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血管杂志》2024年2期全文上线

健康   2024-05-16 11:21   北京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4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本刊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入编期刊、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3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武大(RCCSE)核心期刊,欢迎来稿!

photo by liumiao


编辑导读

ABOUT CONTENT

<述评>

根据全球癌症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中高达23.7%的患者来自于中国,中国癌症死亡病例占全球癌症死亡病例的30.2%。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癌症的新发及死亡负担将会进一步加重。而随着肿瘤诊疗水平的进步,肿瘤患者的死因构成比发生了一定变化,心血管疾病逐渐成为仅次于肿瘤本身的死因,甚至在部分肿瘤类型中已经成为首要死因。肿瘤患者逐渐增加的心血管疾病负担与二者共同的危险因素有关,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均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仍然是肿瘤心脏病学领域临床及研究关注的重点及热点……

——张楠、刘彤团队带来述评肿瘤与心血管疾病:评估和管理


<肿瘤与心血管疾病专题>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其中,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乳腺癌治疗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其中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乳腺癌人群最常见的死亡因素。与肿瘤治疗相关的心血管损害常被称为心脏毒性。预测乳腺癌术后放化疗患者心脏毒性的方法主要是根据医生诊断,然而,由于现行临床专科诊治,乳腺外科医生不能及时作出诊断与预判,亟待更为简便有效的评估方法,以期早发现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心脏毒性。本研究根据2022年的初步研究结果,对预测心脏毒性临床评分表进行了优化、再验证。同时,比较评分表对心脏毒性的判断结果与医生诊断的一致性,从而评估该评分表对心脏毒性的筛查效果……

——朱梓嫣、程蕾蕾团队带来专题约稿乳腺癌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风险的临床评分体系构建及效能评估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作为一种新兴的抗肿瘤治疗手段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它在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同时,也伴随一些不良反应。其中心脏毒性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临床表现包括心律失常、心肌炎和心力衰竭等症状。免疫治疗引起心脏毒性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大部分研究关注癌症的综合分析,尚缺乏针对肺癌患者免疫相关心脏毒性的系统性总结。ICIs相关心肌炎诊断的金标准为心内膜活检,其临床表现及相关化验检查缺乏特异性,因此较难明确诊断,且缺乏统一标准。本研究将对肺癌患者ICIs相关心脏毒性的临床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总结临床特点,深入认识这类少见但严重的irAEs……

——曹文莉、韩森团队带来专题论著肺癌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脏毒性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目前,针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相关心肌炎主要以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为主。但在临床诊疗中发现,一部分患者因出现激素抵抗使临床获益率降低,这部分患者最终可能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Ghrelin是生长激素分泌受体的内源性配体,参与调节生长激素释放、免疫细胞激活和炎症。有研究显示,Ghrelin通过Nrf2/NADPH/ROS通路改善心肌梗死后纤维化。基于前期研究,我们将内源性配体纯化后得到一条由12个氨基酸组成的,在物种间高度保守的多肽,将其命名为GHRL-12,在既往研究中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将通过构建ICIs相关心肌炎小鼠模型,系统评估GHRL-12对心肌细胞的作用与机制……

——汪雪君、程蕾蕾团队带来专题约稿生长激素释放相关肽GHRL-12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小鼠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通过阻断免疫细胞上抑制性受体从而激活免疫细胞抗肿瘤活性,为多种难治性、复发性肿瘤患者带来显著的生存获益。然而,ICI的特殊不良反应即免疫相关不良事件,也成为影响肿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ICI累及多系统的病例在临床相对罕见,尚缺失相关研究。本例患者除出现ICI相关心肌炎外,同时合并ICI相关重症肌无力及肌炎。本例提示,ICI心肌炎的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免疫抑制治疗依然是ICI心肌炎的主要治疗方案。应注重对使用ICI治疗的肿瘤患者进行全程心血管评估及监测,及时发现心血管不良反应,快速采取应对措施,平衡肿瘤免疫治疗所带来的风险与获益……

——韩乐、任景怡团队带来专题病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合并重症肌无力、肌炎一例


恶性肿瘤是目前严重危害全球人类健康的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等方法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为多种难治性、复发性肿瘤患者带来了显著的生存获益。然而随着接受肿瘤免疫治疗患者人群的逐渐扩大,肿瘤免疫治疗在带来临床益处的同时,也引发一系列特殊的不良反应,其中心脏毒性,特别是肿瘤免疫治疗所诱发的心肌炎、心力衰竭,因其暴发性和致死性的临床特点,成为最为严重且最受关注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本文就肿瘤免疫治疗相关心脏毒性的流行病学情况、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治疗等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韩乐、任景怡团队带来专题综述肿瘤免疫治疗中发生心肌炎与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临床研究>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CHF患者的临床预后很差,特别是重症CHF患者,其5年死亡率超过50%。识别CHF的敏感预后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区分高危患者,以便及早实施适当的治疗措施。因此,寻找早期生物标志物,探寻其对CHF患者预后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既往研究发现,炎症反应是参与HF始末的基本而持久的机制之一。机体营养不良状态也与HF患者不良预后相关。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比值(NPHR)是临床上简便易得的炎症/营养状态相关因子,其是否与重症CHF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尚待探究。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水平的NPHR对重症CHF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的影响,评估其对重症CHF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的预测价值……

