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元钻远墓志铭》又称《齐州刺史广川县侯钻远墓志》

文摘   2024-11-14 06:32   河北  

墓志是坟墓内或坟墓上的碑文,分"志"和"铭",一般为记述死者生平或悼念性的文字。埋葬死者时,刻在石上,埋于坟前。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赞扬死者的功业成就,表示悼念和安慰。但也有只有志或只有铭的。可以是自己生前写的(偶尔),也可以是别人写的(大多)。主要是对死者一生的评价。

墓志铭在写作上的要求是叙事概要,语言温和,文字简约。撰写墓志铭,有两大特点不可忽视,一是概括性,二是独创性。墓志铭因受墓碑空间的限制,篇幅不能冗长,再说简洁明了的文字,也便于读者阅读与记忆.因此,不论用什么文章样式来撰写墓志铭,均要求作者有很强的概括力。汉朝大将韩信的墓联为:"生死一知已;存亡两妇人。"寥寥十个字,高度概括出韩信一生的重大经历。(节选自《应用写作》月刊1996年第6期《墓志铭写作摭谈》)

北魏正书《元钻远墓志铭》又称《齐州刺史广川县侯钻远墓志》,永熙二年十一月乙酉朔廿五日,已酉(533年)。志高61.5,广62厘米,文30行,行31字,共895字。1920年洛阳城北南陈庄出土。

从此墓志的忠厚、大气、利落的书法,可以使人感到这是一幅大胆的楷书作品。字形丰富多姿,锋利舒展且具有温馨感。具有安定感的方形字饱满地写在界格内。逆锋入笔较多,笔锋不很锐利,运笔较缓,每个字都斟酌而成,且交错地采用侧锋、中锋来书写,具有粗细的变化和立体感。此作将汉代隶书的坚实结构,与北魏摩崖碑的强韧线条以及北魏墓志铭中严谨朴素的书风融为一体,构成独特的书法风格。


铭文:魏故使持节都督齐州诸军事平南将军齐州刺史广川县开国侯元使君墓志铭君讳赞远,字永业,河南洛阳人。恭宗景穆皇帝之玄孙。祖济阴康王,神情俊拔,道」冠今古。父文王,才藻富丽,一代文宗。构本枝于帝绪,导鸿原于江汉。君体川岳之灵,禀辰宿之气,挺珪璋之质,资文武之才。生五岁,遭文王忧,唯兄及弟,亦并童幼,太妃鞠育劬劳,教以义方。夙兴省规,孝情斯极,性开达,好施与,不事产业,道素自居,虚己待贤,倾身下士。宾客辐辏,冠盖成阴,绸缪赏会,留连琴酒。风韵恢爽,与青松等峻;逸气高奇,共白云俱远。不持小节,有倜傥之才,虽鸿翼未舒,固以远大许之。年渐成立,志闲丘壑,遂负帙入白公台山,下帷潜读,学贯儒林,博窥文苑。九流百氏之书,莫不该揽;登高夹池之赋,下笔成章。风流闲起,谈论锋出,时观鱼鸟以咏怀,望山川而卒岁。属明皇在运,寤寐求贤,贲束帛之礼,委弓车之聘。乃辟为员外散骑侍郎。自秉笔龙渊,来仪青琐,容止可观,进退可度。遂转兖州司马。值伪贼孔炽,逼迫壕隍,易子朝餐,析骸夜爨,乞师援绝,飞书路阻。君内定不世之谋,外骋必胜之略,神功洞发,寇贼冰消。河济止烽火之候,洙泗无简书之请。合城士庶,咸言司马之力,遂蒙赏广川县开国侯。又以凤水凝深,纶门峻举,自非思敏食时,辞遒骑上,何以缉综王言,彪炳丝綍?迁中书侍郎,不拜。俄转东太原太守。以井邑空虚,人物雕弊,未称德望,征而弗起。东秦形胜,地分十二,俗杂轻薄,号曰难治,剖符之要,非亲勿寄。转为齐州东魏郡太守。爰始下车,威严斯洽,导之以德,齐之以礼,返浇薄之风,回宿食之念,思等蒲鞭,惠同竹马,政平讼息,民不忍欺。虽东海善政,未足云拟;南阳良守,讵言比德。方当论道太阶,澄清天下,抟飞九万,逸驾千里,云途未半,翘车已息。降年不永,春秋卅有二,以永熙二年二月廿七日终于位。哲人已逝,梁木斯摧,长兄晖业痛在原而莫追,悲桓山之绝响,一离同体,永辞偕老,泪结亲知,哀动行路。今卜远戒晨,严攒将撤,乃诏有司,追赠使持节都督济州诸军事平南将军齐州刺史,赙钱三万,祭以太牢,谥曰武侯,礼也。以其年龙集赤奋若十一月乙酉朔廿五日己酉陪葬长陵之东岗。先秋落实,当夏摧兰,高陇气寂,长夜深寒。松槚将合,风露已酸,遽如流水,一去不还。季弟昭业为其铭曰:长发载祯,麟趾攸绪,猗哉帝冑,笃生翘楚。金玉其箱,德音斯举,光家被族,允文克武。孝既扬名,忠惟作干,上马成功,入帷能算。骥騄并*,鸳鸾比翰,数刃莫窥,万顷焉乱。天工人代,所资先觉,夫君制锦,移我风俗。浮虎惭仁,还珠谢渥,慕同立祠,感如市哭。福寿无象,驹露忽催,文翣启道,长挽告哀。寒风骚屑,龙马徘徊,玄门一闭,白日攸哉。


