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文称,2025年考研网上报名系统中,辽宁抚顺招考办报考点禁止使用海马体照片作为准考证照片。随后,该话题冲上热搜。
也有考生表示,“使用的是海马体照片,审核通过了。”
海马体再次回应:
免费补拍,主动退款
11月5日中午,海马体照相馆官方微博发文回应,称从2021年开始在教育报考、签证回执类证件照推出了两种版本的交付,原生版本与精致版本。
如果在海马体拍摄了报考类、签证回执类证件照(如研究生考试证件照、司法考试证件照、签证回执等),请一定记得在报考或资料提交过程中使用原生版本。
海马体照相馆表示,全国86个城市123家门店开通考研照绿通服务,到店即可免费拍摄“报考快照一份”。拍摄日期:即日起至2024年11月8日19:00。
其次,对于今年拍摄考研证件照产品的用户,如果因为限制问题,导致没有成功报考的,将提供退款服务。
“海马体”照片或被退回
广州公安今年8月发布的出入境签注业务指南中提到,提交的证件照“不要修图”。
考研报名禁用海马体照片,
呼唤人们面对“真实自我”
红星新闻评论:客观来说,海马体照片之所以能受到人们欢迎,其实和一种普遍的“证件照焦虑”有关。关于证件照太丑的吐槽,在网上随处可见。过去的证件照往往不做修饰,多在一个相对简单的环境里草草拍摄。
但证件照的使用场景又比较频繁,伴随着相当长的时间,像身份证、学生卡等至少都会使用数年时间。尤其是叠加了求职、面试的需求后,证件照更是“意义重大”,谁也不敢轻视第一印象的作用。人们希望有一张美观的证件照,而不是动辄羞于出手,这种心态或许再正常不过。
不过,当对证件照的审美需求压倒了功能需求,人们开始对证件照进行过度精修、打磨之后,一种尴尬也就发生了:证件照的意义被消解了,它变得难以被识别、无法被验证。这也导致了如今海马体照片在一些场合被拒绝。
或许这也是个提醒,人们终究需要一个场合直面自己。在今天这个社交媒体时代,似乎一切都在服膺于一种“拟像”——照片是好看的,文案是考究的,社交平台是精致的,人们试图通过种种修饰,去重塑一种人格,去超越先天自然框定的范畴。证件照也不能逃脱“拟像”的宰制。
正如传播学上的“拟像”概念,拟象和仿真的东西因为大规模地类型化而取代了真实和原初的东西,世界因而变得拟象化了。人们对精修照片的依赖可能也是如此,照片变成了“照骗”的调侃也在揭露某种真相:人们在失去一种自然本真的自我,人们的“存在”,异化成了滤镜和各种修图工具下的形象展示。
或许在一些人看来,海马体照片在一些场合被禁用是不近人情,但这也侧面展示了“真实”的力量。修图本身没有问题,但在涉及身份核验等重要场合,真实仍是压倒一切的第一需求。
这如同一个隐喻,无论人们如何塑造拟像,生活的实然终究不会被抹去,人们求得自身存在的自洽,恐怕也必须先有直面真实自我的勇气。
海马体照片为何被禁止?
所谓“海马体照片”,指经过专业修图和摄影技术处理的证件照,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和美化效果。如皮肤美白、磨皮、去除瑕疵等,使得照片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自然。目前,海马体照片已经成为一种摄影风格,很多普通照相馆也可以拍摄。
海马体照片因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象征意义,在社交媒体上广受欢迎。然而,这样的照片并不符合官方对证件照的标准要求。官方证件照片通常要求能够清晰识别个人特征,而海马体照片追求美观和艺术,或因过度修图导致身份识别困难。
还有哪些地方曾要求证件照片不得修图?
对准考证照片有类似要求的,并非只有这一例。中传招生处也曾发布“不得过分美化准考证照片”等要求。
△图源:中传招生处
首先,选择光线均匀的环境,选一个白色或浅蓝色的背景,穿上深色有领的上衣,素颜或者化淡妆。
请不要使用前置摄像头自拍,因为前置摄像头是广角镜头,距离过近,会使面部轮廓变形,拍不出耳朵,还可能会使图像左右反转。
建议大家使用后置摄像头,可以请他人协助拍摄或者使用手机支架定时拍摄,也可以使用专业的证件照App。
用手机拍摄时切记,关闭美颜、关闭滤镜、关闭瘦脸。
拍摄时,请端正坐姿,保持平视,记得露出眉毛、眼睛、耳朵,笑不露齿。
戴眼镜的人,要防止镜片反光镜框、遮挡眼睛。
拍摄距离要小于1米,可以用相机自带放大功能,保证头部宽度占屏幕宽度的1/4~1/3。
照片宽度应在400~1000像素之间。
在手机相册中可以点击照片详细信息,查看照片的像素。
通常手机拍出的照片像素过大不符合要求,可以进行编辑裁剪,修剪成宽高比为3:4的大头像,裁剪后头像宽度占图片宽度的2/3较为合适。
如果您的拍摄条件不够理想,建议您去就近专业照相馆拍摄。
素材:“中国无锡”编辑部综合自央视新闻客户端、广州青年、江苏广播、人民网、中国青年报、正在新闻、杭州日报、@海马体照相馆、广州公安、极目新闻、杭州公安、中国蓝新闻
制作:中国无锡
编辑:我心向阳
审核:李艳
发布: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