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SUBSCRIBE to us
11月11日,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勇主任医师收到来自心内科高宇勤主任紧急会诊电话,王主任、霍倩雯主管护师立即携带气管插管抢救箱赶往心血管病院二科CCU,为一位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并且烦躁的患者紧急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保证患者氧合。考虑患者情况危急,转重症医学科继续治疗。
转入后,重症医学科王主任一边组织科室医护人员稳定患者生命体征,一边进一步了解病情。患者既往有多年的冠心病,糖尿病病史,11月2日因为再次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治疗,入院后已行PCI手术,术中患者右冠,左前降支,回旋支堵塞严重,均大于90%。结合检查考虑是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梗,不久又出现血压、血氧明显下降,烦躁谵妄,考虑出现了重度心源性休克。
王勇主任带领重症医学科团队从重症医学角度进一步评估了患者的病情,认为患者此次发病很可能是因多年糖尿病且近期受凉感染所致,在急性心功能失代偿基础上并发了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衰。随后,通过中心静脉置管、床旁重症超声等血流动力学评估手段,确诊该患者为“湿、冷”型急性心衰。针对这名高龄患者的个体情况,王主任为其制定了精细化的治疗方案:采取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保证氧合,适当镇痛镇静降低心肌耗氧,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保证各脏器灌注压,同时适当利尿并行床旁百希瑞(oXiris)抗炎症反应滤器行CRRT控制炎症反应,减轻心脏负担及肺水肿,并通过复温装置改善肢体微循环。通过连续动态评估心功能、容量状态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做好滴定式精细化液体管理,稳定内环境以防止恶性心律失常,监测肝、肾功能避免多器官衰竭等。
因患者高龄、基础状态差同时存在呼吸、循环等多个系统的问题,给抢救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重症医学科医疗团队在王勇主任的带领下克服了重重困难,通过规范化的血流动力学监测与评估,运用前沿的重症医学理念,采取个体化方案,针对患者多个器官、多个系统的问题进行综合治疗。在入重症医学科抢救6天后,11月17日患者成功试脱机后,拔出气管插管,改为了高流量吸氧,血管活性药物逐步减量,血压,心率都趋于平稳。目前,患者已基本脱离生命危险,可以床上活动,自主进食。
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是一种需要紧急评估和治疗的威胁生命的临床情况,需按诊断流程尽早确诊,并根据临床评估结果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经过多年的临床探索和经验总结,目前,西安市第九医院重症医学科已经建立急性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和评估体系,根据临床表现中有无充血(有为“湿”、无为“干”)和组织低灌注(有为“冷”、无为“暖”),将患者分为4个类型制定个体化方案,并形成了以血流动力学评估为导向的治疗体系。
心源性休克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是指心脏收缩或者舒张功能障碍导致心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引起低血压或组织低灌注。急性心肌梗死、重症心肌炎是心源性休克最常见的原因,心源性休克极易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临床治疗困难,病死率高。故此,为提高此类患者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重症医学科已形成心源性休克的诊断治疗规范。未来,重症医学科将继续紧跟国内、国际最新重症诊疗理念,进一步提升急危重症诊治水平,为医院的高质量建设添砖加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