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洗洁精,不仅有毒还致癌?医生:3种洗洁精最好别用

健康   2025-01-30 12:14   山东  

点击上方护言医语关注我


洗碗是家家户户的日常,但你可能想不到,看似简单的洗碗动作背后,竟藏着健康隐患! 


近日,央视一档节目曝光了部分洗洁精的潜在风险,引发广泛热议。有传言称“洗洁精残留会致癌”“长期使用伤肝伤肾”,甚至被贴上“有毒”标签。  



洗洁精真的会致癌吗?哪些洗洁精存在安全隐患?*


我们结合权威研究和医生建议,一文说清真相!



0
1
洗洁精“有毒致癌”?央视揭露背后真相


关于洗洁精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两类成分上:  

1. 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负责去油污,但若过量残留可能刺激皮肤和黏膜;  

2. 甲醛、荧光增白剂:部分劣质产品为增强清洁效果违规添加,长期接触可能损害健康。


央视调查指出:  

目前我国正规洗洁精生产需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洗涤剂》(GB 14930.1-2022),对成分和残留量有严格规定。


合规产品正常使用不会致癌,但以下3类洗洁精却被医生和专家“拉黑”!



0
2
医生警告:这3种洗洁精,千万别用!


1. 散装“三无”洗洁精*


街头或小作坊售卖的散装洗洁精,无成分标识、无生产许可,可能含有超标的甲醛、重金属或工业用表面活性剂。  


案例:2021年某地市场监管局抽检发现,部分散装洗洁精甲醛含量超标6倍,长期使用或导致慢性中毒。


2. APEOs(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超标产品

APEOs是一种廉价表面活性剂,但具有环境激素特性,可能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欧盟早已禁用,我国虽未全面禁止,但部分低价产品仍违规添加。  


识别方法:查看成分表,若含“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立即停用!


3. 香味浓烈、洗后“假滑”的洗洁精


过度依赖香精掩盖化学气味,或添加大量增稠剂制造“假滑”手感,这类产品易残留化学物质。  


实验对比:某机构测试发现,香味浓烈的洗洁精冲洗5次后仍有微量香精残留,而淡香型产品冲洗3次即可达标。




0
3
洗洁精残留=吃毒?科学用法是关键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明确表示,合规洗洁精无致癌证据,但错误使用可能带来风险:  

危害1:残留表面活性剂破坏肠道菌群,引发腹泻;  

危害2:劣质产品中的甲醛损伤呼吸道和免疫系统。


正确用法:  

1. 稀释使用:按说明书比例兑水,减少直接接触;  

2. 冲洗彻底:流水冲洗至少15秒,避免泡沫残留;  

3. 干燥存放:洗净的碗筷倒扣沥干,防止细菌二次滋生。



0
4
健康洗碗全攻略:避开4大坏习惯


除了慎选洗洁精,日常洗碗方式也需警惕:  

1. 一块抹布用半年:中国疾控中心检测发现,超期使用的洗碗布细菌数高达60亿/cm²,比马桶圈还脏!  

2. 碗筷浸泡超4小时:水中残留的油脂和食物残渣,10小时细菌暴增70倍!  

3. 木筷发霉继续用:潮湿环境易滋生黄曲霉素(1类致癌物),发现霉点立即丢弃!  

4. 碗碟叠放不控水:积水的碗底成为细菌培养皿,擦干再收纳更安全。



0
5
替代方案:这些天然清洁剂更安心


若担心化学残留,可尝试以下方法:  

热水去油:60℃以上热水可溶解大部分油脂;  

小苏打+白醋:弱碱性小苏打搭配酸性白醋,分解油污效果显著;  

茶籽粉:天然皂素成分,环保且易冲洗。



细节决定健康,科学清洁才安心


洗碗事小,健康事大!面对传言,我们不必恐慌,但需学会甄别信息、理性选择。


记住:认准正规品牌、查看成分表、彻底冲洗,就能最大限度规避风险。


从今天起,丢掉问题洗洁精,改掉错误洗碗习惯,别让“病从口入”成为家庭健康的隐形杀手!  


转发提醒家人朋友,守护厨房安全!


互动话题

你家用的是哪种洗洁精?洗碗习惯达标了吗?


评论区分享你的健康清洁妙招!





(本文资料来源:央视《每周质量报告》、GB 14930.1-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洗涤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检测数据)  


END 


山东一医生不让患者出院,引发冲突!

●被投诉的三甲主任:坚决不道歉!

●医生能打12345投诉患者吗?

被监控的是“医生”还是“犯人”?

警惕!泰缅边境诈骗对医护人员下手了

●越来越多公立医院的医生选择离开

离谱!这家医院竟用体检卡抵工资!

取消医务人员编制风声再起

为了过年不值班,有医生2000元卖班

给熟人做手术反被索赔20万,医生冤不冤?


继续教育、公共课,关注护言医语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护言医语
有缘相聚,医路相伴。医路上有你,苦一点也愿意;医路上有你,痛一点也愿意。从医的道路上让我们一路向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