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志是坟墓内或坟墓上的碑文,分"志"和"铭",一般为记述死者生平或悼念性的文字。埋葬死者时,刻在石上,埋于坟前。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赞扬死者的功业成就,表示悼念和安慰。但也有只有志或只有铭的。可以是自己生前写的(偶尔),也可以是别人写的(大多)。主要是对死者一生的评价。
墓志铭在写作上的要求是叙事概要,语言温和,文字简约。撰写墓志铭,有两大特点不可忽视,一是概括性,二是独创性。墓志铭因受墓碑空间的限制,篇幅不能冗长,再说简洁明了的文字,也便于读者阅读与记忆.因此,不论用什么文章样式来撰写墓志铭,均要求作者有很强的概括力。汉朝大将韩信的墓联为:"生死一知已;存亡两妇人。"寥寥十个字,高度概括出韩信一生的重大经历。(节选自《应用写作》月刊1996年第6期《墓志铭写作摭谈》)
邹城的摩崖刻经,许多是著名僧侣书法家安道壹所为。铁山《石颂》和二洪顶《风门口碑》文中所评,可见安道一些踪影。《石颂》记有“皇周大象元年,瑕丘东南大岗山……有大沙门安法师者,道鉴不二,德悟一原,匪直仪相,咸韬书工,尤最乃清,神豪于四显这中,敬写《大集经·穿菩提品》九百三十字……清跨羲诞,妙越英繇,如龙蹯雾,似凤腾霄。圣人幽轨,神X秘法,从兹督佛、树标永劫”。由此不难看出,安道一即邹峄人氏,学识渊博,交游甚广,书法之绝妙难以言评,故能书以高山,映照苍天,书融百家,超绝创新,久视之深邃,境界幽仙矣。康有为称其书“通隶楷,备方圆,高深简穆,为擘窠之极轨也……实开隋碑洞达爽开之体”。
杨守敬称:“云峰山郑氏诸碑尚觉不及,自非古德,命世英才,安能有此绝诣哉。” 自晋代以后,佛教的昌盛和发展,影响到中国文化艺术的各个门类,书法艺术最为显著。
佛法对书法艺术的主要影响是:书出于自然,书贵入神,书为心画;万法无定,能合能离。初书者如定戒律,神妙者至于无法;宽仁大度,不拘细节。劈山摩崖,面对苍天挥毫,若入无人之境,目空一切,故不计工拙与后人评藻。摩崖石刻,无论从佛教、历史、书法、艺术、社会种种方面,都值得我们努力深入地去研究、揭示、了解、探究、体味这份珍贵的遗产。
· 四山摩崖刻经欣赏 ·
| 葛山摩崖葛山摩崖刻石位于邹县城东三十里的北葛娄山西侧的花岗岩石坪上。东高西低,坪坡度没有铁山摩崖的坡度大。刻石东西长约20.5米,南北宽约8.4米。因年深日久,又加风雨侵蚀,很多字已模糊不淸,但「大象两年(公元580年)」记年仍存。葛山摩崖刻石的内容有两部分。
一为刻经,十行,行约四十字,原应有四百字左右。内容是《维摩诘所说经》里的「阿閦佛品第十二」部分。此次在葛山考察,辨认困难,勉强可以数出二百五十字上下。字径50厘米左右,隶书。第十行经文后为记年「大像两年岁玄口律钟廿六日」。现只能根据淸末二百七十字拓本録其经文。拓本编排顺序有误’只可记尚存字之大概,不能恢后原刻字的全貌。
二为题名,在刻经的右下方,但早已模糊,看不出人名。葛山摩崖刻经和铁山摩崖刻经均刻于北周大象年间,铁山为元年,葛山为二年。书风也相近。葛山刻经的字径稍小于铁山刻经。
| 岗山摩崖
岗山位于铁山之北,两山一涧之隔,而岗山更有高大的气势。据《山东通志 疆域志》记“岗山在县北五里,两岗相对,南岗有石坪阔数丈,上有大字周大象元年匡喆刻也。北岗有石卓立如碑,数大字剥落不可读。”据此可知现铁山原也可称为“南岗”山,而现岗山原可称为“北岗”山。
岗山摩崖刻石,实际上是散刻在岗山之阴山峪中的几处花岗岩石壁和几十方花岗岩巨石上。石大者高宽有十米以上,小者也有二、三米。主要分布有三组。岗山山顶背后为一组;向东以鸡嘴石为中心一组;再向东岗山下部山峪中又可为另ー组。可能是因为地震或风化这些自然力的结果,不少刻石成倒匍或倾斜状。此次在岗山考察所见有:第一组山顶“大仙人石”后共有十三石。以“二种无我”、“神通之力”、“与大比丘”、“他方佛”、“现皆是”、“日月光辉”等方刻石字数最多。字多者达三十字,字少者仅一字。而且字迹尚都淸晰,字径在40厘米左右,字间均有双线界格。字少者有“利无”、“三”、“种”、“彻明”、“复能”等刻石。
第二组以鸡嘴石(又称“鸡爪石”)为中心’共有约十石。此组刻石一般字径均小于山顶刻石,在10至20厘米之间。其中最重要者,为鸡嘴石上的三面刻石。鸡嘴石的东恻与南侧刻《佛说观无量寿经》,东侧十行,行十五宇,共ー百四十五字,字径10厘米。
