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眉山市青神县为例
徐 红 杜燕玲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抓手。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指出:“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引领,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任务和追求,既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哺育和支撑,也是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的路径和抓手。本文以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县青神县为例,通过现阶段地方志部门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途径和做法,探索地方志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
青神,因古蜀王蚕丛氏“着青衣教民农桑,民皆神之”而得名,自西魏废帝二年(553)建政,距今1400多年。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北距成都90公里,南至乐山30公里,成乐高速、成绵乐高铁穿境而过。全县辖区面积386.8平方公里,有“一江五河三十二溪流”,辖2乡4镇1街道,总人口约20万。青神是苏东坡求学、初恋之地,哺育了苏轼、苏辙之母程夫人,清官良吏陈希亮,明代长城之父余子俊、和平老人邵从恩等历史人物。历代文人黄庭坚、陆游、范成大等流连于此留下大量人文古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青神建立上川南第一个地下党组织,并发动“西山红军武装起义”,成为眉山市唯一的四川省革命老区县。先后享有中国竹编艺术之乡、中国椪柑之乡、全国机械产业集群百强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县、全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县、全省农村改革先进县和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等荣誉。
(一)加强史志编修,守住乡村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提出,“保护利用乡村传统文化,鼓励乡村史志编修”。这对于弘扬乡村传统文化、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也提出,要“深入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因此,编修志书不仅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要,也是记载当代中国社会尤其是农村发展变革的重要途径。
一是积极谋划三轮修志。一轮和二轮《青神县志》断限分别至1990年、2005年,成为记载青神近百年来自然、经济、社会、人文历史和发展现状的百科全书。目前,青神县已经联系县内老干部、专家,提前进行资料收集,积极开展三轮修志专题调研,拟定工作规划和方案,扎实做好资料、人才准备。
二是深化年鉴质量建设。《青神年鉴》于1996年创刊,一年一鉴公开出版,是系统记述青神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性资料工具书。为进一步提升年鉴质量,《青神年鉴》与方志出版社合作,采用全彩印刷,增强权威性和可读性。2023年,《青神年鉴(2021)》获四川省第二十次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二等奖。
三是开展旧志整理点校。青神县先后点校编印清光绪《青神县志》、民国《青神备征录》和明嘉靖《青神县志》,其中,《青神备征录》获四川省第二十次地方志优秀成果旧志整理类优秀奖。目前,青神县继续从全国范围内广泛搜集旧志资料,查找、挖掘、收集散存的昆山旧志稿本和抄本资源,发挥地方志保存历史、传承文明的重要价值。四川省地方志办主任陈建春在2022年四川省地方志工作会上的讲话中点名表扬:“青神县旧志整理工作卓有成效。”
四是全面开展乡镇(街道)、村(社区)志编纂工作。2016年以来,青神县先后编纂出版《西龙镇万沟村志》《西龙镇志》《白果乡白庙村志》和《汉阳镇汉阳场社区志》,正在开展《汉阳镇志》《瑞峰镇志》编纂工作,并将在5年内实现全县7个乡镇(街道)志全覆盖。编纂乡镇志、村志,全面详实记录乡村发展变化历程,为乡村振兴的规划编制、风险防范、难题化解等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
五是编写地方文化书籍。青神县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先后编写《青神竹文化》《青神革命斗争史》《青神县革命老区发展史》《三线建设在青神》《竹里村落》《锦绣青神》等系列书籍,《青神大事记》做到当年出版。《青神县革命老区发展史》成为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延伸读本。《青神革命斗争史》成为全县中小学生课外读本和乡土教材,红色元素的图文进入全县中小学作业本封面。
