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临《阁帖》,楷、行、隶、草无不精妙!

文摘   2024-11-06 08:37   河北  

墓志是坟墓内或坟墓上的碑文,分"志"和"铭",一般为记述死者生平或悼念性的文字。埋葬死者时,刻在石上,埋于坟前。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赞扬死者的功业成就,表示悼念和安慰。但也有只有志或只有铭的。可以是自己生前写的(偶尔),也可以是别人写的(大多)。主要是对死者一生的评价。

墓志铭在写作上的要求是叙事概要,语言温和,文字简约。撰写墓志铭,有两大特点不可忽视,一是概括性,二是独创性。墓志铭因受墓碑空间的限制,篇幅不能冗长,再说简洁明了的文字,也便于读者阅读与记忆.因此,不论用什么文章样式来撰写墓志铭,均要求作者有很强的概括力。汉朝大将韩信的墓联为:"生死一知已;存亡两妇人。"寥寥十个字,高度概括出韩信一生的重大经历。(节选自《应用写作》月刊1996年第6期《墓志铭写作摭谈》)




王铎临《阁帖》略窥
文/周利锋

《阁帖》即《淳化阁帖》的简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所谓法帖,就是将古代著名书法家的墨迹经双钩描幕后,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拓印装订成的字帖。《淳化阁帖》共10卷,收录了中国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书法墨迹,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书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被后世誉为中国法帖之冠和“丛帖始祖”。

《淳化阁帖》第一卷为历代帝王书,第二、三、四卷为历代名臣书,第五卷是诸家古法帖,第六、七、八卷为王羲之书,第九、十卷为王献之书。

元赵孟頫《松雪斋文集·阁帖跋》曰:“宋太宗……淳化中,诏翰林侍书王著,以所购书,由三代至唐,厘为十卷,摹刻秘阁。赐宗室、大臣人一本,遇大臣进二府辄墨本赐焉。后乃止不赐,故世尤贵之。”


王铎(1592一1652),字觉斯,一字觉之。号篙樵、十樵、石樵、云岩漫士等。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有“神笔王铎”之誉。明天启二年( 1622)进士,在明朝及南明曾历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次辅(副丞相)等职。入清后,授礼部尚书,加太子少保。清顺治九年(1652)病逝于孟津,享年61岁,赠太保,谧日“文安”。

王铎的书法笔力雄健,长于布白,楷、行、隶、草无不精妙,主要得力干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等各家,有坚实的“学古”功底,学古且能自出胸臆。姜绍书《无声诗史》称其“行草书宗山阴父子(王羲之、王献之),正书出钟元常,虽模范钟王,亦能自出胸臆”

王铎《秋兴八首》局部

王铎提倡崇古,但并不推崇形似,而要求像米芾那样解脱二王,铸造鲜明的个人风格这一努力主要体现在他的立轴与高卷样式的临帖作品中。由于单字放大,王铎的书写手法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王铎井不是忠实于一点一画的临摹,有时甚至会顺着自己书写中的笔势改易原帖的草法,他的用笔和结构都已经自成一家,但却在通过对帖临摹中校正补充着自己。

王铎《秋兴八首》局部

他最用心的地方,首先是字组结构,其次则是进一步组织字组间的错落对比,协调整体章法的关系。虽然王铎提倡崇古,但是他所提倡的崇古,并非形学

他一再表示:“仿古不尽拟其形似也”,他也认为“书古之迹易,学晋之神,睦乎其后,愈写愈望洋”。这一认识,王铎有可能受到前辈董其昌的影响。董其昌在讨论临帖时,就主张“如骤遇异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当观其举止、笑语,真精神流露处”,并引庄子“目击而道存”作为根据临帖实际上是创作源泉的发掘,此层积极意义的发现,开拓出一条临古出新之路。


行草临《阁帖》卷是王铎49岁时所临,时在京师礼部右侍郎任上,同年九月即迁南京礼部尚书。计临王献之三帖(《廿九日帖》《鹅群帖》《江东帖》),虞世南(《饭千僧手疏》)、颜真卿(《鹿脯帖》)各一帖。

虽系临古,而纯以自家笔法出之,笔力雄肆厚重,势峻意密现以王铎临上献之《廿九日帖》、《鹅群帖》、临颜真卿《鹿脯帖》为例,对王铎临《阁帖))卷中的字作技法分析。(关注@书法入门,获取更多有价值干货!)

