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以冲突的讨论中,常常有人指责以色列人:“如果你们是好人,怎么会在世界上流浪?”甚至进一步推断,犹太民族在欧洲历史上不受欢迎,必然有其“原因”,是这个民族太坏了,因此被各国排斥“理所应当。
然而,这样的指责对犹太人来说,无非是无知的笑话,他们对此多半只会付之一笑,因为他们深知自己流浪的真正原因与你们所指责的完全不同。如果按照那些评论的逻辑,那些指责犹太人的人也应当经历同样的流浪,甚至更加残酷的命运。
那么,犹太人为什么在世界流浪了两千多年?很多人并不了解,而靠猜测或道听途说得出结论。要真正理解犹太人流浪的根源,必须回到圣经中,在上帝与以色列民族的契约中寻找答案。因为犹太人只在圣经中找答案。犹太人的流浪命运早在三千五百年前就被记录在了《圣经》里,犹太人深知自己历史的来龙去脉,因此不会为这些表面化的指责辩解。
圣经中的预言:背离与流浪的因果
在《旧约·申命记》中,摩西向以色列人传达了上帝的警告:“你若不听从耶和华你神的话,不谨守遵行他的一切诫命,这以下的咒诅都必临到你身上。”接下来,上帝具体描述了背离会带来的苦果:“你必在天下万国中抛来抛去”,“你必不得安逸,也不得落脚之地。”这些话语仿佛是犹太民族历史的镜像,揭示了流浪命运的预兆。
亚述和巴比伦的入侵,掳走了成千上万的以色列人,他们被迫流散至异国他乡,标志着以色列人第一次大规模的流散。上帝的惩罚,并非为了弃绝以色列,而是为了通过苦难引领他们悔改,恢复与上帝的关系。《以赛亚书》指出,虽然有流散的苦难,但上帝保留了归回与复兴的应许:“耶和华的救赎必临到你们。”这一预言在波斯王居鲁士允许犹太人回归耶路撒冷时部分应验,但上帝的完整应许仍未实现。
耶稣的预示:圣殿的毁灭与流散的延续
到了《新约》,耶稣基督预言了耶路撒冷和圣殿的毁灭,暗示了更大的民族苦难:“将来在这里,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不被拆毁。”随后,在走向十字架的路上,他对妇女们说:“不要为我哭,当为自己和自己的儿女哭。”耶稣的话,在公元70年罗马帝国摧毁圣殿时完全应验,标志着犹太人进入了更为漫长的流亡时期。耶稣对那些拒绝祂为弥赛亚的犹太人提出了严厉的警告,这也意味着流亡和痛苦将成为那些不悔改的人的命运。
流浪的背后:公义的审判与管教
犹太民族的流浪,既是上帝公义的审判,也是其爱意的表现。就如《希伯来书》所说:“因为主所爱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纳的儿子。”两千多年的流浪,实际上是上帝通过苦难鞭策其子民归向正道的方式。
因此,犹太人的流浪不仅仅是历史的偶然事件,而是神圣预言的体现。他们对上帝律法的违背导致了上帝的惩罚,但上帝始终没有抛弃他们。相反,祂通过流浪引导他们重新回到祂的怀抱中。
犹太人的信仰支柱
尽管历经磨难,犹太人始终没有放弃信仰,也没有对上帝表达怨恨。这种坚定的信仰成为了他们在困境中的精神支柱,支撑他们渡过重重困境,最终在二战后实现了回归。这不仅是民族的胜利,更是信仰的胜利。
必要说明:
关于犹太人流浪的圣经解释,不信的人自然是不信的,尤其中国人不会信。但是,至少犹太人是信的(当然他们只信旧约),西方社会总体上也信。这里不谈信与不信,我想强调的是,不同的认知会反映对历史问题的不同解读和态度。认知不在一个维度上,很难一起讨论历史,也不会形成对历史的共识。因此网民们的评论只能引起犹太人的哑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