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发出警报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4日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PHEIC是世卫组织的最高级别警报,此前曾用于埃博拉、新冠等重大疫情。
这是世卫组织两年多来第二次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此前一次从2022年7月持续到2023年5月,那次疫情影响了116个国家的近10万人,主要感染人群是男同性恋和双性恋男性。新一波疫情更加致命。自今年年初以来,仅刚果民主共和国就已报告了15600例猴痘病例和537例死亡病例,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数字。而且受影响最大的人群是妇女和15岁以下的儿童。儿童占病例人数的70%以上,占死亡人数的85%,儿童的致死率是成人的四倍。目前,这一波疫情已从刚果蔓延至13个非洲国家,包括此前没有报告过猴痘的国家。
猴痘病毒新毒株“分支Ib”去年在刚果(金)出现并迅速传播,已蔓延至布隆迪、肯尼亚、卢旺达和乌干达等从未报告过猴痘病例的周边国家,这是宣布猴痘疫情再次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
海关总署发布
“关于防止猴痘疫情传入我国的公告”
海关总署8月15日发布公告:
为防止猴痘疫情传入我国,保护人民的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规定,现发布公告如下:
一、来自猴痘疫情发生国家(地区)的人员,如接触过猴痘病例或出现发热、头痛、背痛、肌痛、淋巴结肿大、皮疹和黏膜疹等症状,入境时应主动向海关申报,海关人员将按规定程序采取医学措施并开展采样检测。
二、来自猴痘疫情发生国家(地区)且被污染或有被污染可能的交通运输工具、集装箱、货物、物品,应按规定程序实施卫生处理。
本公告内容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有效期6个月。期间对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新增的发生猴痘疫情的国家和地区按本公告执行。
认识猴痘
(一)什么是猴痘?
(二)猴痘病毒如何传播?
1、传染源。猴痘病毒的宿主尚不明确,目前认为非洲啮齿类动物(非洲松鼠、树松鼠、冈比亚袋鼠、睡鼠等)可能为其自然宿主。传染源包括猴痘病例及感染的啮齿类动物、猴和猿等灵长类动物。
2、传播途径。猴痘病毒主要经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病例的病变皮肤或黏膜传播,亦可通过接触 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长时间近距离吸入病例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及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感染传播。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接种过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
2022年 5 月以来全球多国爆发的疫情主要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经性接触传播,大部分病例为青壮年男性,通过大型聚会以及后续在社区的男男性行为扩散,并传播至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猴痘有哪些症状?
感染猴痘病毒后,潜伏期为5-21天,多为6-13天。病例出现症状后至皮疹结痂自然脱落并形成新皮肤前具有传染性。
发病早期可出现发热、头痛、背痛、肌痛和淋巴结肿大等。皮疹和黏膜疹通常在热退后出现,有些病例可出现在全身症状之前。皮疹发生常经过斑疹、丘疹、水疱、脓疱、结痂 至痂皮脱落几个阶段,不同形态皮疹可同时存在,可伴有明显痒感和疼痛。可累及口腔咽喉黏膜、肛门、生殖器、结膜和角膜等。痂皮脱落后可遗留红斑或色素沉着甚至瘢痕,瘢痕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年。
猴痘病程约2-4周,免疫力低下患者的 病程可能较长。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多数病例症状会自行消失,也有重症和死亡发生,主要为儿童、孕妇和免疫力低下人群。
(四)如何预防猴痘?
1、没有专门针对猴痘的疫苗,接种过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也没有针对猴痘的特效药物,主要针对病例的皮疹、发热和并发症进行对症治疗。通过广泛宣传普及防治知识,提高防护意识,及时有效采取预防措施,能极大程度减少感染风险。
2、出境旅游人员,要关注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猴痘疫情信息,不接触啮齿类、灵长类等动物,避免与健康状况不明的人员发生性行为。
3、如果发生了高危行为,应做好自我健康监测21天,且不要再与他人密切接触,出现皮疹、疱疹、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行为史。 发现性伴有皮疹(尤其是生殖器、肛周等部位),要避免与其发生密切接触。
4、如家人、朋友确诊猴痘,要注意个人防护,不要与患者密切接触,同时避免接触患者使用过的衣服、床上用品、毛巾和其他生活用品,避免共用卫生间,并做到勤洗手、勤通风。
5、若诊断为猴痘疑似病例,应积极配合疾控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检测等工作。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安置在隔离病房。
供稿:传染病防制所 万宇南 陈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