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睡晚起:冬季昼短夜长,应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睡眠。《黄帝内经》中提到“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晨等太阳升起后再起床,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增强身体免疫力。
注意保暖:寒邪易入侵人体,要做好保暖工作。出门时戴帽子、围巾,捂住背、腹和足底等部位,防止受寒。每晚用生姜煮水泡泡脚,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
多吃“四冬”食物:冬笋低脂肪、低糖、多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冬菇热量低、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高,可增强免疫力;冬瓜利尿消肿、清热解毒,能防止体内脂肪堆积;冬枣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可提高人体免疫力、保护肝脏和心血管。
增加黑色食物摄入:黑色食物入肾,如黑芝麻、黑豆、黑木耳、黑桑葚等,有助于补养肾脏,维持人体阴阳和脏腑的平衡。
适当进补:可选择羊肉汤等进行冬季滋补,但要注意根据个人体质适度进补,避免过食辛辣、油腻食物,以防生内热、伤阴。有阴虚表现者,可选择花胶、乌鸡等食材煲汤,并加入石斛、百合、党参等。
选择舒缓运动:冬季运动不可过于激烈,建议在午后太阳充足时,进行散步、慢跑、打太极、踢毽子等舒缓运动,微微出汗即可,避免阳气外泄导致心气虚弱。
适度室内运动:若天气不佳,可选择在室内做些运动,如瑜伽、仰卧起坐、俯卧撑、举哑铃、跳绳、八段锦等,也能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 情志养生 ··
多晒太阳:小雪时节光照少,人的情绪易低落,应多晒太阳,壮人阳气、温通经脉,可在阳台或空旷地带进行日照,但注意避免过度暴晒,保护头和眼睛。
调节情绪:注意不压抑自己的情绪,学会自我调节,多听音乐,增添生活乐趣,适当增加户外活动,预防抑郁症等情绪类疾病。
按摩保健穴位:可常按支沟穴,通利三焦、调理脾胃;按内庭穴,清胃热、化积滞;按涌泉穴,补肾强体、调理血压和失眠;按太溪穴,激发肾气,防治腰膝酸软等症状。
练习养生功法:如小雪抱肘侧弓式,以属心上肢运动为主,能帮助心肾相交,改善气血循环,提高抗寒能力,预防感冒。
▼
-END-
为长者开启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