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一场关于“人工智能与媒体变革”的讨论

政务   2024-11-15 09:27   四川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一场关于“人工智能与媒体变革”的讨论

庞晓华

2024年10月14日,第六届世界媒体峰会在新疆开幕。在全球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媒体格局加速演变、舆论环境复杂多变的当下,本次峰会聚焦于“人工智能与媒体变革”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主题,正当其时。来自全球106个国家和地区的208家媒体、政府部门、国际组织等机构的500多名代表,围绕“发展与变革——媒体发展中人工智能的运用”“规则与责任——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闻伦理”“事实与真相——数字化时代新闻媒体的共同使命”等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

运用:重塑新闻生产流程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全球媒体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据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课题组在峰会期间发布的《人工智能时代新闻媒体的责任与使命》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已有10.2%的媒体设立了相应机制,将人工智能引入生产流程;41%的媒体正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鼓励和支持部分新闻业务板块试用AI技术。

人工智能在全球媒体机构具体运用情况如何?在峰会现场,一些媒体代表与大家作了分享。

新华社自主研发的一系列智能采编工具,如“新闻雷达”“新华新语”等,在预警突发事件、内容核查、智能创作等方面表现突出。人民日报推出的“创作大脑AI+”平台,集纳了近20款智能工具,可及时制作、快速生成多模态新媒体产品。

美联社副社长陈炎权表示,美联社最近与研发ChatGPT的公司OpenAI合作,进入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并进一步扩大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比如,将英语报道翻译成西班牙语、标题生成、创建新闻摘要、分镜头、音频转文本以及标记内容以供搜索等。在特定流程上使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让记者可以花更多时间从事更有影响力的报道。

路透社亚太商务合作总监颜灵思介绍,路透社的网络发布平台LEON,不仅可以支持团队使用谷歌翻译、Transperfect和DeepL自动翻译新闻的内容,还集成了人工智能生成的标题助手和要点摘要工具。“我们发现AI工具非常擅长总结故事和生成标题,这是一种非常节省时间的工具。”此外,路透社还使用人工智能工具FactGenie,它可以从新闻稿中提取重要信息,并编写提醒,记者可以快速选择和发布。

半岛媒体集团执行总裁穆斯塔法·苏瓦格特别代表萨拉赫丁·阿卜杜拉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帮助确定新兴趋势和主题,这些趋势和主题反映公众兴趣,媒体能够据此向受众提供最需要的新闻。此外,媒体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做出战略决策和预测未来。

匈牙利ATV集团的首席执行官陶马什·科瓦奇介绍说,ATV集团使用人工智能编辑新闻节目,极大地提高了语音识别、脚本编写和基于上下文的档案搜索效率。

印度教徒报集团则利用外部的人工智能工具为新闻采编服务。如OpenAI的ChatGPT、微软的Co-Pilot、谷歌的Vertex和Perplexity搜索等。他们还通过Smartocto等工具,进行个性化的情感分析、趋势预测和参与度评分,以此更好地了解特定文章在目标读者群中的传播情况。

综合来看,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新闻生产全流程。正如新华社社长傅华所说,人工智能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算法推荐、语音交互、图像生成等技术不断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各环节,将大大促进传媒业新旧发展动能转换。

赋能:重新定位而非取代


本次大会讨论中,大家热议的一个问题是,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记者和编辑的工作?目前来看,尽管人工智能可以生成看似通顺的文章,比如简单的体育赛事报道、财经数据新闻等,但在深度分析、复杂情感表达、独特视角挖掘等方面,还远远无法与人类记者相提并论。

中外媒体代表普遍认为,人工智能更多是作为记者的辅助,帮助他们从基础性的、重复性的简单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更有意义的深度调查和特色报道创作中,是一种重新定位而非取代。

塔斯社社长安德烈·孔德拉绍夫认为,虽然人工智能正为我们开辟无限天地,能助力更快分析海量数据、实现内容个性化定制并预测受众需求。但与其他任何技术一样,AI只是一种工具。人类记者仍要承担主要任务,即创造真实可信且有意义的优质内容,帮助人们更好理解彼此,为重要问题寻找答案,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创造未来。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每项创新的背后永远是“人”,是“人”的想法、激情和对更好事物的追求。

吉尔吉斯斯坦卡巴尔国家通讯社社长梅德尔别克·舍尔梅塔利耶夫表示,无论AI技术是多么无所不能,但唯有亲历现场的人才能表达出情绪、感受与心境,才能收获一篇篇具备独到见地、内容鲜活的亮眼文章。

印度教徒报集团总编辑苏雷什·楠巴斯认为,尽管人工智能具有变革潜力,但它依赖于模式的学习,从而限制了创造力,生成的内容受其所接受的数据的约束,导致重复和一些无创意输出。此外,AI无法复制人类创作者在工作中带来的情感深度和主观体验,也无法取代人类的创造力。

 2024年10月14日,第六届世界媒体峰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开幕,这是参会代表在开幕式现场。

挑战:虚假信息与“深度伪造”


