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睡早起:寒露时节应顺应自然界阳气收敛的趋势,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中老年人尤其要注意调整作息,晚上10点左右入睡,中午可适当午休,以缓解秋乏。
室内加湿:秋季干燥,室内应保持一定的湿度,建议使用加湿器将室内湿度控制在40%-60%之间,有助于保持鼻咽、气道的湿润,增强抗病能力。
开窗通风:深秋寒气袭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如条件许可,可在居室及其周围摆放绿叶花卉,既能让环境充满生机又能净化空气促进身体健康。
适时添衣:寒露后气温下降明显,应及时增添衣物以防寒保暖。尤其要注意头颈、腰背、脚部等部位的保暖,避免“冻”出病来。
足部保暖:常言道“寒露脚不露”,脚部受凉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纤毛运动减弱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应做好足部保暖工作并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以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并促进血液循环。
预防疾病:寒露时节是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同时,老年人要特别注意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户外运动:秋天气候适宜,空气质佳,是户外运动的好时节。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方式,有助于增强体质和提高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但要注意运动适量,避免过度劳累和出汗过多。
按摩穴位:秋季燥邪与风邪易侵犯人体诱发感冒等疾病,按摩风池、合谷、曲池穴可以预防感冒;秋燥与寒冷刺激可导致慢性鼻炎的发作,常按迎香穴可宣通鼻窍、预防鼻炎发作;常按足三里穴可提高免疫力、健脾胃、扶正固本;燥邪易伤阴津,常按太溪穴、三阴交、涌泉穴等穴位可起到滋阴润燥的作用。
·· 精神调养 ··
保持心情愉悦:秋季万物凋零容易引起人的伤感情绪,因此应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冥想等方式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增加光照:秋季日照减少容易导致情绪低落,应适当增加室内光照和户外晒太阳的时间以改善心情。身体条件允许的人群可以登高望远强健体质陶冶情操。
▼
-END-
为长者开启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