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沟通时,你能一边当运动员,一边当裁判员吗?

情感   2024-11-18 07:02   福建  

前置思考

请阅读以下关于航班取消的一段材料,并思考:这给你什么启发?

作家李尚龙有一次去南方签售路上,因为北京天气恶劣,大量航班被取消。他们的航班也没有幸免于难,瞬间谩骂声、叹息声布满周围。

愤怒中,他也跟着起哄。空姐无能为力,叫来领班,但领班也是依旧辩解。人们继续跟着起哄,仿佛起哄能解决问题。

这时,朋友提醒李尚龙一句:你别跟着起哄了,起哄解决得了问题吗?

这句话瞬间击中李尚龙神经。他立刻转身冲出安检,迅速改签到另一个航班。改签时,当天最早起飞航班,还剩最后两张票。

当他们准备登机时,发现愤怒人群刚刚反应过来,涌向改签处。可惜,已经没有当天起飞机票。于是,愤怒人群爆发出另一场愤怒。

在起飞时,李尚龙忽然明白了。虽然他们都遇到相同麻烦,但决定他是否能上飞机不是别的,而是思维不同:无济于事抱怨和当机立断找解决方案。

后者,是解决问题,前者,只是爆发情绪。情绪不能解决问题,只能加深问题复杂性。

在生活和工作中也是这样,遇到问题时,你是选择抱怨谩骂,还是冷静下来思考解决方案?

Q1:什么是元认知?

A:

1、元认知(Metacognition),指的是:

关于思考的思考

“元”是基于层次视角。类似归因一层一层问为什么,元认知是观察、调控自己如何思考。

做一个类比,就好像你灵魂出窍,以一种陌生人视角,来看待发生自己身上的事。电影中有不少类似场景,例如《奇异博士》中,卷福濒死之际灵魂出窍,指导医生给自己做急救。

2、智慧的人,善用元认知

人与动物最大区别之一,是人有元认知能力,而动物没有。

可惜的是,正如前苏联心理学家亚历山大·鲁利亚发现的那样,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进行元认知。可以说,元认知也是人类一个典型不使用自己潜能领域。

例如,在学习中,当老师提问:“你是如何解决那个问题的?你使用什么样策略?”,不少学生会回答“我不知道,我就是那样做的”。

如是回答体现出,这些学生缺乏元认知能力。不难理解,既然不知自己如何思考,就很难提高自身思考力问题解决能力。

相反,智慧的人重视元认知,会计划、反思、评估自身思维技能和策略质量,就有条件不断提升思维水平,变得越来越有智慧。

今天的词条,精读君简介元认知,供读友们参考,提高思考力。

Q2:怎样理解元认知?

A:

1、理解涵义

元认知是我们审视自身思想能力,就像柏拉图说的那样:当思维思考时,它是与自己对话。

接下来,我们通过比较人类与动物思维,来加深对元认知特殊性理解。

你觉得动物会像人一样照镜子吗?以前,认知科学家认为,只有人类才能够完成基本自我意识任务,例如识别镜子中自我。

后来事实证明,其实不然。不仅黑猩猩和类人猿能够识别镜中自我,甚至连海豚、大象、猕猴、欧洲猿、喜鹊都能做到这点。

但真正只有人类能够完成,其他物种却做不到的是,从自我知觉中脱离出来,审视一种脱离自我情景。

例如,黑猩猩之所以能够识别出镜中自己,是因为它注意到,当它指着镜子或者拍镜子时,镜中影像与自身动作完全一致。但是,同一只黑猩猩却不能假想出一个镜子之外心理位置,即它无法在一个脱离当前环境水平下进行元认知。

然而,人类不需要注意,就能脱离当前环境进行元认知。例如,交通拥挤时,旁边的车突然插到你前面,你立刻就能意识到此情此景中所有事物:你自己、交通以及插队者。接着你可能变得愤怒,开始按喇叭,然后摇下车窗,呵斥插队者。

不过,因为你具备一种与其他动物不同技能,能够从当前情境中脱离出来,通过心理模拟,判断不同思维和行动所带来后果。所以在你按喇叭、摇下车窗大声呵斥之前,就会对做与不做后果进行分析