文起“如是”,终“已合”。南侧五行,行四至八字不等,共三十二字,字径15厘米。文起“掌恭”,终“八戒”。两侧经文相接,字91均为楷隶。鸡嘴石南侧崖壁上还刻有《入楞伽经》两段。前段四行,行十三字,共五十二字,文起“如是”,终“量口”,后段七行,行八字‘共五十五字,文起“菌香”,终“明彻”。字体也为楷隶。鸡嘴石的北面刻有比丘惠晖题名、年代等,字径大小不一,均楷隶,共五十字。
鸡嘴石正面
鸡嘴石附近尚见零散刻石还有“阿弥陀佛”四字,“一万佛”三字,“大空王佛”四字等,均小宇,最大也不过尺。第三组为鸡嘴石下东南山峪中石壁和巨石上之刻字,共见五、六处。其中以“百千口”、“曜金山”、“上昆口山顶”等字数最多。字多者尚存二十四字,字少者也仅为ー、二字,如“百”ー字’“石经”二字等。字径多约40厘米左右。字间均有双线界格。
观无量寿佛经与岗山刻经题记拓片是连在一起的
岗山摩崖刻石的内容,主要有:ー刻经《佛说观无量寿经》、《入楞伽经》,均散刻于各巨石或石壁上;二题名和年代,刻于鸡嘴石上。
岗山摩崖刻石的字体风格很不一致。虽均为楷练’但有楷书意味较浓者,如“与大比丘”、“日月光辉”、“现皆是”、“他方佛”等刻石。有楷隶相间者,如“二种无我”、“神通之力”等刻石。也有隶书意味较滚者,如“比丘忠晖”等题名。由此可知岗山刻石的书者不是一人,也可能不是同一时期的作品。象“与大比丘”、“日月光晖”等,是稍晚时期的誉风。尚存逭些岗山刻石,一般字迹较淸晰,这是岗山刻石的可贵处之一。
▲铁山摩崖刻经
| 尖山摩崖尖
山摩崖刻石在邹县城东北十二华里的朱山。从山前的朱家山村(原名"朱山庄")往东北走一里地即到。因山上原刻有"大空王佛",即称为"大佛岭"。当地老乡谐音称为"大步顶"。1960年当地村民开山采石,将全部刻石破坏殆尽,实为千古憾事,今山东境内有拓片保存。
根据《山左金石志》、《邹县续志》、《山东通志》的记载,对照清末尖山刻石原拓,分析原来尖山摩崖刻石内容共分三部分。一、为"大空王佛"大字刻石,一竖行四字,字径1.3米左右,隶书。为北朝时期罕见的大字刻石,也是四山摩崖中字径最大者。
二、为刻经,主要有两种:
《文殊般若经》七行,行十四字,共九十八字。文起"文殊师利白佛言",终"无念无作故"。字径50厘米左右,隶书。上有"文殊般若"四大字,字径60厘米,隶书。《波罗蜜经》六行,行十三字,共七十八字。文起"佛言若菩萨",终"名为般若波罗蜜"。字径3厘米左右,隶书。在《文殊般若经》的下方,"大空王佛"之西。
三、为题名和年代,计有:《韦子深题名》三行,共九十二字,字径15至20厘米,隶书。现已不清其排列的具体情况。文曰"大沙门僧安与汉大丞相京兆韦贤十九世孙州主簿兼治中镇军将军胶州诸长史行睢州刺史兴祖弟子深妻徐息钦之休儿等同刊经佛于昌邑之西绎岭参山里于时天降车迹四辙地出涌泉一所故记大齐武平六年岁乙未六月"。
《韦子深妻题名》三行,共三十五字,字径15至40厘米不等,隶书。《安道壹等题名》四行,共三十一字,字径40厘米左右,隶书。《经主题名》三行,行字不等,字径30厘米左右,隶书。《晋昌王唐邕妃赵等题名》四行,行十一或十二字不等,字径35厘米左右,隶书。
除以上这些题名,在尖山"支锅石"上有韦玉振等题名三段。《山东通志.艺文金石》记"支锅石在尖山东三里,有三大石如支锅形故名。字在东南石上。"‘第一段"诸行无常朱主口"二行,行五字,字径35厘米左右,隶书。第二段"生灭口寂灭口韦玉振"三行,行三字,字径30厘米左右,隶书。第三段口口口息子业振息长达"四行,行三字,字径30厘米左右,隶书。在四山摩崖中,尖山摩崖刻石的记年最早,为"大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字径也是尖山摩崖刻石最大。可惜尖山刻石已一字不存矣。
墓志是中国古代丧葬制度持续发展的产物,有固定的形制和专门的文体,主要记述死者姓名、卒年和生平事迹。墓志滥觞于秦汉之际,发展于魏晋,完善于北魏,兴盛于唐,延续至明清,经历了由砖造墓志到石刻墓志,由碑形墓志到方形墓志的发展历程。
墓志始于秦汉,发现最早的有秦劳役墓瓦志和东汉刑徒砖志。秦汉之时,墓志少见亦全无系统。三国时期,魏王曹操提倡俭朴、薄葬,禁止树碑为个人立传,一般的士大夫阶层遂将死者的生平及歌颂文辞镌刻于一较小的石面上,此石置棺内随葬,后经出土,称为墓志。有的文辞用韵语结尾的称"铭",也称"墓志铭"。墓志的书法往往能体现当时的书法水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古代碑帖鉴赏》费声骞。
墓志,是存放于墓中载有死者传记的石刻。它是把死者在世时,无论是持家、德行、学向、技艺、政绩、功业等的大小,浓缩为一份个人的历史档案,以补家族史、地方志乃至国史的不足。也是墓志断代的确证。
