螯合技术简述

学术   2024-11-01 00:18   山东  

   最近几年农资产品中螯合肥料越来越多,其主要目的是提升肥料的吸收利用率,常见的有螯合铁、螯合锌、螯合钼、螯合硅、螯合硼、螯合钙等。螯合肥料相比无机微肥料有许多优点,在土壤中不易被固定,易溶于水,不离解,能很好地被植物吸收利用,也可与其他固态或液态肥料混合施用而不发生化学反应,不降低肥效。但是市场上也不乏小厂家虚假宣传的假螯合,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螯合的真面目。

        螯合的英文是“chelate”来源于希腊文的“chela”,意思是螃蟹或虾的螯。配合物用自己类似螃蟹双螯的配位体将金属离子夹住,这就是螯合的通俗解释。真正意义上的螯合则是指由中心离子和某些合乎一定条件同一多齿配位体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配位原子,键合而成具有环状结构的配合物的过程。螯合从属于络合,只要螃蟹用钳子夹住金属离子就可以叫络合,而只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钳子夹住金属离子并形成环状结构才能叫螯合。

        螯合剂的种类有很多,在肥料领域常见主要是EDTA螯合以及糖醇螯合。其中EDTA是乙二胺四乙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10H16N2O8,。它与大多数金属离子都能形成螯合物,使许多原本溶解性比较低甚至不溶的金属离子能够以螯合态溶解从而更容易被作物吸收,因此EDTA螯合态肥料能够广泛应用。

        除此之外还有糖醇螯合肥料,其主要是甘露糖醇、 山梨糖醇、木糖醇和丙三醇按特定比例与作物所需营养元素形成的混合体。其中以糖醇硼、糖醇钙等一些作物需求量比较大在体内传输却比较困难的元素为主。糖醇螯合肥料是唯一能携带矿质养分在韧皮部中进行运输的物质、是植物韧皮部汁液中的天然提取物、对植物、人体无任何损伤、分子量低,很容易被叶片吸收,进入到植株体内容易降解释放出养分。糖醇螯合态肥料可以说是EDTA螯合的升级版产品,无论其性能和效果均比前者高出许多。

        随着科学的进步,现在氨基酸、柠檬酸等螯合态肥料逐渐进入农资界。该系列产品可作为EDTA螯合盐的替代品,广泛应用于水溶肥、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土壤调理剂等各领域。此类产品具有绿色环保、无残留、养分吸收好、原料成本低等优点,顺应“绿色、有机、生态”农业发展新方向,具有现有各类产品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能够良好的替代现用的各种中微量元素产品。(以上来源,文/郑氏化工,销售二部 郭子玉)

氨基酸螯合物
“氨基酸螯合物”,我们把这个名称分解一下,即“氨基酸”“螯合”,那什么是氨基酸?螯合又是什么?

氨基酸,稍微学过化学的人对这都不陌生,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活性分子,包括催化新陈代谢的酵素和酶。它不仅提供了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原料,而且对于促进生长,进行正常代谢、维持生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如果人体缺乏或减少其中某一种氨基酸,人体的正常生命代谢就会受到障碍,甚至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或生命活动终止。也就是说,它是人体生命活动中缺一不可的物质基础,是灰常灰常重要滴。
氨基酸螯合物的作用机理为,氨基酸螯合物进入消化道后,可以避免肠腔中拮抗因子及其他影响因子对矿物元素的沉淀或吸附作用,直接到达小肠,并在吸收位点处发生水解,其中的金属以离子形式进入肠上皮细胞并吸收入血。因此,进入体内的微量元素较之普通无机盐、有机盐多。所以,与传统的无机盐(如硫酸锌)和简单的金属有机酸盐(如葡萄酸锌)相比,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化学稳定性好、生物利用率高、溶解性好、易消化吸收、无毒副作用。

1、稳定的化学性能
无机盐形式的金属元素,在保存过程中易受空气作用,使一部分金属元素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机体不能或难以吸收的物质,从而降低了金属元素的吸收利用率。而氨基酸螯合物,因其金属离子与氨基酸螯合形成了稳定的化学结构,使金属离子免受其它成分和消化道中胃酸等物质的不良作用,保护了金属离子的生物学效价,更有利于人体对金属离子的充分吸收利用。因此,氨基酸螯合物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能。

2、较高的生物利用率
常用的无机盐、有机盐被动物摄入体内后,必须首先借助于辅酶的作用,与氨基酸或其它物质形成螯合盐,再被机体吸收,吸收后金属元素在血液中与某些蛋白质结合才能被运输到机体所需部位而发生功效。而氨基酸螯合物,它既是机体吸收金属元素的主要形式,又是动物体内合成蛋白质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且稳定常数适中。所以,直接供给氨基酸螯合物,不仅吸收速度比无机盐快2-3倍,而且可以节约许多生化过程,节省消耗,提高生物利用率。因此,氨基酸螯合物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率价值。

3、无毒副作用
氨基酸螯合物无毒、无刺激作用。添加无机盐、简单有机盐形式的微量元素会影响机体肠道内的pH 值和体内酸碱平衡,对机体产生不良的刺激作用;而氨基酸螯合物为体内生化代谢的正常中间产物,很少对机体产生不良刺激,有利于胃肠的吸收和消化。
以上来源 和志友德微刊




与土壤对话
倾听自然的声音,与土壤对话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