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牙日于1989年设立,每年的9月20日为(中国)全国爱牙日。建立“全国爱牙日”是中国开展群众性口腔健康教育活动的一个创举,是推动中国牙病预防保健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全国爱牙日”,广泛开展群众性口腔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全国人民口腔健康水平。
今年爱牙日主题: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全生命周期守护,让健康从‘齿’开始”)
历年爱牙日主题有:爱护牙齿从小做起;少吃含糖食品,有益口腔健康;呵护孩子,防止龋齿;刷牙漱口用牙线,洁牙护龈促健康;护牙健齿少年强,健康中国民族兴等。
《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
口腔健康是全身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儿童青少年龋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70.9%,比十年前上升了5.8个百分点;1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为34.5%,比十年前上升了7.8个百分点。《“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明确提出“12岁儿童患龋率控制在25%以内”的目标。
活动背景
每年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2024年9月1日是第18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年)》《“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等有关要求,深入推进以“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为主题,以体重管理为突破口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进一步传播和普及健康生活方式知识,倡导和推进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营造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社会氛围,国家卫健委于2024年9月1日-30日在全国组织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活动。
活动主题
食要三减,减掉不良生活方式;
体要三健,健出美好生活向往。
活动内容
第一周,集中开展体重管理知识与技能科普宣传活动。
第二周,集中开展“915减盐周”宣传活动。
第三周,围绕第36个“全国爱牙日”集中开展健康口腔主题宣传活动。
第四周,集中开展健康骨骼主题宣传活动。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口腔健康做出如下定义:
1. 牙齿清洁
2. 无龋洞
3. 无疼痛感
4. 牙龈颜色正常
5. 无出血现象。
健康自查小建议:
1. 牙齿表面没有能够肉眼看到的,比如食物残渣、软垢、色素,没有刷不干净牙齿造成的牙结石沉积;也没有因为牙齿龋坏造成的黑色、褐色洞;同时也没有疼痛感。
2. 健康牙龈的颜色呈淡粉色,比较紧密地包绕在牙齿和牙槽骨的周围,保护我们的牙齿和牙槽骨,整个口腔无牙龈和黏膜的出血、疼痛、不适的症状。
大多数口腔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并且可以在早期阶段进行治疗。通过了解危险因素并采取预防措施,可以保持口腔健康。
一、高“糖”饮食
糖是导致龋病的首要原因,而龋病是全球最常见的口腔疾病,摄入糖的总量和次数都是导致龋病的重要因素。《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天的糖摄入量不应超过50g;儿童不应超过20-25g。从零食、加工食品和软饮料中摄入过量的糖是导致口腔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软饮料包括任何含添加糖的饮料,如苏打水、果汁、含糖的冲泡饮料以及运动和能量饮料。
二、不良的口腔卫生
口腔卫生不良易导致细菌滋生,形成牙菌斑及牙结石。牙菌斑中的细菌会分解食物中的糖分,产生酸性物质,侵蚀牙釉质,导致龋齿的发生。同时,食物残渣长时间堆积在牙肉上,为细菌滋生提供温床。细菌滋生会刺激牙龈,引发牙龈炎,出现牙龈红肿、疼痛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炎症可能进一步扩散到牙周组织,导致牙周炎,口腔内的细菌还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全身,增加心脏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风险。
三、吸烟/饮酒/牙外伤
此外,吸烟/饮酒/牙外伤也是引起口腔疾病的首要因素。吸烟会增加患牙周病和口腔癌的风险,还会导致牙齿着色、口臭、牙齿过早脱落以及味觉和嗅觉丧失;酒精的刺激性会影响口腔菌群的平衡,使致病菌得以繁殖,从而引发牙周病、口腔溃疡等疾病,还会使牙齿表面的牙釉质受损,增加牙齿敏感和蛀牙的风险;牙外伤会直接导致牙体或牙龈断裂或脱落,增加牙周疾病风险。
吸烟/饮酒/牙外伤会引起口腔疾病
● 扫码关注我们 ●
西堤头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公众号
微信号 : xdtlf001
咨询电话:86849639
电子邮箱:bcqxdtz@t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