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紧张而又充实的一学期学习生活即将步入尾声。
越是临近期末,
学生、家长、老师越是需要做好心理准备,
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策略,
共同迎接这一挑战。
如何更好地调节心理状态,
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期末考试呢?
请收下这份学生、家长、教师期末心理调适指南!
即使“久经沙场”,孩子在面对期末检测时,依然会紧张焦虑,特别是学习基础不是很好的孩子,更容易陷入自责、内疚、自我怀疑的漩涡:“都要期末了,我怎么还是管不住自己?”“我都这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学不好?”“我现在开始复习,还来得及吗?”
所以在期末备考阶段,学会如何调节情绪、释放压力,就显得格外重要。
1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情绪都像一个信使,给我们带来信息。当情绪来临,不管是“小天使”还是“小怪兽”,都该给它一份关注,告诉自己“这很正常,我可以有这样的情绪”。焦虑只是一个信号,提醒我们是时候要调整自己的状态了而已。所以,它的存在是有意义的,我们不妨接纳它,感谢它的存在。
2
每天给自己一点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感到轻松快乐,增强内心的愉悦感;同时让自己适度紧张起来,精神饱满地进入复习。
3
复习阶段,如果心情紧张,或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复习中,我们可以先将课本放一放,找父母或朋友聊聊天、吐吐槽,也可以和小盆栽谈谈心,向宠物或玩偶说悄悄话……还可以用涂鸦或日记的形式记录心情,或把内心的不舒服写到纸上,丢到你的“树洞”里。如果内心憋得难受,可以找一个适宜的地方,大声喊叫,以释放自己压抑的情绪。
4
劳逸结合能够帮助孩子们恢复能量,提高复习效率。复习的间隙要适当休息,可以放目远眺欣赏风景,也可以安静端坐闭目养神,或进行适度运动来消除疲劳。
5
复习期间要保证充足睡眠,科学合理地平衡学习和休息时间,以保持白天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
6
与其长时间停留在对未知结果的恐惧想象中,不如马上行动起来,比如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把握每个学科具体内容的重难点,并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形成系统、绘制思维导图,每晚睡前像看电影一样在脑海里过一遍。
同时,还要特别关注平时作业中的错题,整理错题集,解析错误的知识点和原因。尝试利用平时积累的一些答题技巧进行情景模拟,不断增强自信心与掌控感。
每次期末考试来临,家长们也如临大敌,严阵以待。在孩子期末复习这段时间,家长们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保持合理期待
营造温馨氛围
做好后勤保障
密切关注孩子心理,及时疏导
临近期末,老师们的压力值也逼近最高点。来自学生成绩的压力、来自家长评价的压力,都让一些老师“叫苦连天”,置身于压力中的他们,常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心理灰暗、烦闷抑郁、精神不集中等。老师们如何调理情绪,自我解压?这些小建议可以用起来!
01
集中精力做最重要的事
期末事务纷繁而至,如果对所有的外部信息都不加区分地给予关注,人的精神就会像电池一样很快把电耗光。老师们每天开始工作的时候,可以花点时间整理出待办事项的优先级,根据重要程度和必须完成的时限排出处理的先后顺序,分出主次,明确哪些事情是急着办的,哪些事情是可以放一放的,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来处理重要事情。
02
调整认知,积极应对
在工作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教学教育过程中的困惑、与各方关系处理不当等等问题,在生活中我们也不免遇到这样那样的不顺。所有这些逆境,既是“拦路虎”又是“敲门砖”,学会换一个角度,运用成长型思维来积极看待工作、生活中的磨难与不顺,发现事情积极的一面,乐观看待,积极应对,相信“疑无路”就会变成“柳暗花明”。
03
保证睡眠和运动
考前老师们肩负重任,倍感压力,身心俱疲。越是这样的时刻,越需要老师们好好地照顾自己。合理作息,正常饮食,规律生活,适度运动,充足的睡眠和运动不仅是身体健康的基础,也是心理健康的保障。身心一体,照顾好身体,情绪也会随之变好,免疫力也能提升。这样,老师们才有精力和能量与学生并肩作战、坚持到底。
04
让心灵短暂“出逃”
如果老师们在工作身心俱疲时还强制自己保持高压状态,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糕。因此,实在坚持不下去时,不妨给自己的身体和大脑“放假”,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特别是令自己开心的事情上。找到生活中的小确幸,你会顿觉心绪平和了很多。在短暂“出逃”后,当心绪平和一些,要适时回归哦!
祝愿师生家长都能开心平顺地度过期末,迎接美好假期的到来!
如果你需要帮助时,以下热线资源可供参考:
区级心理援助热线
17823998724
15523329962
学校心理援助热线
18883732425
15202303681
“喻笑彦”心理辅导室
开放时间
每天上午08:00—09:30
星期三和星期五:13:00—15:00
部分文稿来源:广东教育
供稿:学生发展指导中心
供图: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综合办公室
编辑:施艾坪
审核:黄巧
终审:王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