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经常带香港旅行团去广东一些老城区,例如江门或开平,在一些老街道,经常发现有老人家在卖一些“古玩意儿”,居然还有30-40年代的港币。
看到香港的历史往事,总能引起香港团友们的好奇心,有人猜测,这是当时华侨回去的时候带给亲戚的所用;有人猜测,是后来人带过去的。
其实,早在民国时期,港币一度成为广东省的货币。。。这个时候,作为导游的我,赶紧清清喉咙讲讲历史,往往都能拿到不少小费。
香港旅行团还是实行“小费制度”,跟香港团有两个费用,一个是团费,是指旅行团的费用;还有一个小费,包括了导游,司机跟领队的收入。
小费不是在旅行社报名的时候给,而是等旅行团结束了,去机场或回程的时候,领队在车上收,服务不能怠慢,领队更要显示出服务的本事。
这服务之一,就是要讲解历史给他们听,团友们一看,哟,这领队不得了,不少人会在固定的小费上,多点打赏,因此收入也绝对可观。
话说以前的港币叫“咸龙“,这是民国时期广东人对港币的别称;港币是在英国人占领香港后,因市场出现不同国家的货币而改革出来的“新品种”。
当时还是使用银本位制度,在1911年,港币发行额约为3158万元,其中在本地流通的港币只有1020万元左右,流入广东的约为1474万元。
因此港币也就是在这个阶段成为广东流动的主要货币,而当年广东省官府与大清朝廷发钞总额仅约1200万元,也就说港币比当地发钞还多。
到1920年代,港币几乎垄断了整个广东金融市场,1931年港币发钞额达约15361万元,其中约7169万流入广东,成为广东第一通用货币。
而那个时候,港币放弃银本位改为以16港币兑换1英镑的挂钩制度,同时实行向港府购买证明书,奠定了港币发行制度的基础,增加货币稳定性。
在香港还未被日军侵略之前,当时民国法币货币跟香港货币兑换率为1:1;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法币贬值,1元港币可以兑换3-4万元民国法币。
1948年“金圆券”取代法币,不过逃不过贬值的速度,不少有钱人就想办法兑换成港币保值,广东一些地干脆以“港币”来做出薪水之用。
根据资料,当年在广东台山读中学,要用港币"咸龙"来交学费,当时有人形容:“金圆卷真係贱过烂泥,而咸龙就矜贵到飞上天。”
不过,当时国民党三令五申表示不准港币在内地流通,然而面对金圆卷的信用破产,广东省民间就把港币称为“咸龙”用来掩人耳目。
咸代表“外洋”的意思,广东人飘洋过海求学工作,普通话叫“镀金”,广东话称为“浸咸水”;龙代表升值,那个时期港币就是外币,所以称“咸龙“。
而港币继续保持稳定,在70年代,因为英国经济实力不稳定,港英政府则放弃英镑,改为跟美元挂钩至今,因此你看到港币的货币前面符号是“$”。
七八十年代,大量内地人到香港打拼,靠薪水养活了老家一代人比比皆是,也因此港币再次悄然回到熟悉的地方,成为不少广东人的回忆。
至今,走在广东一些老城街头,你会看到一些人拿着旧港币在摆卖,有人不禁怀疑,为什么广东省还有这么多旧港币,就是这么由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