墓志铭包括志与铭两个部分。关于它的起源,纵说纷繁,但墓志铭真正成为一种文体应该始于南朝,正如清朝汪汲在其《事物原会·墓志铭》书中就这样认为,比较可信。
墓志铭在写作上的要求是叙事概要,语言温和,文字简约。撰写墓志铭,有两大特点不可忽视,一是概括性,二是独创性。墓志铭因受墓碑空间的限制,篇幅不能冗长,再说简洁明了的文字,也便于读者阅读与记忆.因此,不论用什么文章样式来撰写墓志铭,均要求作者有很强的概括力。汉朝大将韩信的墓联为:"生死一知已;存亡两妇人。"寥寥十个字,高度概括出韩信一生的重大经历。(节选自《应用写作》月刊1996年第6期《墓志铭写作摭谈》)墓志铭为在坟墓中或坟墓上,以死者生平事迹所写的一份简介,尤其对于伟大或值得纪念的人其墓经常有墓志铭,在中国和西方都有这种习俗的存在,但是近代中国已不流行写墓志铭。墓志铭是给过世的人写的。在古代,墓志主要是把死者的简要生平刻在石碑上,放进墓穴里,中国人讲究立德、立言、立行,死后这些都是要写进墓志铭,以求得人死留名。
随葬记载墓主传记的文字。多刻于石和砖上,个别以铁铸或瓷烧成。内容包括姓名、家世、生平事迹和韵语颂辞等。东汉晚年和西晋墓中或有与墓志相近的方版和小型墓碑,但皆不自名墓志。北魏以后,方形墓志始成定制。下底上盖,底刻志铭、盖刻标题。所记内容真实,可作历史资料,也是确定墓葬年代的依据。埋入墓中的记死者姓名家世和生平事迹的文字。由于在志文之后附有用韵语所作之铭,故又称为墓志铭。一般多刻于石上,也有写刻于砖上的,还有个别的是用铁铸或瓷土烧成的。中国墓志约起源于东汉时期,魏晋以后盛行。日本、朝鲜受中国的影响也有墓志,日本的最早出现于奈良时代前期。
摩崖石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摩崖石刻是指人们在天然的石壁上摩刻的所有内容,包括各类文字石刻、石刻造像,还有一种特殊的石刻———岩画也可归入摩崖石刻。狭义的摩崖石刻则专指文字石刻,即利用天然的石壁刻文记事。 摩崖石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书法、造像或者岩画。摩崖石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一种记事方式,盛行于北朝时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连绵不断。摩崖石刻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 。摩崖石刻,是直接雕刻在山崖石壁上的文字或图像。
造像记,指各种宗教石窟、神龛等像的制作留下记录的文字。所谓“像”主要指基于宗教信仰而制作的崇拜对象。因此所谓的“造像记”,就是指“制造这些像的题记”。因而这些文字在书写或镌刻之初,皆有相对应的宗教造像。造像又作造象。古时为生人、亡人或己身祈福,多有于僧寺或崖壁间镌石成佛像,亦有以金属铸造佛像者,称之为造像。以石刻者,今存有北魏时龙门造像及云冈石窟造像等;以铜等金属铸造者,如陶斋吉金录所载宋韩谦造像及北魏徐常乐造像等。造像功德经并谓造像与写经、造寺、造塔等,同具种种功德。
大体在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魏晋以来,在北方盛行的石窟造像的影响下,小型可移动的石造像也趋于流行。它们的风格特征与同时代的石窟造像和金铜佛像基本一致,可用石窟造像和金铜佛像作参照。如北魏早期,佛像的头部出现水波纹发譬,多是身着广袖通肩大衣,其中年代较早的纹摺稀疏,线条较硬;稍晚的则纹摺密而柔软。许多伪刻的石造像,很难与相应的时代风格特征相符。
龙门二十品,是指选自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该称号始自清代。其中有十九品在古阳洞,仅有一品在位于老龙洞外的第660窟(慈香窑)。这些造像记中的功德主多是北魏的王公贵族、高级官吏和有道高僧。他们为孝文帝歌功颂德或为祈福禳灾而开龛造像。他们的名字多在史书上有所记载。这些造像记中往往涉及当年的史实,因此,龙门二十品不但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魏碑书法的代表作,也是具有研究价值的史料。
喜欢 请点 在看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种 赞赏
The more we share , The more we h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