(二)挖掘地方志资源,厚植文化自信助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地方志是传承村落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活态传承乡村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各类元素的最好办法。
一是挖掘传承地方史志文化。青神县有东坡、竹编、蚕丛、佛教、红色文化等本土文化,将五大文化纳入乡村振兴建设内容,常态化举行国际竹博会、椪柑节,青神竹、椪柑文化受到国内外嘉宾追捧。红色西山革命教育基地成为全市党史教育基地,是省内党史教育的重要“打卡点”。汉阳镇汉阳场社区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龙舟文化节”“竹乡大舞台”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深入人心,青神竹编非遗之旅列入全省首批十大“非遗之旅”研学路线。
二是城乡建设融入史志元素。为突出竹编文化的品牌效应,青神县开发了一批标志性、引领性、创新性的“竹里+”系列文旅项目,如:建设竹里桃花、竹里海棠、竹里巷子、竹里院子等系列城市公园、城市IP,提升城市品质。唤鱼公园得名于苏东坡与妻子王弗“唤鱼联姻”的典故,公园设计形象为太极双鱼,配套建设苏母祠,集中展示东坡苏母文化和东坡初恋文化。青神的岷江二桥通过面向社会广泛征名,得名“蚕丛大桥”,还有“青衣广场”“青衣社区”等命名,彰显了青神作为“蚕丛故里”的文化底蕴;在人居环境治理中,青神县将史志文化融入乡村风貌,在兰沟村有生动的“竹与熊猫”、有喜庆的年画等主题墙绘;在百家池村有椪柑、农耕文化等彩绘。老旧小区改造中也坚持文化植入,发动居民利用屋顶、窗台、墙角等打造可视化“微场景”、青神“老八景”等文化场景,增强居民对小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是用家风家训引领乡风文明。家风家训、姓氏族谱等地方文化中蕴含着一方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是乡村文明建设重要内容。青神县深入挖掘、征集、整理村规民约、家风家训资料,提炼蕴含廉洁、正义、向善等文明美德内容,撰写如《苏母传》等书籍,《张氏族谱》等家谱族谱,帮助寻根遏祖,留住乡愁根脉,以榜样的力量感召引领乡民自觉合法自治,形成家风带动乡风良性发展,达到乡村文明自治。
四是用史馆建设守护精神家园。乡村历史文化展馆是留存地方历史文化的有效载体,是群众的精神家园。近年来,青神县建设了青神县发展馆、青神县柑橘馆、斑布产业馆和三线记忆馆等场馆,全方位展示青神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情况;打造了高台镇百家池村史馆、瑞峰镇杨柳漕村史室、汉阳场社区史室、西龙镇龙凤社区史馆、罗波乡宝镜村史馆和青竹街道建华社区史馆等乡村史馆,广泛征集反映农耕文化,乡村历史的老物件、老照片,姓氏族谱印件等相关展品。开展史志文化“七进”活动,建设史志阅览室,方便乡村群众查阅、了解地方发展历史。通过参与乡、村史馆的筹划建设与利用,为乡村留住乡愁、激活记忆、传承文化,激发乡贤及乡民群众对家乡的热爱,达到推动农村发展、促进乡风文明的效果。
五是发挥地方志资政辅治作用。资政辅治是地方志服务乡村经济建设的有力手段。近年来,县史志研究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资政建议、贡献了历史智慧。比如:《关于青神县党性教育基地的建议》《关于西龙打造红色镇规划的建议》《青神县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报告》等得到县委主要领导签批。开展三线建设研究,《青神县三线建设的经验、历史作用和启示研究》入选《“三线建设与新中国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红色西山——青神革命斗争史纪实》获得全省党史部门2016—2020年影视音像作品类优秀成果奖。
(三)讲好地情故事,传承优秀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作为眉山市唯一的四川省革命老区县,青神县以红色西山革命教育基地及红色遗址为主阵地,紧扣建党100周年和党史学习教育,面向全县党员干部、普通群众、青少年学生开展各类宣教活动。每年,省级部门、市及周边区县的2万多名党员、群众、学生先后到此接受党性教育。2021年,眉山市委理论中心组在此举办专题读书班。省委常委、副省长李云泽等省、市领导莅临调研。在不断扩大史志影响力上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不忘党史,青神打造新时代红色氧吧》《初心的力量》和《青神用好用活红色资源》等稿件被省、市媒体多次刊发,《青神党史宣传润无声 老区精神入人心》等5篇信息被省委党史研究室主要领导签批。《挖掘红色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 青神县打造地方特色鲜明的党史品牌》《坚定文化自信 弘扬红色文化 努力谱写青神人民精神共富的史志华章》连续两期在《四川党史》上发表。青神县还积极策划、组织编排《毛慈影:一封家书的分量》《面向党旗下永生》等情景剧、话剧,走出青神前往自贡荣县、沿滩区和四川大学等周边区县、高校交流宣传青神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扩大青神影响力。
二是创新地方文化宣传。通过青神县人民政府网站、《掌上青神》APP、“青神发布”“青神先锋”公众号等新媒体和报纸、期刊等加强地方文化宣传。定期出版《青神文史》《吾乡》等刊物,推出《文旅局长说文旅》《主播吟东坡》《老邵聊青神》等地方文化节目。印制宣传展板、宣传扇和宣传册,在重要景点设置“知党史、晓地情”展示柜,在县域网站开辟党史专栏。《东坡文化的青神源泉》等多篇文章入选报刊网站。
