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聚焦|坚守艺术理想 追求德艺双馨

文化   2024-10-23 20:01   北京  
    

(求是网10月22日文)“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

在2024年第20期《求是》杂志重新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总书记鲜明指出,“文艺是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艺术家自身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是根本”,要求文艺工作者“不仅要在文艺创作上追求卓越,而且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上追求卓越,更应身体力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志高则言洁,志大则辞弘,志远则旨永。”讲品位、重艺德,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殷切期望。2018年6月25日,总书记给时年83岁高龄、新近入党的电影表演艺术家牛犇写信,称赞其“60多年矢志不渝追求进步,决心一辈子跟党走,这份执着的坚守令人感动”;勉励其“继续在从艺做人上作表率,带动更多文艺工作者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人,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贡献力量”。近年来,总书记还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回信,鼓励他们“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回信,号召他们“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为94岁高龄的表演艺术家蓝天野颁授“七一勋章”,感叹其“这么大岁数,还在工作”;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向“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田华颁授奖章……殷殷关怀、谆谆嘱托,激励着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初心、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不断成就人生价值。 

2016年11月,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总书记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以深厚的文化修养、高尚的人格魅力、文质兼美的作品赢得尊重,成为先进文化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2021年12月,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文艺工作者“要把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努力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质兼美的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

“好的专业素养”。一切艺术创作都是创作主体才情禀赋、底蕴内功的体现。总书记强调,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努力做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要心怀对艺术的敬畏之心和对专业的赤诚之心,下真功夫、练真本事、求真名声。

“高尚的人格修为”。养德和修艺是分不开的。总书记强调,文艺要塑造人心,创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要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把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努力追求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做到德艺双馨。要讲品位、讲格调,自觉抵制不分是非、颠倒黑白的错误倾向,自觉摒弃低俗、庸俗、媚俗的低级趣味,自觉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腐朽思想,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 

“‘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总书记强调,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文艺工作者要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歌颂真善美、针砭假恶丑。对正能量要敢写敢歌,理直气壮,正大光明;对丑恶事要敢怒敢批,大义凛然,威武不屈。要弘扬行风艺德,树立文艺界良好社会形象,营造自尊自爱、互学互鉴、天朗气清的行业风气。 

“处理好义利关系”。总书记强调,“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要求文艺工作者正确把握艺术个性和社会道德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总书记特别强调,文艺工作者要珍惜自己的社会形象,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不为一时之利而动摇、不为一时之誉而急躁,不当市场的奴隶,敢于向炫富竞奢的浮夸说“不”,向低俗媚俗的炒作说“不”,向见利忘义的陋行说“不”。 

“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也完全能够造就文艺大师!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广大文艺工作者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用心、用情、用力紧握手中之笔,饱蘸浓墨、奋力书写,必将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中实现艺术的伟大创造,铸就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来源|求是网

中国电影家协会
中国电影家协会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