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护言医语关注我
2月2日
中国台湾女演员、歌手、
主持人徐熙媛(大S)
因病不幸离世,年仅48岁
据凤凰网娱乐最新消息
大S离世后
有知情人士说法称
大S真实死因是“败血症”
记者采访了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居旻杰
居旻杰表示病毒性肺炎造成大S死亡其实也是有这种可能的。但是大多数情况,临床碰到更多的可能由于病毒的感染导致免疫功能的下降,所引起的继发感染,细菌、或者是真菌的感染以后引起的败血症,专业名称为脓毒血症或者是感染性休克。因为她本身的基础情况就比较差。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如果再合并了其他的一些细菌或者那个真菌的感染,特别是肺部,那么病因的控制就比较困难。
大 S 在日本的就医过程,充满了坎坷与无奈。1 月 29 日,她抵达日本箱根后,就出现了咳嗽和哮喘的症状,疑似感染流感。然而,她并没有立刻得到有效的治疗。1 月 30 日至 31 日,她的病情迅速恶化,出现了高烧和呼吸困难的症状。1 月 31 日深夜,她被送往当地一家小医院,诊断为甲流,医生却仅仅开具了退烧药,就让她返回住处。
2 月 1 日,大 S 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在东京住处突然昏迷,家人紧急呼叫救护车。被送往医院后,尽管医生们全力抢救,但最终还是无力回天,于清晨 7 点宣告不治。
在这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大 S 多次就医,却始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治疗。她就像一个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人,一次次地被希望拒之门外,最终被病魔吞噬。
大 S 的遭遇,并非个例,而是日本医疗体系中 “过度不医疗” 问题的一个缩影。日本实行分级诊疗制度,这种制度的初衷是合理分配医疗资源,让患者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在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就诊。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
在分级诊疗制度下,患者生病后需要先在小诊所就诊,如果小诊所无法治疗,才会由医生出具介绍信,转诊到大医院。这种层层转诊的方式,虽然看似合理,但在实际情况中,却往往会耽误患者的病情。大 S 在病情恶化后,多次前往小医院就诊,却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也没有被及时转诊到大医院。等到家人意识到情况不对,把她送到东京的大医院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
我家里人有基础病,但我又不是医生,如果只是感染了普通的流感,我怎么知道到什么程度要送医?
教你一招超简单的“危险信号自测3步法”(建议收藏⭐️):
✅ 中1条:马上去医院!
✅ 中2条以上:打120!这是感染性休克前兆!
本文综合闪闪的白衣、我想逗乐这个闷闷的世界
END
继续教育、公共课,关注护言医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