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青神县地方志服务乡村振兴有一些具体的做法,发挥了相应的作用,但仍反映出一些问题,值得深思。
(一)地方志提供文化支撑的渠道亟待拓宽。“一本志书”已无法满足乡村文化振兴的需要。目前,地方志对文化实体的保护和利用力度不够充足,地情书籍的开发不够多元化、推广运用还不到位。
(二)地方志服务产业发展相对浅表化。地方志在服务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有针对性开发特色资源,提升产业经济效益的调研和思考较少,对旅游、助农产品的宣传和推介缺乏创新思维。
(三)地方志教化育人形式单一。深入乡村开展教化育人活动多以赠送书籍为主,形式匮乏,频率不足;对已建成的村史馆和发展馆等展馆的利用和后续指导、服务相对薄弱。
(四)地方志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不充分。地方志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相对滞后,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融合不到位,目前普及宣传地方志文化的方式仍比较传统和保守。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地方志部门更应积极传播方志文化,普及史志知识,拓展地方志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渠道和功能,努力营造识志、读志、用志的良好氛围,进一步触发爱国、爱乡之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青神县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贡献方志力量。
(一)保存乡村文脉,推动乡土文化传承。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传统乡镇、村落正在快速消亡。地方志部门应注重收集整理文物古迹、民俗民风、古旧建筑、农业遗迹、红色文化遗址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推动乡土文化活态传承;研究整理乡村传统文化,继续大力推动乡镇志、村志编纂,鼓励精编地方“简史”“概览”“歌谣”等地情书籍,持续开展家谱族谱征集研究,做好留存地方历史记忆基础性工作。探索开展名镇、名村影像志的拍摄,并在农村推广运用,提升乡民读志用志兴趣,扩大受众规模,抢救、保护,弘扬民间优秀传统文化。
(二)找准切入口,服务特色产业增强动力。乡村要振兴,产业需先行。地方志部门要重点挖掘整理椪柑、机械、竹产业等具有青神特色、拥有一定规模、经济效益好的助农增收产业资源,组织编纂如《机械志》《农业农村志》等产业志书,为做大做强做精产业,打造“金字”招牌提供参考;积极为原产地标识认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名优土特产品牌塑造等提供佐证服务,助力地方品牌创建;深入挖掘地方志中蕴含的如全青神竹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民间艺术、传统文化资源,积极撰写地情文章,增添产业文化底蕴,增强产业竞争力。
(三)梳理地方资源,助力旅游产业发展壮大。经多年努力,青神县已成功打造一批4A级、5A级旅游景区。地方志部门可以历代方志记载为基础,开展名山、名水、名街等特色志书编纂,服务乡村旅游发展。梳理挖掘旅游资源,启动如《中岩寺志》《竹编园区志》等一批旅游景区志的编纂,为旅游项目包装打造、规划建设、宣传推介等提供决策参考依据,同时根据社会需求,联合相关部门策划创意,开发编印专题性旅游读物,如以“旅游指南”“旅游传说故事”“旅游夜话”等为内容的旅游系列地情丛书,收集整理相关诗词歌赋,释放乡村文化魅力,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四)推动地情资源信息化,多维度贡献方志智慧。随着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和普及,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地方志应主动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融合,突破传统志书桎梏,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信息化地情资源支撑。一是“活”化典籍。把传统平面纸质媒介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典籍转化为数据,运用计算机三维模型、VR等技术,实现对乡村地形、文物等进行全方位展示。让传统方志典籍活起来,方便使用和推广。二是共享资源。随着数据库资源运用日益广泛,可推动一方文化与全国数据库互联融合,实现资源互通共享,起到扩大受众范围、降低宣传成本、提升地方志服务效果的作用。三是移动智能终端的运用。充分利用政府网站、“掌上青神”APP等平台,把方志文献以电子图文、影像、语言等数据信息集成于移动智能终端的一个图标上,为群众获取地情资源提供更广阔的途径,充分发挥地方志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四是普推扫码功能。把志书中记载的文化古迹、民俗活动等乡村旅游信息,制作成二维码附在相应的地方,方便游客快速查阅该旅游产品最系统、最权威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