人工智能为媒体创造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和挑战。其中一个越来越大的挑战是人工智能制造的虚假信息。以“深度伪造”为代表的前沿技术突破文字限制,可以通过对图像、声音、视频的篡改或伪造,产生高度逼真且难以甄别的多媒体信息,这对于以真实为生命的新闻业是很大的风险,必须认真对待。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传播部主管巴昱华对AI制造虚假信息的传播表示了担忧:通过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传播,一则假消息可以在几秒钟内影响数百万人,引发暴力、恐惧和痛苦——往往带来不可逆转的后果。他认为,“打赢反虚假信息的斗争需要媒体组织、科技公司、各国政府和人道主义机构的合作和共同努力,确保作恶者无法操纵平台来传播有害的谎言。而媒体在这场斗争中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媒体代表们认为,媒体和科技公司应共同建立严格的行业规范和道德准则,始终坚守新闻伦理和专业标准。这需要跨领域的合作,包括政策制定者、技术开发者和媒体从业者等多方的参与。只有通过协同努力,才能让AI成为推动新闻传播正向变革的有力工具,而不是破坏媒体公信力的危险因素。

此外,媒体代表们也担忧算法加深误解和偏见,形成信息茧房;不同的媒体使用相似的AI工具和数据来源,导致内容的同质化;记者编辑过多地依赖AIGC工具可能会导致素质下降等问题。

应对:坚守新闻伦理与责任


面对AI在应用中可能带来的虚假信息风险和挑战,媒体具体该如何应对?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新华社、路透社、法新社等机构已制定AI行为规范和指南,引导记者负责任、有道德地使用这项技术,从源头上减少不实信息生成。

法新社高管萨拉·斯图尔特认为,虽然目前社交媒体上充斥的大多数虚假信息仍然可以被认为是“廉价的假”而不是“深度的假”,但随着AI技术的日益成熟,除了可以创造出更具说服力、越来越真假难辨的虚假信息外,还将被用来增加假新闻的数量和加速假新闻的传播,有可能会吞噬和淹没真实的新闻。面对这些挑战,生产真实、经过验证的报道的记者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斯图尔特建议,未来媒体要倍加关注新闻的基石——去现场,采访实时的、现场的报道。

陈炎权表示,去年美联社发布了记者使用人工智能的标准,包括如何使用、何时使用,还有如何报道人工智能,因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未来每种类型新闻的一部分。他强调,新闻机构和人工智能公司需公开对话协作,否则可能破坏新闻机构的商业模式,甚至动摇可靠、真实信息传播的本质。新闻机构要推动建立法律框架保护知识产权,倡导设立保护措施,并要确保在与人工智能公司探讨的桌前有一席之地。无所作为,只是等待观望这项技术的发展,不是一种选择。

俄罗斯报社长帕维尔·涅戈伊察认为,人工智能既能制造问题,又能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工具。在AI帮助下制造的每一个威胁,技术本身都能提供有效的“解药”。比如,AI能发现“深度伪造”,阻止欺诈者的行动等。

颜灵思表示,大语言模型有产生幻觉的潜在风险,因此路透社不断改进和重新训练AI模型和提示,以确保输出符合标准。同时,为了对受众和用户保持透明,对于任何AI生成的输出,都会被清晰标记。她强调:“当我们采用人工智能时,首要任务始终是确保在准确和公正的新闻方面的声誉不受损害。”

新加坡联合早报执行总编辑韩咏梅表示,联合早报对AI的应用有三个指导原则:一是所有的稿子都必须有人为的干预,必须有人的参与;二是新闻照片不可以使用AI技术;三是如果有用到AI生成演示图或者其他内容,一定要标注清晰。

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总编辑郭清江认为,在AI时代,流量固然重要,但绝不能饥不择食。媒体若能踏实做好优质内容,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它作为社会一盏明灯的光辉将永不熄灭,并且永远保有其存在的价值。

使命:合作、创新与坚守


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一个“黑盒”,我们无法真正预测其未来,因为科技并不会带来确定的结果。同样的科技,可能会创造出非常不一样的社会。正如剑有双刃,科技既要发展,又要向善,这条路该怎么走?

各国媒体代表在交流互动中达成共识:人工智能是不可阻挡的技术潮流,与其抗拒,不如积极拥抱并引导其发展。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的合作交流被视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路径。正如本次峰会发布的“乌鲁木齐共识”中提到的,人工智能治理攸关全人类命运,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迫切需要深入探讨,凝聚共识,共抓机遇,共克挑战。全球媒体应当为国际社会把握和应对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和挑战架设沟通的桥梁。

第六届世界媒体峰会关于“人工智能与媒体变革”的探讨为全球媒体绘制了一幅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蓝图。在人工智能这一强大技术引擎的推动下,媒体行业正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而本次峰会所倡导的合作、创新、坚守新闻伦理和专业标准等理念,将成为指引媒体走向充满希望未来的灯塔。
 (原标题:《创新与坚守——第六届世界媒体峰会“人工智能与媒体变革”主题观察》)

延伸阅读

1.【论坛】人工智能时代新闻媒体的责任与使命

2.【文化传承】一场关于“人工智能与媒体变革”的讨论||庞晓华

来源:《中国记者》2024年第11期

作者:庞晓华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方志四川
直笔著史记盛世 问道彰善启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