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志是坟墓内或坟墓上的碑文,分"志"和"铭",一般为记述死者生平或悼念性的文字。埋葬死者时,刻在石上,埋于坟前。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赞扬死者的功业成就,表示悼念和安慰。但也有只有志或只有铭的。可以是自己生前写的(偶尔),也可以是别人写的(大多)。主要是对死者一生的评价。
墓志铭在写作上的要求是叙事概要,语言温和,文字简约。撰写墓志铭,有两大特点不可忽视,一是概括性,二是独创性。墓志铭因受墓碑空间的限制,篇幅不能冗长,再说简洁明了的文字,也便于读者阅读与记忆.因此,不论用什么文章样式来撰写墓志铭,均要求作者有很强的概括力。汉朝大将韩信的墓联为:"生死一知已;存亡两妇人。"寥寥十个字,高度概括出韩信一生的重大经历。(节选自《应用写作》月刊1996年第6期《墓志铭写作摭谈》)
《東魏元鷙墓誌》全稱《魏故假黃鉞侍中尚書令司徒公都督定冀瀛滄四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冀州刺史華山王墓誌銘》,1912年河北省磁縣南鄉八里塚《金石叢稿》謂河南安陽二地相鄰出土。現收藏於瀋陽博物館。字體為正書,35行,滿行36字。
此誌与其同墓室的夫人誌相比较,有截然不同的风格。此誌石质精良,书丹勒石之人虽然都没有留下姓名,但出于当时名手,是没有问题的。仔细欣赏,可于平实中见生动,秀劲中显雄劲,有甚浓的隷法笔意。可使人想像到作者胸有成竹,心气平和地走笔,潇洒自如的创作过程,在如此长篇中能做到间架造型的方整敦厚,淸新隽永,举止安逸,一气呵成实在是不容易的。也可以看出能工巧匠们的深厚功力,以及纯熟的书法镌刻技巧。此誌的次段数行是墓主的经历部分,行距宽绰而字形似横扁,后段的骈文结体稍有纵势,且行间见紧密之感,中间部分稍显拥挤,全誌犹如一曲“颂歌”富有韵律节奏,饱含书家刻工对墓主的虔诚敬仰之情。
【始】
【1】魏故假黃鉞侍中尚書令司徒公都督定冀瀛滄四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冀州刺史華山王墓誌銘。祖陵,散騎常侍征虜將軍并州刺史。父肱,散騎常侍撫軍將冀州刺史。王諱鷙,字孔雀,司州河南郡洛陽縣天邑鄉靈泉里人。蓋瑶水之清源,帝宗之秀烈。祖以鴻勳冠冕先朝。父以懋德榮華後代。王體凝粹之淑靈,涵岳瀆之逸氣,純敏在襟,寬仁爲度。故懿德亮於初辰,而全盛冠於成〓。緝熙之績□亮,庸懃之效久著。是以負荷先構,忠幹之業方隆;師誠無殆,衹畏之心自遠。太和廿年,釋褐爲給事中。尋有馬圈之勳,賜爵晉陽男。正始中,轉直寢。永平中,拜直閣將
【2】軍如故。延昌中,拜左軍將軍,直閣如故。奉敕使詣六州一鎮慰勞酋長而還。延昌中詔除龍驤將軍武衛將軍。熙平元年,除散騎常侍,撫巡六鎮大使。神龜中,詔除銀青光禄大夫,武衛如故。正光詔除余紫光禄大夫。二年,詔除使持節都督柔玄懷荒撫冥三鎮諸軍事撫軍將軍柔玄鎮大將。王廣設耳目,備加參伍,故能政懷內外,綏和遠近,惠可依也,德可懷也。若乃陪駕遊巡,立氣河陽,清我干紀,掃彼郊紛,誠由宰相之功,抑是我王之力也。正光五年十二月,朝廷遣都督章武王融討胡蜀賊失利,即令王分頭討之。以融失利,乃遣王代充都督,除北中郎將,將軍如故。建義元年,大將軍尔朱榮入洛,除征北將軍護軍將軍,領左衛將軍,詔封昌安縣開國侯,
