素材由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提供

编辑:季昕

“在看”和“点赞”点这里哦


↓↓

上海教育
发布教育政策,传播教育理念,服务教育需求,回应教育关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