|一|
从用笔上来看,王铎临《阁帖》主要呈现出几个特点。

01.笔势连贯,书写轻松。

原帖由于是拓本,并没有清晰的运笔轨迹,而王铎临写时掺入自已的理解,使行笔的轨迹更加清晰,并且常常把原帖中两个相邻而独立的字用笔势牵连起来,如图1“献之”二字、图2“不奉”二字,图3“匆匆”二字、图4“九日”二字,均是采取这种手法来临幕的。

▴图1
▴图2
▴图3
▴图4

02.变圆转为方折。

王铎笔法早年受“二王”的影响,笔势较为平和,行笔温润,他中年学习米芾后,笔法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用笔多方折。我们从他临《阁帖》的作品来看,他常常将原帖中的圆转临为方折。如图5、图6中的“献”字和“监”字,原帖中是圆转笔法为主,但是王铎的临本中基本上都改为了方折用笔。

▴图5
▴图6

|二|
从字形来看,王铎临《阁帖》呈现出两个特点。

01 . 正欹多变,几字势多往左边倾斜。

02.有意识放大或缩小原帖中的字,制造对比。

如图7中原帖“阴”字的重心是往右边斜的,但是在王铎的笔下演绎成为往左斜。图7中的“寒”及图8中的“已损”二字都被处理成为往左斜。

▴图7
▴图8

图9中原帖“献之自昨”的大小是一样的,但是在王铎笔下“献”“昨”二字放大,而”之、“白”二字却缩小。图10中原帖中“不奉”两个字的大小是差不多的,王铎笔下的“不”‘字明显缩小很多。

▴图9
▴图10

|三|
王铎临《阁帖》在章法上主要表现为字组的感觉明显,行轴线摆动强烈,图11中原帖中字组的感觉不明显,也无轴线摆动,但是上铎的临本可以分为“廿九”、”献之”、“自昨”三个字组,且行轴线摆动强烈。

▴图11

图12原帖同样没有摆动和章法的变化,但是它在王铎的临本中可以分为“体中复”和“何”两组,有了非常明显的字组概念。

▴图12

|四|
在王铎的书法作品中,我们常能见到因涨墨而造成一个字笔画之间的粘合,有时笔画之间的空间完全被墨晕没,由于笔蓄墨很多,墨在字中间晕开,使字的边缘呈不规则状,就仿佛在刻章时由于快速运刀所致的不期然的崩裂效果。

在临《阁帖》中,他同样大胆运用“涨墨”,如图13、图14。

▴图13
▴图14

从王铎的临本来看,王铎临《阁帖》也总是或多或少地将米芾的行书风格植入其中,使得作品神采焕发

王铎从张芝、王献之、米芾、王筠与唐代柳公权、褚遂良、虞世南诸家的作品中体悟到用笔转换之法,并通过行书与草书的相杂运用,制造书写速度、轻重、连断、大小、方圆、横纵、松紧、转折、正敬、虚实等节奏变化,从而满足观众的视觉期待。(关注@书
法入门,获取更多有价值干货!)


墓志是中国古代丧葬制度持续发展的产物,有固定的形制和专门的文体,主要记述死者姓名、卒年和生平事迹。墓志滥觞于秦汉之际,发展于魏晋,完善于北魏,兴盛于唐,延续至明清,经历了由砖造墓志到石刻墓志,由碑形墓志到方形墓志的发展历程。

墓志始于秦汉,发现最早的有秦劳役墓瓦志和东汉刑徒砖志。秦汉之时,墓志少见亦全无系统。三国时期,魏王曹操提倡俭朴、薄葬,禁止树碑为个人立传,一般的士大夫阶层遂将死者的生平及歌颂文辞镌刻于一较小的石面上,此石置棺内随葬,后经出土,称为墓志。有的文辞用韵语结尾的称"铭",也称"墓志铭"。墓志的书法往往能体现当时的书法水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古代碑帖鉴赏》费声骞。


墓志,是存放于墓中载有死者传记的石刻。它是把死者在世时,无论是持家、德行、学向、技艺、政绩、功业等的大小,浓缩为一份个人的历史档案,以补家族史、地方志乃至国史的不足。也是墓志断代的确证。