墓志是中国古代丧葬制度持续发展的产物,有固定的形制和专门的文体,主要记述死者姓名、卒年和生平事迹。墓志滥觞于秦汉之际,发展于魏晋,完善于北魏,兴盛于唐,延续至明清,经历了由砖造墓志到石刻墓志,由碑形墓志到方形墓志的发展历程。

墓志始于秦汉,发现最早的有秦劳役墓瓦志和东汉刑徒砖志。秦汉之时,墓志少见亦全无系统。三国时期,魏王曹操提倡俭朴、薄葬,禁止树碑为个人立传,一般的士大夫阶层遂将死者的生平及歌颂文辞镌刻于一较小的石面上,此石置棺内随葬,后经出土,称为墓志。有的文辞用韵语结尾的称"铭",也称"墓志铭"。墓志的书法往往能体现当时的书法水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古代碑帖鉴赏》费声骞。


墓志,是存放于墓中载有死者传记的石刻。它是把死者在世时,无论是持家、德行、学向、技艺、政绩、功业等的大小,浓缩为一份个人的历史档案,以补家族史、地方志乃至国史的不足。也是墓志断代的确证。

墓志铭包括志与铭两个部分。关于它的起源,纵说纷繁,但墓志铭真正成为一种文体应该始于南朝,正如清朝汪汲在其《事物原会·墓志铭》书中就这样认为,比较可信。

墓志铭在写作上的要求是叙事概要,语言温和,文字简约。撰写墓志铭,有两大特点不可忽视,一是概括性,二是独创性。墓志铭因受墓碑空间的限制,篇幅不能冗长,再说简洁明了的文字,也便于读者阅读与记忆.因此,不论用什么文章样式来撰写墓志铭,均要求作者有很强的概括力。汉朝大将韩信的墓联为:"生死一知已;存亡两妇人。"寥寥十个字,高度概括出韩信一生的重大经历。(节选自《应用写作》月刊1996年第6期《墓志铭写作摭谈》)墓志铭为在坟墓中或坟墓上,以死者生平事迹所写的一份简介,尤其对于伟大或值得纪念的人其墓经常有墓志铭,在中国和西方都有这种习俗的存在,但是近代中国已不流行写墓志铭。墓志铭是给过世的人写的。在古代,墓志主要是把死者的简要生平刻在石碑上,放进墓穴里,中国人讲究立德、立言、立行,死后这些都是要写进墓志铭,以求得人死留名。


随葬记载墓主传记的文字。多刻于石和砖上,个别以铁铸或瓷烧成。内容包括姓名、家世、生平事迹和韵语颂辞等。东汉晚年和西晋墓中或有与墓志相近的方版和小型墓碑,但皆不自名墓志。北魏以后,方形墓志始成定制。下底上盖,底刻志铭、盖刻标题。所记内容真实,可作历史资料,也是确定墓葬年代的依据。埋入墓中的记死者姓名家世和生平事迹的文字。由于在志文之后附有用韵语所作之铭,故又称为墓志铭。一般多刻于石上,也有写刻于砖上的,还有个别的是用铁铸或瓷土烧成的。中国墓志约起源于东汉时期,魏晋以后盛行。日本、朝鲜受中国的影响也有墓志,日本的最早出现于奈良时代前期。



摩崖石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摩崖石刻是指人们在天然的石壁上摩刻的所有内容,包括各类文字石刻、石刻造像,还有一种特殊的石刻———岩画也可归入摩崖石刻。狭义的摩崖石刻则专指文字石刻,即利用天然的石壁刻文记事。 摩崖石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书法、造像或者岩画。摩崖石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一种记事方式,盛行于北朝时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连绵不断。摩崖石刻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  。摩崖石刻,是直接雕刻在山崖石壁上的文字或图像。

造像记,指各种宗教石窟、神龛等像的制作留下记录的文字。所谓“像”主要指基于宗教信仰而制作的崇拜对象。因此所谓的“造像记”,就是指“制造这些像的题记”。因而这些文字在书写或镌刻之初,皆有相对应的宗教造像。造像又作造象。古时为生人、亡人或己身祈福,多有于僧寺或崖壁间镌石成佛像,亦有以金属铸造佛像者,称之为造像。以石刻者,今存有北魏时龙门造像及云冈石窟造像等;以铜等金属铸造者,如陶斋吉金录所载宋韩谦造像及北魏徐常乐造像等。造像功德经并谓造像与写经、造寺、造塔等,同具种种功德。


大体在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魏晋以来,在北方盛行的石窟造像的影响下,小型可移动的石造像也趋于流行。它们的风格特征与同时代的石窟造像和金铜佛像基本一致,可用石窟造像和金铜佛像作参照。如北魏早期,佛像的头部出现水波纹发譬,多是身着广袖通肩大衣,其中年代较早的纹摺稀疏,线条较硬;稍晚的则纹摺密而柔软。许多伪刻的石造像,很难与相应的时代风格特征相符。

龙门二十品,是指选自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该称号始自清代。其中有十九品在古阳洞,仅有一品在位于老龙洞外的第660窟(慈香窑)。这些造像记中的功德主多是北魏的王公贵族、高级官吏和有道高僧。他们为孝文帝歌功颂德或为祈福禳灾而开龛造像。他们的名字多在史书上有所记载。这些造像记中往往涉及当年的史实,因此,龙门二十品不但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魏碑书法的代表作,也是具有研究价值的史料。

喜欢 请点 在看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种 赞赏

The more we share  ,  The more we have













悦福斋
搜罗 魏碑墓志,造像类字帖(无水印) 与书友共享。 感恩您的关注与转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