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委社会工作部部长田洪:健全基层民主制度 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时事   2024-11-01 09:59   江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拓宽基层各类组织和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基层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一环,是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基所在。积极发展基层民主,确保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深刻认识基层民主的价值内涵


我们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充分认识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最直接、最广泛、最生动的实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根基在基层、依托在基层、落实在基层。


基层民主是广泛充分的。“广泛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基层民主的广度。基层民主具有民主程序、内容、方式的广泛性,人民不仅有选举、投票的权利,而且拥有全环节民主参与的权利。在换届选举中,江苏选民登记率和参选率分别达98.3%、96.1%,均保持全国前列。村(居)务公开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公开与服务相融合、政务与村(居)务相衔接,充分实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最广泛参与。


基层民主是真实具体的。“真实具体”彰显了社会主义基层民主的深度。基层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一环,是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基所在,更是贴近群众生活、反映群众意愿和维护群众权益的第一线。江苏不断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基层民主是有效管用的。“有效管用”彰显了社会主义基层民主的效度。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好的民主制度和实践必然要使得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人民群众的呼声与政策能够精准契合。目前,江苏村(社区)全部建立村级议事协商机制并规范有效运行,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均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由群众充分讨论协商决定。


提升基层民主赋能基层治理质效


今年以来,我们积极发展基层民主,聚焦重点扭住关键,切实锤炼治理能力、补齐治理短板、探索治理路径,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在协同推进、汇聚民力中强化“三治”融合。深入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善治专项行动,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扎实推进村(居)民委员会建设规范化,探索推进积分制管理。推动各地探索制定村(社区)议事协商目录,做实村级协商,推进镇(街道)协商,大力推广基层探索形成的百姓议事堂、19点议事厅、民生约谈等民主协商模式,凝聚方方面面的最大共识。利用街道区域内经济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各方资源,协调好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驾马车”,整合推进“五社联动”,构建充满活力的多元协同治理体系。


在群策群力、纵深推进中凝聚治理合力。联合省委组织部印发《关于加强全省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措施》,对新就业群体到街道社区报到备案、担任兼职网格员、参与基层治理人数进行统计摸排,明确苏州、泰州、连云港等地作为新就业群体纳入社区工作者招录对象的试点市。建好用好志愿服务系统平台,为群众特别是党员注册志愿者、规范记录志愿服务活动时长提供有力支撑。动员组织各地开展“千会牵手‘第一书记’、联村助推乡村振兴”等活动,积极协调推动行业协会商会、“两企三新”领域和志愿服务组织为基层治理贡献力量。


在点面结合、全面推进中提升服务功能。深入推进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专项行动,指导各地按照每百户居民拥有综合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的标准,通过新建、改造、购买、项目配套和整合共享等方式,实现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覆盖。部署开展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指导每个设区市择优培育县(市、区)级智慧社区建设综合试点和智慧社区特色应用试点,遴选确认了16个县级综合试点单位和53个乡镇、社区特色应用试点单位。举办全省“两企三新”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推动互联网行业党委围绕网络主播党员特训营编排行业党委“书记项目”,稳步推动工作落实。


以发展基层民主深化推进基层治理


对照“走在前、做示范”的总体要求,江苏基层民主实践尚有一些不相匹配之处。如有些地方村(社区)民主参与渠道不通畅、社会力量参与的保障激励措施不够到位等。必须积极发展基层民主,着力解决好这些问题,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聚焦突出问题,扎实推动基层减负落地落实。“小马拉大车”是长期困扰基层治理的老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就能对基层治理起到很大牵引推动作用。持续强化制度约束。认真贯彻落实村(社区)事务准入制度,规范村(社区)主体责任。健全以居民群众满意度为主要权重的评价考核机制,取消对村(社区)的“一票否决”事项。继续清理基层负担。开展村(社区)工作机制和证明事项规范整合工作,梳理省级层面要求村(社区)设立的工作机制和出具的证明事项。联合组织部门对清理规范村(社区)“牌子乱象”工作进行“回头看”,联合数据部门做好金融机构、社会组织等要求村(社区)组织出具的证明事项取消工作。有效推动资源下沉。把资金、项目、服务等有效资源下放基层,把政法力量、执法力量、志愿服务力量、自治力量等多方面力量下沉基层,通过党群服务中心、社工站、网格、红色物业等多种途径赋能基层,推动形成共治善治新格局。


聚焦多元共治,扎实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基层治理关键在各种力量的激发,实现心往一处想、拧成一股绳。拓展多方参与渠道。完善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评价制度,常态化动员党员群众就近就便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建立完善“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长效机制,积极探索“社区+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服务模式,推动阵地共建、队伍融合、服务协同。搭建协商议事平台。畅通居民诉求反映渠道,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健全重大事务“四议两公开”制度。推动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立人民建议征集点,着力将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深入下去、汇集上来。涵养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梳理乡愁记忆和历史文脉,总结提炼传统文化元素和文化内涵,广泛开展“邻里节”“社区天天乐”等群众活动,进一步增强居民对村(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


聚焦责任传递,扎实推动工作开展形成合力。做好顶层设计、压实工作责任、凝聚各方合力,以有力保障提升治理水平。强化机制拉动。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全体会议、专题会议、联络员会议的作用,适时调度省级层面和各地工作进展情况,推动各地各有关部门按时序进度落细落实任务要求。强化典型带动。摸排遴选50个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观察联系点和村(社区)减负观测点,跟踪观察指导,培树先进典型。持续推进52个省、市界治理薄弱村(社区)整治提升行动。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建设省级层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研究基地和智库,推动各地积极培育面上可推广、基层效果好、群众受欢迎的基层治理品牌,努力将“仙林经验”“马庄经验”“儒林实践”放大为“江苏效应”。



来源:《群众》杂志2024年第20期
作者:田洪(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社会工作部部长、省委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书记)
责任编辑:苏胜利 

群众杂志
中共江苏省委机关刊《群众》杂志主办的理论宣传和决策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