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甲午沉舰的工作,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硕的海战遗址考古项目。”
北洋海军旗舰定远舰铁甲出水作业图(资料照片 )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位于山东威海的刘公岛,一艘7000吨级铁甲舰静驻岸上,吸引游人登临参观。这是按1:1比例复制的定远舰纪念舰,于2004年甲午战争爆发100周年时建造而成。
甲午硝烟早已散尽,但海风百年依旧。风吹向西,在距离刘公岛500多公里的山东济南,“铭记历史——甲午海战暨甲午沉舰水下考古展”展览在山东博物馆开展,历经10年水下考古打捞出水的部分甲午沉舰文物,多舰首次齐聚,正式向公众开放。
2024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30周年。这场始自2024年8月初的展览,由国家文物局指导,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物局)和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文物局)主办,共展陈330余件(套)精品文物,是我国首次系统展出甲午沉舰出水文物。
沉海百余年,“战友”终重光
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是北洋海军驻泊的“根本重地”,这里保留了海军公所、威海水师学堂、东泓炮台等历史遗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0年,从海军院校退休的海军史学者马骏杰,推掉了多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邀请,受聘为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首席专家。“我想在刘公岛实现一个心愿,跟当年北洋海军先烈共处同一个空间,走近他们的内心世界。”马骏杰说。
时间回到百余年前。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黄海海战之后,北洋海军退守威海卫刘公岛。次年1月,日军在山东半岛荣成湾登陆,水陆合围刘公岛,北洋海军力战不敌,多舰沉海,全军覆没。
尽管战败,北洋海军将士英勇奋战、慷慨赴死的爱国气节,足以彪炳史册。在海战中,邓世昌、林永升、黄建勋等将士壮烈牺牲;提督丁汝昌、右翼总兵刘步蟾、左翼总兵林泰曾等将领誓死不降,以身殉国;守卫刘公岛的北洋护军统领总兵张文宣,带兵战至弹尽援绝,自杀身亡。
败局不可挽回之际,丁汝昌下令炸毁主力铁甲舰定远舰,以免资敌,这艘“遍地球第一等铁甲船”葬身海底。舰虽沉海,却未得安宁。战后,日本多次组织人力对北洋海军沉舰残骸进行破坏性打捞,部分沉舰残骸包括将士遗骸被炸毁破坏,散落在沉舰周围较大区域。
2014年起,国家文物局联合辽宁、山东文保部门连续10年在黄海北部、威海湾,开展甲午沉舰系列水下考古调查与研究工作,进行我国境内北洋甲午沉舰遗址摸底调查。
在水下考古调研期间,马骏杰经常登上在威海湾水下考古的工作船。“对我来讲,这些物件不是遥远的文物,而是亲密的老‘战友’,现在‘战友’终于重见天日了。”马骏杰说。
木牌铭刻,字字忠魂
夜晚的刘公岛,告别了白日的熙攘喧嚣,重归静谧。下班后,马骏杰有时独住刘公岛,踱步海边,穿行于北洋海军历史遗存之间。
“我常常想到1895年初的冬天,在日军海陆夹击下,北洋海军官兵困守刘公岛,一边是个人生命安危,一边是肩上的家国责任,他们该如何选择?”马骏杰说。
天地无言,刘公岛高峰上,北洋海军忠魂碑矗立,静视风浪。
在所有出水文物中,2张木质姓名牌让人印象深刻。木牌均长9厘米、宽5.5厘米、厚0.5厘米,一张写有“来远三等水手于盛元”,另一张写有“来远一等水手张长发”。马骏杰说,2张姓名牌都没有穿孔,只能装在士兵口袋里,它们的用途在史料中没有记载,可能是战时辨别身份用的。
如今,在史料中,虽有绝大多数北洋海军官兵的姓名记录,但大多已不知归宿。于盛元是个例外,因在威海卫保卫战中左臂负伤,他战后获得朝廷抚恤40两白银,在文献中留下记载。
“挖掘和展示北洋海军普通士兵的家国情怀,是我们开展水下考古的目的之一。有了文物实证,参战水兵不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鲜活的人。”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馆员周春水说。
巍巍铁甲,至今衔恨
一件与定远舰有关的出水文物,引人注目。这是一块庞大的钢板,呈弧状长方形,重18.7吨,高约2.8米,宽2.45~2.6米,厚0.303~0.305米。考古人员推测,钢板是定远舰上一块防护铁甲。
定远舰是北洋海军的旗舰,属当时世界先进战舰。刘公岛失守之际,定远舰被炸毁,此后虽有纪念舰,但真舰残骸仍尘封海底。
2017年起,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现更名为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联合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共同对威海湾进行全覆盖式探索探测。2019年至2020年,考古人员基本确定一处长约84米、南北宽18~22米的文物疑点,为定远舰沉舰遗址。
此后,考古队员在5米淤泥之中,发现了这块庞大的钢板。历经近一个月抽沙作业,才清除铁甲周围的淤泥。2020年9月16日,历经一天的水下抽沙清理、绑扎钢缆,铁甲被从海底缓缓提起。就在铁甲即将露出水面时,受风浪影响,两根钢缆中的一根意外崩断,考古领队与打捞局专家决定先把铁甲放回海底。
由于单根钢缆吊回,铁甲无法被平放,只能竖直切入松软的淤泥中。在重力作用下,铁甲越陷越深。“那天晚上,我们直到天很黑才回去,大家心情都很沮丧。”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周强说。
第二天,打捞继续。由于水下能见度低,抽沙导致泥沙泛起,潜水员在水下完全依靠手摸。作业持续10多个小时,直至晚霞映照海面时,起吊机终于将铁甲吊出水面。周强回忆,当铁甲被稳稳放在打捞船甲板上时,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这一天是2020年9月17日,黄海海战爆发126周年纪念日。周春水说,能在这一天将铁甲打捞出水,是对阵亡将士的最好纪念。
十年寻七舰,文物鉴铁血
2023年,来远舰沉没位置在威海湾最终确认,北洋海军各主力战舰的沉没位置均被确认,持续10年的甲午沉舰系列水下考古调查宣告结束。
在黄海北部海域,从2014年至2021年,致远舰、经远舰、超勇舰、扬威舰四艘沉舰被陆续发现,900余件珍贵文物重见天日。
在威海湾,从2017年至2023年,定远舰、靖远舰、来远舰三处沉舰遗址被发现,各舰海底保存现状得以探明。残损的船体构件、散落的武器弹药、将士们的生活用品……数千件重要文物被提取。
“寻找甲午沉舰的工作,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硕的海战遗址考古项目。”周春水说,10年的水下考古工作,为甲午战争和北洋海军研究提供大量实物证据,揭示和补充甲午战争的诸多细节。
打捞出水的沉舰文物共计4000余件,由英国、德国、中国等不同国家生产,堪称一座国际博物馆,是研究近代造船技术、武器装备的重要实物,为人们近观北洋官兵船上生活提供一扇窗口。
周春水说,考古新材料还解决了一些学术问题,比如确定经远舰最后沉没的位置;通过分析致远舰的保存现状,可以排除被鱼雷击沉的说法;发现经远舰、来远舰加装尾部火力的证据等。
“沉舰残骸实证了甲午海战的真实历史,记录将士最后的英勇时刻。”马骏杰说,这些考古新发现将不断完善补充历史细节,加深人们对甲午战争、北洋海军的了解。
zhuan发让更多人知道~~
来源:《瞭望》
编辑:张晓凤丨审核:张红梅丨签审:马春红
监制:邓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