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老家后面是连绵不断的大山,对面还是大山。对面山脚,一条大河傍山由北向南奔涌而过。大河千万年裹挟的泥沙,将两山之间堆积成一个肥沃的山间坝子。老家,有幸就在坝子边缘。
新中国成立前,老家外面联系外地的大道叫官路。官路两三米宽,中间有宽60公分左右的石板铺道。南来北往的商人、背夫、马帮、官绅,倒也络绎不绝,因为这是一条千年古道,是南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合二为一的通道。虽是官道,但同样有上坡下坎,人、马只能徒步跋涉。官绅骑马坐轿,苦了的是马夫、轿夫。物资运输只能靠人背马驮。穷人、背夫,用他们坚实、沉重的脚步,将铺道的石板踩踏得平滑如镜,只有那些零星留下的拐子印迹还记忆着他们生活的艰辛。过往人多,官路边就有幺店子,接纳来往客人。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始修骡马大道,次年完成。大道4——5米宽。道上背夫少了,马帮、马车、架子车多了起来。路两旁房屋仍是茅草房居多,路边幺店子生意依然红火。
1958年,飞仙关到芦山县城公路通车,叫芦飞公路。1959年联通宝兴,叫飞宝公路。公路是单车道,6级公路标准,碎石路面,隔百多米远有错车的稍宽的地方,老百姓俗称包耳。公路通了,芦山到雅安有了一天一班的客车,路边幺店子的生意也就没了。
20世纪90年代初,芦飞公路通过取直拓宽,变成双车道,建成了水泥路,上升为省道210线的一段。路上的车逐渐多了起来。从那时开始,路边的砖混楼房,逐渐取代了古老的茅草房、木架房。
大道的变化如此巨大,乡村道路的变化更是天翻地覆。不仅村村通公路,硬化便道通到每家每户,而且田园、山林,都有公路相通。老家后面的条条山沟,如今都是水泥公路直通山顶。
年少时,山沟劳作的艰难还记忆犹新。上山砍柴,背玉米下山,沉沉的背夹子压得喘不过气。陡峭崎岖的山道,每走一步,腿直打颤。背粪上山,几十斤的粪桶压在身上,更是一步一喘。难以忘却的是,生产队在高山上分玉米,往往是傍晚开始分。家中劳力少,有时一次背不完,要背两次。第一趟背回家,天就已经黑了,第二趟只能打着电筒或火把去,其艰苦程度难以言表。如今水泥路通了,山中的木材、土特产可在林中上车,与以前相比,简直天壤之别了。
还有一条深邃的山沟,大山深处有一个村。村民们下山办事、赶集,往往需要大半天。因交通极为不便,他们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现在,公路通了,汽车可通到院坝、山林。木材、药材等特产,林中、门口就可上车,还有的农户办起了农家乐,村民们由穷变富了。
1.【农耕文化】川西农耕文化拾零(一)——以芦山县为例:赛秧曲
2.【农耕文化】川西农耕文化拾零(二)——以芦山县为例:深山人家
3.【农耕文化】川西农耕文化拾零(三)——以芦山县为例:古色古香榨油坊
4.【农耕文化】川西农耕文化拾零(四)——以芦山县为例:小农经济之生猪喂养┉┉‖李腾鹏
5.【农耕文化】川西农耕文化拾零(五)——以芦山县为例:童年过春节……‖李腾鹏
6.【农耕文化】川西农耕文化拾零(六)——以芦山县为例:深山炭夫子……‖李腾鹏
7.【散文】童年过春节‖李腾鹏
8.【清明特辑】梦怀清明‖李腾鹏
9.【散文】重建路——幸福路‖李腾鹏
10.【历史文化】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飞仙关‖李腾鹏
11.【端午特辑】端午节情思‖李腾鹏
12.【记忆】难以忘怀的火烧玉米馍‖李腾鹏
13.【历史文化】几百年的天全土司统治与芦山‖李腾鹏
14.【历史文化】佛教圣地灵鹫山‖李腾鹏
15.【散文】酷暑盛夏看大川‖李腾鹏
16.【记忆】芦山铁索桥的前世与今生‖李腾鹏
17.【乡村振兴】芦山禾茂蝶变记‖李腾鹏
18.【奋斗者】艰苦倍尝 愈挫愈奋 破茧成蝶——记农民企业家刘俐‖李腾鹏
19.【富民兴村】芦山县青龙场村腾飞录‖李腾鹏
20.【记忆】儿时记忆之自然篇‖李腾鹏
21.【记忆】生活票证那些年‖李腾鹏
22.【抗震救灾】抗震救灾诗词合辑‖张晨洋 尔恩牧歌 周晓萍 李腾鹏
23.【记忆】儿时记忆之小学生活‖李腾鹏
24.【诗词】“决不放弃”谱新曲│李德军 戴雅平‖致敬泸定“9·5”地震英雄群体(组诗)│李腾鹏
27.【历史文化】飞仙关外,仙楼尚在白云间‖李腾鹏
28.【记忆】历史的记忆——我们的中学时代‖李腾鹏
29.【改革发展】风雨前行六十秋‖李腾鹏
30.【记忆】湮没于世的峨峰仙刹‖李腾鹏
31.【散文】父亲二三事‖李腾鹏
32.【改革发展】五十年,重走石宝岩‖李腾鹏
33.【诗词】蝶变(组诗)‖李腾鹏
34.【美丽四川】雄险奇幽多功峡‖李腾鹏
35.【记忆】冬夜奇音‖李腾鹏
36.【美丽四川】青衣江传奇‖李腾鹏
37.【历史文化】飞仙关老街:凝固在岁月里的繁华与变迁‖李腾鹏
38.【改革发展】禾茂缘‖李腾鹏
39.【美食】烙锅子‖李腾鹏
40.【美丽四川】飞仙关观景台——三县景物收眼底‖李腾鹏
41.【历史文化】载入《中国古桥技术史》的铁索桥——芦山升恒铁索桥‖李腾鹏
42.【辞赋】飞仙关赋‖李腾鹏
43.【美丽四川】路||李腾鹏
文/图:李腾鹏(四川芦山人,退休教师)
供稿:芦山县地方志编纂中心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