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风采】携手共筑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新辉煌,北京建院与中国圆明园学会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学术   2024-11-08 21:02   北京  


2024年10月25日,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圆明园学会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共同用好圆明园大IP方面开展合作,首推中国圆明园数字博物馆项目,把中国圆明园数字博物馆建设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平台。


北京建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全胜,总建筑师李亦农,数字科技研究院院长林卫,建筑与文化遗产院副院长孙耀磊,数字科技研究院智慧建筑咨询中心主任陶帅;中国圆明园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周早林,学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教授窦尔翔等,参加座谈交流和签约仪式。


座谈交流





北京建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全胜对中国圆明园学会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北京建院悠久的发展历程和新时期的卓越贡献,提到了北京建院重视文化遗产项目的的保护和传承,参与并推动了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近些年来企业在建筑创作的基础上积极转型数字科创,将建筑创作的优势与数字科技相结合,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企业竞争力。北京建院非常重视与中国圆明园学会的合作,期望在后期合作中共同谋划好圆明园大IP,守护好文明瑰宝,共筑圆明园的新辉煌。







中国圆明园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周早林介绍了中国圆明园学会的成立背景、发展历程和对双方合作的愿景。圆明园曾经是世界公认的万园之园,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顶峰;北京建院是在参与新中国建设特别是参与首都建设中发展起来的共和国建筑设计院长子,双方的此次合作是强强联合,必将碰撞出耀眼的火花。为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目前合作首推中国圆明园数字博物馆项目。希望双方共同用好圆明园大IP,在北京建院的支持下,把中国圆明园数字博物馆建设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平台,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宣传平台,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的爱国主义教育平台。






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窦尔翔教授以《圆明园的数智化繁荣》为题,从哲学和理论创新高度讲解了通过圆明园大IP和数智化技术,实现人类艺术品繁荣的中国龙链模式。他提出设计是新质生产力,也是第一生产力,落实到艺术中可形成一种模式和解决方案。并寄语双方的合作:破卷链接、价值涌现,“域”见未来、升维超越。


北京建院数字科技研究院院长林卫介绍了北京建院在数字科技的成果,希望数字科技先行与圆明园大IP迸发出“建筑+科技+文化+金融”的火花,助力圆明园乃至文博行业科技创新。总建筑师李亦农介绍了建筑与文化遗产研究院的最新成果,以及北京建院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的相关工作情况。数字科技研究院智慧建筑咨询中心主任陶帅详细介绍了有关数智圆明园的合作思路。


北京建院数字科技研究院智慧建筑咨询中心主任陶帅、中国圆明园学术部主任郭晓光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整合优势,基于圆明园大IP开展全方位合作,合力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双方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活动当日,中国圆明园学会领导一行参观了北京建院院史馆,实地了解75年来北京建院的发展历程和优秀设计成果,特别是在传播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方面的突出贡献。


参观北京建院院史馆


关于圆明园学会

成立于1984年,2004年经民政部重新注册登记,主管部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它是中国研究、保护圆明园、发展圆明园文化的社会团体,是由建筑、园林、历史、文物、考古、文学、艺术及相关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自愿结成的学术性、全国性、非盈利性社会组织,是推动全民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社会力量。现任会长由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担任。中国圆明园学会的宗旨是深入研究圆明园所独具的历史价值、文化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协助规划设计、保护整修与利用圆明园遗址,努力把圆明园建设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统园林研究与展览及遗址古迹游览、清代历史研究与展览及国际历史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将圆明园建成具有特殊意义的人类文明的纪念地。


撰文:王煜鑫

编辑:刘笑楠

校对:赵楠、袁飞




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公众号只作为公益性宣传,如原版权所有者不同意转载的,请及时联系本公众号,以便于立即删除该作品


本文转载自:携手共筑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新辉煌,北京建院与中国圆明园学会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本文作者:北京建院

原文链接:北京建院微信公众号


北京城市建设研究发展促进会
聚焦城市建设热点问题,打造城市建设高端智库,为促进会会员单位提供最新行业资讯和协会动态,服务北京城市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