墓志铭包括志与铭两个部分。关于它的起源,纵说纷繁,但墓志铭真正成为一种文体应该始于南朝,正如清朝汪汲在其《事物原会·墓志铭》书中就这样认为,比较可信。

墓志铭在写作上的要求是叙事概要,语言温和,文字简约。撰写墓志铭,有两大特点不可忽视,一是概括性,二是独创性。墓志铭因受墓碑空间的限制,篇幅不能冗长,再说简洁明了的文字,也便于读者阅读与记忆.因此,不论用什么文章样式来撰写墓志铭,均要求作者有很强的概括力。汉朝大将韩信的墓联为:"生死一知已;存亡两妇人。"寥寥十个字,高度概括出韩信一生的重大经历。(节选自《应用写作》月刊1996年第6期《墓志铭写作摭谈》)墓志铭为在坟墓中或坟墓上,以死者生平事迹所写的一份简介,尤其对于伟大或值得纪念的人其墓经常有墓志铭,在中国和西方都有这种习俗的存在,但是近代中国已不流行写墓志铭。墓志铭是给过世的人写的。在古代,墓志主要是把死者的简要生平刻在石碑上,放进墓穴里,中国人讲究立德、立言、立行,死后这些都是要写进墓志铭,以求得人死留名。


随葬记载墓主传记的文字。多刻于石和砖上,个别以铁铸或瓷烧成。内容包括姓名、家世、生平事迹和韵语颂辞等。东汉晚年和西晋墓中或有与墓志相近的方版和小型墓碑,但皆不自名墓志。北魏以后,方形墓志始成定制。下底上盖,底刻志铭、盖刻标题。所记内容真实,可作历史资料,也是确定墓葬年代的依据。埋入墓中的记死者姓名家世和生平事迹的文字。由于在志文之后附有用韵语所作之铭,故又称为墓志铭。一般多刻于石上,也有写刻于砖上的,还有个别的是用铁铸或瓷土烧成的。中国墓志约起源于东汉时期,魏晋以后盛行。日本、朝鲜受中国的影响也有墓志,日本的最早出现于奈良时代前期。



摩崖石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摩崖石刻是指人们在天然的石壁上摩刻的所有内容,包括各类文字石刻、石刻造像,还有一种特殊的石刻———岩画也可归入摩崖石刻。狭义的摩崖石刻则专指文字石刻,即利用天然的石壁刻文记事。 摩崖石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书法、造像或者岩画。摩崖石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一种记事方式,盛行于北朝时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连绵不断。摩崖石刻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  。摩崖石刻,是直接雕刻在山崖石壁上的文字或图像。

造像记,指各种宗教石窟、神龛等像的制作留下记录的文字。所谓“像”主要指基于宗教信仰而制作的崇拜对象。因此所谓的“造像记”,就是指“制造这些像的题记”。因而这些文字在书写或镌刻之初,皆有相对应的宗教造像。造像又作造象。古时为生人、亡人或己身祈福,多有于僧寺或崖壁间镌石成佛像,亦有以金属铸造佛像者,称之为造像。以石刻者,今存有北魏时龙门造像及云冈石窟造像等;以铜等金属铸造者,如陶斋吉金录所载宋韩谦造像及北魏徐常乐造像等。造像功德经并谓造像与写经、造寺、造塔等,同具种种功德。


大体在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魏晋以来,在北方盛行的石窟造像的影响下,小型可移动的石造像也趋于流行。它们的风格特征与同时代的石窟造像和金铜佛像基本一致,可用石窟造像和金铜佛像作参照。如北魏早期,佛像的头部出现水波纹发譬,多是身着广袖通肩大衣,其中年代较早的纹摺稀疏,线条较硬;稍晚的则纹摺密而柔软。许多伪刻的石造像,很难与相应的时代风格特征相符。

龙门二十品,是指选自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该称号始自清代。其中有十九品在古阳洞,仅有一品在位于老龙洞外的第660窟(慈香窑)。这些造像记中的功德主多是北魏的王公贵族、高级官吏和有道高僧。他们为孝文帝歌功颂德或为祈福禳灾而开龛造像。他们的名字多在史书上有所记载。这些造像记中往往涉及当年的史实,因此,龙门二十品不但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魏碑书法的代表作,也是具有研究价值的史料。

喜欢 请点 在看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种 赞赏

The more we share  ,  The more we have













悦福斋
搜罗 魏碑墓志,造像类字帖(无水印) 与书友共享。 感恩您的关注与转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