【3】食邑八百戶。即以晉陽男迴授第三息季彥。其年七月以本官除領軍將軍京畿都督。十月,詔除衛將軍,本宮如故。至永安二年隨駕北巡,即達建州,遂與天柱大將軍尔朱榮重出河陽。行幸建州,詔書拜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中軍大都督,改封華山郡王,食邑一千戶,通前合一千八百戶,護軍領軍如故。其年八月,敕營法駕仗都將。十一月,詔除散騎常侍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王餘官如故。普泰元年四月,詔加侍中兼尚書僕射,慰勞大使,驃騎,王并如故。永熙二年四月,詔除使持節都督徐州諸軍事,本將軍加開府當州大都督徐州刺史,侍中,王如故。天平二年三月還京,詔除大司馬,侍中,華山王如故。方將陪昇中之慶,行封岱之禮。而上天不憗,道
【4】喪奄及。春秋六十有九,寢疾不豫。興和三年六月九日,王薨於京師。粤十月廿二日卜窆於鄴縣武城之北原。詔贈假黄鉞侍中尚書令司徒公都督定冀瀛滄四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冀州刺史,謚曰武。□王加鑒護事,禮錫備焉。於是友人車騎大將軍秘書監常景惜白珩之掩曜,悲懋德之未融,鐫金石而爲誌,託賓實以宣風。乃作銘曰:鬱鬱帝宗,緜緜遠祖,道駕雄英,德藉神武。義風前馳,仁聲後舉,鄴濟先構,功光遂古。唯王基命,實誕貞烈,矯矯忠誠,稜稜峻節。閨庭內穆,謙恭外結,金銑玉粹,鑒明水徹。自亮天爵,仍荷朝命,方藉國靈,即膺家慶。便繁禁侍,繾綣官政,金紫載烈,龍光無競。肅事朝采,久職周行,勾陳聳烈,
【5】交戟燿釯。外清干紀,內埽欃槍,立謀建部,氣振河陽。監護上將,專守中權,左右輦轂,翰禦柔玄。遠氣自邁,威命更宣,督慰區夏,拓戍天山。懋爵兼劭,聲望載融,安時信命,養晦遵蒙。位以車騎,寵以儀同,淑慎爲本,清明在躬。牧我彭汴,懷此玉市,濟寬以猛,篤終如始。惠政既施,高風云峙,至德載馳,清規更起。及登邦政,實諧衮職,出入帝扆,左右皇極。志效忠貞,誠盡心力,事發仁衿,義形正色。天監攸眷,禮錫更厚,崇以中台,加之端右。山門風烈,隴首雲驚,累累曲阜,鬱鬱佳城。幽關兮寂寂,泉路兮冥冥,舟與壑兮徒可誌,名與德兮終自榮。大魏興和三年歲次辛酉十月己亥朔廿二日庚申。
墓志是中国古代丧葬制度持续发展的产物,有固定的形制和专门的文体,主要记述死者姓名、卒年和生平事迹。墓志滥觞于秦汉之际,发展于魏晋,完善于北魏,兴盛于唐,延续至明清,经历了由砖造墓志到石刻墓志,由碑形墓志到方形墓志的发展历程。
墓志始于秦汉,发现最早的有秦劳役墓瓦志和东汉刑徒砖志。秦汉之时,墓志少见亦全无系统。三国时期,魏王曹操提倡俭朴、薄葬,禁止树碑为个人立传,一般的士大夫阶层遂将死者的生平及歌颂文辞镌刻于一较小的石面上,此石置棺内随葬,后经出土,称为墓志。有的文辞用韵语结尾的称"铭",也称"墓志铭"。墓志的书法往往能体现当时的书法水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古代碑帖鉴赏》费声骞。
墓志,是存放于墓中载有死者传记的石刻。它是把死者在世时,无论是持家、德行、学向、技艺、政绩、功业等的大小,浓缩为一份个人的历史档案,以补家族史、地方志乃至国史的不足。也是墓志断代的确证。
墓志铭包括志与铭两个部分。关于它的起源,纵说纷繁,但墓志铭真正成为一种文体应该始于南朝,正如清朝汪汲在其《事物原会·墓志铭》书中就这样认为,比较可信。
墓志铭在写作上的要求是叙事概要,语言温和,文字简约。撰写墓志铭,有两大特点不可忽视,一是概括性,二是独创性。墓志铭因受墓碑空间的限制,篇幅不能冗长,再说简洁明了的文字,也便于读者阅读与记忆.因此,不论用什么文章样式来撰写墓志铭,均要求作者有很强的概括力。汉朝大将韩信的墓联为:"生死一知已;存亡两妇人。"寥寥十个字,高度概括出韩信一生的重大经历。(节选自《应用写作》月刊1996年第6期《墓志铭写作摭谈》)墓志铭为在坟墓中或坟墓上,以死者生平事迹所写的一份简介,尤其对于伟大或值得纪念的人其墓经常有墓志铭,在中国和西方都有这种习俗的存在,但是近代中国已不流行写墓志铭。墓志铭是给过世的人写的。在古代,墓志主要是把死者的简要生平刻在石碑上,放进墓穴里,中国人讲究立德、立言、立行,死后这些都是要写进墓志铭,以求得人死留名。