在这个心理空间中,你会“看到”下一刻即将发生的事,并认为贸然行动结果并不理想,可能就会抑制本能冲动,放弃按喇叭并大声呵斥行动,换一种方式来应对。

也就是说,元认知能够帮助人们从令人困扰问题中抽离出来,以一种旁观者视角重新审视事件本身,从而让问题迎刃而解。

这种视角关键在于两点:一是脱离,与当前自我隔开;二是全局,观察对象不仅是自我,还包括他人、社群,甚至是世界。

例如,前置思考中,李尚龙经过朋友提醒,调用元认知,将自己与愤怒情绪、起哄人群脱离,把目光转向另一个航班,于是成功改签,尽可能减少航班延误带来影响。

相反,那些愤怒、起哄人群任由本能主导反应,会付出更多代价,却不能实现尽快到达目的地目标。造成两者反应模式差异,就在于是否善用元认知。

2、对话心声

虽然不了解元认知,但你有时也在运用元认知,只不过这种运用是一种本能感觉。“心声”就是这种感觉。

所谓“心声”,就是你在做件事时,好像听到自己内心在对你说话:“去做吧”、“千万不要那样做”,诸如此类。

未经训练“心声”,常常会传递负面信息。例如,你为了找工作,投出去许多简历,但不是石沉大海,就是被婉言拒绝。此时,如果你耳边回响着这样的心声“你怎么这么失败”、“你是个失败者”……日复一日,这种持续思维反刍会让你深信,无论如何努力都是徒劳无功。

最终,你很可能会放弃找工作。也无怪乎,罗马教皇马克这样形容心声:“惯性思维怎样,心智就会怎样,因为你的灵魂已经被思想浸染。”

当你听到心声时,正是使用元认知与自我对话好时机。很多人元认知能力都在沉睡,而心声无论积极或消极,都在唤醒人的元认知能力。

当自己心声出现时,我们要像倾听别人心声一样,倾听自己心声。倾听别人原则,同样适用于倾听自己。人性复杂,很多人并不了解自己,只是自以为了解自己。这也是元认知用旁观者视角,与自己对话价值所在。

当你出现心声或者讨论很激烈时,给自己一个延迟。就像篮球比赛焦灼时,教练会策略性暂停,创造一个时空间隔,以便调整状态。

例如,当你在与一个同事讨论一个有争议话题时,你会发现,随着各自努力阐述自己观点时,气氛会逐渐紧张起来。此时,策略性暂停就可以给你一点时间去思考:你接下来将要说的话,是做出建设性贡献,还是火上浇油?

这同样适用于你要发脾气时候。通过延时处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负性情绪

诸如此类,这种策略性延迟,与自己心声对话过程,正是运用元认知过程,也是提高元认知过程。

3、归纳方法

除把握心声外,还有不少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元认知能力。

比如说,利用提问

归因和元认知具有相似性,意味着,可以用提问来助推运用元认知。

例如,当你做某件事时,你可以自我提问类似如下问题:“我做了什么?”、“当我对我的做法不确定时,我采取了什么步骤?”、“我怎样改变我的行动过程?它有效吗?”、“假如再让我做一次这个工作,我会有一些不同做法吗?如果有,它可能是什么样?为什么我会那么做?”

比如说,记录反思

记录,才好反思。如果我们有文本、影像等记录,就有了档案,后续可以多次重温、反思当时为什么那么想,如果重来一次,自己会做什么改变。

一次经历,经过多次反思,有可能产生多种价值。例如,受限于第一次反思水平,可能只找到表面原因;但随着思维水平提升,后续反思可能找到根本原因,更有条件做到“不二过”。

比如说,互助思考

元认知目的是,通过观察自身思考过程,和自己对话,提高自己思维品质。但受限于自身偏见盲点,我们可能“灯下黑”,看不出问题所在。

为应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互助思考。例如,前置思考中提到,李尚龙基于本能反应也去起哄,正是朋友提醒他“起哄解决不了问题”,他才恍然大悟,切换思维和行动。

诸如此类,只要对元认知特征有所体会,我们就能在实践中归纳各种方法,持续自身元认知能力。

在词条的最后,精读君要提醒的是,注重挖掘潜能。

美国作家理查德·鲍尔斯说:“感谢创造大脑的神灵把它给予我。有时候,我喜欢站在一旁,静静地观看大脑如何工作。”天赋大脑,潜能不用,委实是浪费。

后置思考:

①观察自身心声并和心声对话,你有什么体会?

②策略性暂停调整决策和行动,你有什么心得?

精读君笔记
每日精读词条,持续精进自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