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流程

学术   2024-11-18 18:01   北京  


文章来源:老虎说芯

原文作者:老虎说芯


本文介绍了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的九大流程。


CMOS模拟集成电路的设计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从系统规格定义到最终的芯片测试和验证,每个步骤都需要精心设计和反复验证。每个环节之间都有密切的关联,设计师需要具备深厚的电路理论知识、工艺理解和EDA工具使用经验。


1、系统规格定义


设计的第一步是明确系统的目标需求和性能指标。这个阶段类似于建筑师在设计房屋时首先要考虑的需求,包括房屋的大小、用途、功能要求等。在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中,系统规格定义涉及到多个方面的要求:

功能需求:确定电路需要实现的基本功能。例如,一个放大器可能需要放大信号,同时保持信噪比在一定范围内。

性能指标:例如增益、带宽、功耗、面积、噪声、时序等,通常都要在规定的范围内满足性能要求。

物理限制:在CMOS工艺下,电路的尺寸、功耗、速度等受到工艺的限制,因此要考虑到面积限制和功耗控制。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给出设计的边界条件和约束,明确设计目标,为后续的电路设计奠定基础。


2、电路设计


电路设计是将系统规格转化为具体的电路结构和元件的阶段。这个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选择工艺库:设计者首先需要根据系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CMOS工艺库。每种工艺库有不同的性能特点,如不同的漏电流、速度、功耗等。

电路架构设计:根据系统需求,设计师开始构建电路架构。这可能包括运算放大器、滤波器、电源管理等功能块的设计。设计师需要选择合适的电路拓扑,如差分对、源极跟随器等,并考虑电路的工作点、增益、带宽等性能指标。

晶体管选择与尺寸优化:在CMOS设计中,晶体管是最基本的有源元件,设计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晶体管类型(NMOS、PMOS)并根据电路性能要求来优化其尺寸(如宽度W和长度L)。

此阶段,设计往往是手工进行的,虽然EDA工具可以提供一些自动化支持,但由于模拟电路的复杂性,通常需要大量的经验和技巧。


3、电路仿真


电路设计完成后,需要通过仿真来验证电路的功能和性能。仿真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因为在真实的硅片上验证电路是非常昂贵且复杂的,因此大多数验证工作都依赖于计算机仿真。

仿真工具:常用的仿真工具包括SPICE(模拟电路仿真程序),它基于晶体管的电气模型,对电路进行模拟。

仿真内容:设计工程师使用仿真工具来评估电路在不同输入条件下的表现,如增益、带宽、线性度、失真、功耗等。

参数调整:如果仿真结果不符合预期,设计师会根据结果调整电路参数,甚至重新设计部分电路。仿真工具可以帮助设计师快速评估不同设计方案,避免重复设计工作。


4、版图实现


版图设计是将电路设计转化为实际物理形态的过程。在CMOS集成电路中,电路的每个部分都需要用具体的几何图形来描述,以便制造。这个过程类似于建筑师绘制房屋的施工图。

版图设计:设计师需要手动绘制电路的版图,将电路元件如晶体管、电阻、电容等绘制为符合工艺要求的几何图形。

版图设计考虑:在绘制版图时,设计师必须考虑到工艺规则(如最小线宽、间距等),以及电路的匹配性、噪声、串扰等问题。例如,相邻的信号线可能会相互干扰,导致噪声增大,因此需要合理布局。


5、版图物理验证


完成版图设计后,设计师需要进行物理验证,确保版图能够在实际制造过程中被成功实现,同时不引入新的错误。

设计规则检查(DRC):这是对版图的几何形状进行检查,确保所有图形符合工艺限制。例如,晶体管之间的间距不能过小,否则会导致短路或漏电。

版图与电路网表比对(LVS):LVS检查是将版图中的电气连接与原理图中的连接进行比对,确保版图实现了设计中的电气功能。如果发现不匹配,设计师需要修正版图。


6、参数提取后仿真


在完成版图设计和物理验证后,设计还需考虑来自版图的寄生效应。寄生效应主要是指电路中因布局、布线等因素引入的额外电容、电感和电阻。

前仿真与后仿真:前仿真是基于理想化的电路模型,通常不考虑寄生效应。而后仿真则是在考虑版图寄生参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仿真。寄生效应可能会导致电路的增益下降、带宽降低等性能问题,特别是在深亚微米工艺下,这一问题尤为突出。

反复调整:设计师需要根据后仿真结果对电路进行调整,可能需要修改晶体管的尺寸或调整版图布局,直到仿真结果满足性能要求。


7、导出流片数据


当电路设计经过充分验证,并且后仿真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后,下一步是导出流片数据(GDSII格式)。这些数据包含了电路的最终版图信息,供晶圆代工厂进行制造。

流片数据:流片数据是将版图转换成可以被晶圆厂使用的格式,通常采用GDSII或OASIS格式。设计师需要确保数据的正确性,避免在流片阶段出现问题。

提交晶圆代工厂:一旦数据导出,就可以提交给晶圆代工厂进行芯片制造。


8、芯片制造


芯片制造是将设计转化为实际硅片的过程。晶圆代工厂通过多道工艺(如光刻、刻蚀、离子注入等)将设计的电路图案转移到硅片上。

光刻:通过光刻工艺将电路图案转移到硅片的表面,形成晶体管等基本元件。

刻蚀与离子注入:通过刻蚀工艺去除不需要的材料,离子注入则是将掺杂物注入到硅中,调整其导电特性。

最终,芯片通过封装完成,准备进行测试。


9、测试和验证


在芯片制造完成后,最后的步骤是测试和验证芯片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功能测试:通过测试芯片的输入输出,确保芯片能够按照设计要求正常工作。

性能验证:验证芯片的增益、带宽、功耗等性能是否在预定范围内。

测试过程中可能会发现问题,这时需要进行调整,进行修复和迭代,直到芯片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END


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立场




编辑:猫薄荷

责编:木心

投稿邮箱:weixin@semi.ac.cn


往期推荐
1.半导体所在仿生覆盖式神经元模型及学习方法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半导体所在反型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3.芯片为什么用铜作为互联金属?
4.关于芯片的7nm到底是个啥
5.硅基集成光量子芯片技术
6.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有多反常?或将带来下一次信息技术革命!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物穷其理 宏微交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