随葬记载墓主传记的文字。多刻于石和砖上,个别以铁铸或瓷烧成。内容包括姓名、家世、生平事迹和韵语颂辞等。东汉晚年和西晋墓中或有与墓志相近的方版和小型墓碑,但皆不自名墓志。北魏以后,方形墓志始成定制。下底上盖,底刻志铭、盖刻标题。所记内容真实,可作历史资料,也是确定墓葬年代的依据。埋入墓中的记死者姓名家世和生平事迹的文字。由于在志文之后附有用韵语所作之铭,故又称为墓志铭。一般多刻于石上,也有写刻于砖上的,还有个别的是用铁铸或瓷土烧成的。中国墓志约起源于东汉时期,魏晋以后盛行。日本、朝鲜受中国的影响也有墓志,日本的最早出现于奈良时代前期。
摩崖石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摩崖石刻是指人们在天然的石壁上摩刻的所有内容,包括各类文字石刻、石刻造像,还有一种特殊的石刻———岩画也可归入摩崖石刻。狭义的摩崖石刻则专指文字石刻,即利用天然的石壁刻文记事。 摩崖石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书法、造像或者岩画。摩崖石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一种记事方式,盛行于北朝时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连绵不断。摩崖石刻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 。摩崖石刻,是直接雕刻在山崖石壁上的文字或图像。
造像记,指各种宗教石窟、神龛等像的制作留下记录的文字。所谓“像”主要指基于宗教信仰而制作的崇拜对象。因此所谓的“造像记”,就是指“制造这些像的题记”。因而这些文字在书写或镌刻之初,皆有相对应的宗教造像。造像又作造象。古时为生人、亡人或己身祈福,多有于僧寺或崖壁间镌石成佛像,亦有以金属铸造佛像者,称之为造像。以石刻者,今存有北魏时龙门造像及云冈石窟造像等;以铜等金属铸造者,如陶斋吉金录所载宋韩谦造像及北魏徐常乐造像等。造像功德经并谓造像与写经、造寺、造塔等,同具种种功德。
大体在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魏晋以来,在北方盛行的石窟造像的影响下,小型可移动的石造像也趋于流行。它们的风格特征与同时代的石窟造像和金铜佛像基本一致,可用石窟造像和金铜佛像作参照。如北魏早期,佛像的头部出现水波纹发譬,多是身着广袖通肩大衣,其中年代较早的纹摺稀疏,线条较硬;稍晚的则纹摺密而柔软。许多伪刻的石造像,很难与相应的时代风格特征相符。
龙门二十品,是指选自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该称号始自清代。 其中有十九品在古阳洞,仅有一品在位于老龙洞外的第660窟(慈香窑)。这些造像记中的功德主多是北魏的王公贵族、高级官吏和有道高僧。他们为孝文帝歌功颂德或为祈福禳灾而开龛造像。他们的名字多在史书上有所记载。这些造像记中往往涉及当年的史实,因此,龙门二十品不但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魏碑书法的代表作,也是具有研究价值的史料。
喜欢 请点 在看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种 赞赏
The more we share , The more we h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