——王欣、张媛、史琳影团队带来《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比值对重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年全因死亡的影响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首选治疗方法,但尽管及时行PCI可以成功开通心外膜梗死相关血管,但仍有约50%的患者因为微血管功能障碍导致心肌组织灌注未能完全恢复,这种现象称为无复流。已有研究表明,无复流是由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塞(MVO)所致,其梗死区域常伴心肌内出血(IMH)。心脏磁共振(CMR)成像被认为是无创诊断IMH的"金标准",但由于临床常规CMR的可用性有限,导致IMH的识别受到阻碍。而预测IMH的生物标志物便于广泛应用于STEMI患者,可能为CMR的使用提供一种可行且经济有效的替代方案。研究表明,肌酸激酶(CK)峰值是前壁STEMI患者PCI术后MVO的独立预测因素,但不能准确预测直接PCI术后IMH的发生。目前,有关CK与IMH关系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旨在探索CK峰值对STEMI患者PCI术后IMH的预测价值……

——吴晴晴、翟光耀团队带来《肌酸激酶峰值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内出血的预测价值


虽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已经使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ion related artery,IRA)开通率超过95%,但仍有部分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PCI术后心肌达不到有效再灌注,即"慢血流/无复流现象"。如何恢复PCI术后正常心肌灌注,已成为目前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尝试在血栓抽吸的基础上冠状动脉内联合注药(溶栓+扩血管+抗血小板聚集)进行多靶点干预以期取得更佳的疗效……

——晋辉、郑海军团队带来《三种冠状动脉内灌注用药方案对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灌注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基础研究>


心肌梗死是心力衰竭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机械循环辅助支持如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A-ECMO)是心肌梗死后晚期心力衰竭的终极治疗手段。然而,VA-ECMO在治疗心原性休克时,通常增加左心室舒张期末压及左心室后负荷,增加心肌耗氧量,对心肌恢复产生不利影响。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通过降低左心室后负荷,可延缓心肌纤维化进展并部分逆转心肌重构。微小RNA(miRNA)在心肌梗死后心肌重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最近一项研究证实,miR-130b-5p可能是心肌梗死后心肌修复的潜在干预靶点。但是,miRNA是否介导左心室机械卸载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中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潜在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植入LVAD前后心肌转录组学变化,筛选并验证左心室机械卸载后对大鼠缺血心肌起保护作用的核心miRNA及其可能的下游效应mRNA……

——邵钧捷、张然团队带来《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左心室机械卸载心肌微小RNA差异表达分析


<综述>


约1/3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二尖瓣反流(MR)。合并MR的AS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均高于未合并者。近10年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逐渐发展为解除AS的成熟方式,但多个研究发现即使TAVR明显改善AS,若MR持续存在仍与远期死亡率增加相关。随着TAVR经验的积累及经导管二尖瓣置换/修复(TMVR/r)技术的出现,重度AS合并MR的评估和治疗越来越受到关注。了解AS合并MR的病理生理改变和此类患者在TAVR术后出现不同临床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及总结当前不同手术方案经验,对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赵小涵、张慧平团队带来《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二尖瓣反流的诊治现状


<讲座>


宽QRS波心动过速是QRS波时限≥120 ms、心率>100次/min的心动过速。因其常代表心血管急危重症,所以要求心内科医生要迅速做出鉴别诊断并给予相应治疗。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主要围绕异常传导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动过速进行。起搏点独立于窦房结和(或)心房、传导方向异常及传导速度异常是依据心电图鉴别宽QRS波心动过速的基本原理。本文从以上三个方面结合病史及查体总结了通过心电图图形特征进行鉴别诊断的具体方法……

——刘阔、崔炜团队带来《宽QRS波心动过速心电图的鉴别诊断原理

2024年2期已在官网全文上线

更多精彩内容,期待你的关注!


2024年2期 目次



近期,有人冒充本刊编辑部工作人员,通过邮件、微信和电话等形式与作者联系,以各种理由提出添加微信好友等要求。


特此郑重提示,请认准本刊的联系方式:


官网:http://zgxxgzz.yiigle.com/

微信:中国心血管杂志(zgxxgzz

电话:010-6401 2981-8109

邮箱:zgxxgzz@bjhmoh.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大佛寺东街6号院109室(100010)


如遇上述或其他有疑问的情况,请首先与编辑部取得联系,确认信息真伪,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官方网站


    | 投稿链接


中国心血管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北京医院、天津医科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心血管及其相关学科的专业学术期刊。本刊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入编期刊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3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武大(RCCSE)核心期刊。以从事心血管疾病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领域先进的基础科研成果和临床诊治经验,旨在促进心血管学界的学术交流,推动心血管领域的研究发展。


北大核心
WJCI收录
科技核心
武大核心
本刊最新收录证书

本刊栏目设置包括指南与共识、述评、专题、专家论坛、临床研究、基础研究、流行病学调查、荟萃分析、疑难病例分析、病例报告、新概念·新疾病·新技术、综述、讲座、专家答疑、环球要刊巡览等。


ISSN号:1007-5410

CN号:11-3805/R


创刊时间:1996年12月

出版日期:双月25日

出版刊期:双月刊

官网地址:https://zgxxgzz.yiigle.com/

投稿链接:https://xixg.cbpt.cnki.net/EditorB3N/index.aspx

联系电话:010-64012981转8109

电子信箱:zgxxgzz@bjhmoh.cn

办公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大佛寺东街6号109室

邮政编码:100010



中国心血管杂志
《中国心血管杂志》动态、心血管领域学术信息发布、科普知识普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