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今年9月第四周,将集中开展健康骨骼主题宣传活动。传播“强肌健骨 运动为主”健康理念,提高公众“骨健康”意识,普及骨质疏松科学防治知识,倡导公众增加体育活动和力量训练,维护关节、骨骼和肌肉的正常功能。
例如测定步行速度,如果步速等于或低于0.8米/秒,应当在医疗机构进行肌肉量和骨密度的检查。
还可以测量小腿腿围,小腿最粗处腿围如果男性小于34厘米,女性小于33厘米,就需要引起警惕,应进一步进行肌肉量和骨密度的检查。
若感到肌肉无力、爬楼困难、提东西没有劲头等,也应当意识到肌肉和骨骼的流失。
提倡40岁以后开始骨密度筛查,及时了解骨骼健康状况。
骨骼和肌肉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运动在骨骼和肌肉重塑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长期适宜的运动可以刺激成骨细胞发生和肌肉蛋白质合成,从而改善骨微结构、肌肉质量以及躯体功能。
运动可以选择增强骨骼强度的负重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瑜伽、跳舞和打乒乓球等活动;也可以选择增强肌肉功能的运动,如重量训练和抗阻运动。
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前要充分热身,运动时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防止摔跤。
骨质疏松与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密切相关,因此要尽早开始补充钙和维生素D。
我国推荐成人每日元素钙摄入量为800mg/d,50岁及以上人群推荐摄入量为1000~1200mg/d。
对于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的人群,推荐每天摄入1200mg的钙,可以选择牛奶、大豆、虾皮、海带、花生、黑芝麻等天然富含钙的食物。要注意每天钙的摄入量不要超过2000mg。
对肌少症患者补充维生素D的推荐剂量为600~800 IU/d。另外也可以适当增加日光浴,促进钙的吸收。
来源:综合网络
● 扫码关注我们 ●
西堤头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公众号
微信号 : xdtlf001
咨询电话:86849639
电子邮箱:bcqxdtz@t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