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思考
请阅读以下关于自由职业的一段材料,并思考:这给你什么启示?
“要是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就好了。”很多上班族某个时候,心里都冒出过这句话。
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意味着摆脱烦人打卡制度,不必屈居在小小格子间。这么想想,的确是很美好。
有一位学姐,大学毕业后考上公务员,在体制内上班,端上传说中“铁饭碗”,瞬间就成为家长口中“别人家孩子”模板。
但是平淡工作两年后,学姐开始厌倦这种生活。有一天,在朋友圈中,她发了一条动态“上班路上的裸辞,大概是今年做的最开心的事情。”
最终,学姐还是跳脱出体制,成为人人都羡慕的自由职业者。刚开始成为自由职业者的她,真是意气风发,走路带风。当别人还在抱怨时间不够用时,她的“诗与远方”一个都没落下。
但是一段时间后,画风突变。“之前以为做自由职业者很自由,没想到是最不自由的。”有人看到学姐最近一条朋友圈动态如是说。
离开体制,没有同事之间协作关系,所有事情全部都要依靠个人完成。一个人要完成找客户、拉客户、跟进度事情,简直就是一个人忙成一家公司的节奏。
虽然一个人工作很酷,但是遇到困难时,总是需要有人可以协助解决。学姐甚至开始想念,以前跟同事一起忙项目、一起努力的生活。
Q1:什么是自由?
A:
1、自由(Freedom),指的是:
遵照规律自主行动。
例如,遵守量入为出原则,我们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就体现出购物领域自由。
2、你理解的自由是什么?
自由有多种定义,学者萨托利说“自由是一个变色龙似词语”,据历史学家阿克顿统计,自由有200多种定义。
例如,孟德斯鸠说:“自由是在法律许可范围内任意行事权利”;穆勒说:“个人自由,以不侵犯他人自由为自由”。这些定义体现出,自由并不是任意妄为。
例如,萧伯纳说:“自由意味着职责,那就是为何多数人畏惧它的缘故”;阿尔蒂亚·森说:“贫困就是缺乏能够自由度过有价值人生一种状态”。这些定义体现出,自由与责任、价值之间关系。
你所理解的自由是什么?你的价值判断中,又把自由摆在什么位置?
例如,帕特里克·亨利说:“不自由,毋宁死”;西塞罗说:“谁因为害怕贫穷而放弃比财富更加富贵的自由,谁就只好永远做奴隶”;更广为人知的是诗人裴多菲所写:“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谁都知道自由很重要,但究竟有多重要,又要如何追求,追求的是什么样的自由,却众说纷纭,不同人理解可能截然不同。
今天的词条,精读君简介自由,供读友们参考,提高自由探索和构建能力。
Q2:怎样理解自由?
A:
1、区分自由类型。
由于自由涵义丰富,定义众多,为加强对自由理解,我们可以从细化自由分类入手。
比如说,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
英国哲学家以赛亚·伯林认为,有两种核心自由概念贯穿整个人类历史,意即:“消极自由”(negative liberty)和“积极自由”(positive liberty)。
粗略来说,消极自由是,我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是“摆脱障碍自由”;积极自由是,我想做什么就可以去做什么,是“实现目标自由”。
之所以用“消极”和“积极”来形容,是因为消极自由是不做什么,相对消极一些;积极自由是做什么,相对积极一些。仅仅是在这个意义上来谈消极和积极,不能把消极自由看成是贬义词。
有人可能觉得,摆脱障碍就是实现目标,是一回事。事实不然,消极自由是维持一个不受干涉领域,避免外来阻碍,未必就需要一个明确目标。
例如,古希腊雅典城邦,如果富人有财产权消极自由,就可以不被强制承担费用,至于钱怎么花,富人并不需要当下就明确,可以见机行事。
也就是说,消极自由更像是一种机会,只要保留这个机会,就算什么都不做,也保持住消极自由。相反,积极自由中,行动主体要有明确目标。
关于行动主体,通常会分成两个自我。一个是真正、高级、理性自我,一个是虚假、低级、非理性自我。积极自由目标通常指的是,理性自我能够主导自己,去实现高级目标。
例如,一个人想去锻炼,却总是犯懒,玩手机,最终没去锻炼。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滥用消极自由,也没有实现积极自由。
所谓“自律给我自由”说的就是,理性自我战胜非理性自我,实现积极自由。如果当事人说自己目标是“什么都不做”时,归因发现自己是因为懒于行动、自我放弃,那就是屈从于非理性自我,放弃积极自由。
不难理解,区分一种自由是消极自由还是积极自由,具有价值。因为不同自由,需要不同对待。
我们先来看两个情境。第一个情境是,一个烟民犯了烟瘾,想去买烟抽,旁边朋友劝他,抽烟弊大于利不要抽,烟民不高兴,说抽不抽烟是自己自由;朋友继续劝说,说是“为他好”,拉着烟民去干别的事;烟民后来想一想,也觉得有道理,开始戒烟。
第二个情境是,一个高三学生,对于当医生不感兴趣,不想报考医学专业,但父母开始劝说,讲当医生有多少好处。孩子反驳说,报什么专业是自己自由;父母继续劝说,说自己是过来人,孩子你现在还年轻不懂事,表面上是父母强制你报医学专业,但你以后就会明白,这是你真正想要目标。
这两个情境中,朋友、父母其实是隐喻,可以代表任何一种权威,以“积极价值”为理由,把“某种强制”变成“真正自由”。虽然都是以“为对方好”名义,但这个过程可能合理,也可能不合理。第一个案例相对合理,第二个案例可能就未必。
在伯林看来,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都是正当价值,没有高下之分,都可能被滥用,但积极自由更容易被滥用,更具有欺骗性,更要警惕。因为,很多奴役他人做法,往往就是借助“积极自由”来给自己正名。
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只是一种二分法,还有更多自由类型,读友们可以拓展阅读,举一反三。
2、追求财务自由。
区分不同自由类型,更有利于我们去追求特定自由。
比如说,财务自由。
所谓财务自由是指,如果不想通过工作获得主动收入,被动收入也能够覆盖个人生活开销。
上述定义中,主动收入是指,靠主动工作换来的收入,例如打工;被动收入指的是,不必主动工作,就能获得的收入,例如利息。
例如,有一个人每个月生活成本是5000元,被动收入(例如房租、版税、利息等)是6000元,那么,这个人可以说就处于财务自由状态。
也就是说,财务自由并不在于一定要赚多少钱,而是相对富余。如果收入1亿,看似很多,但开销1.2亿,那也不是财务自由。
财务自由是一种重要经济自由。我们来看个案例。宋朝时,许多刚进朝廷臣子,都会选择先去拜访大臣司马光。
然而,司马光见到他们,跟对方聊天时,常常问一个使人很难堪问题。他总是问:“你家里有没有钱?你的开支够不够?你有没有欠人家的钱?”诸如此类。
被问的人事后都觉得奇怪,认为司马光这么了不起的国家大臣,为什么会问“有没有钱”这种小问题。
后来大家一打听,才知道其中缘由。司马光问此类问题的目的在于,看看你这个人是否拥有“不为五斗米折腰”本领。有了这个钱,他才会认为你有独立人格。
原因很简单,有了钱,为了我的原则,我可以不做官,就算随时丢掉乌纱帽也不要紧。因为我不会饿死,我有钱可以保护我的自由。所以,有没有钱,显著影响一个人有没有独立人格。
在这个意义上,正如康德所认为的那样:自由不是说我要做什么就是做什么,相反,自由是我不想做什么就能够不做什么。财务自由就是这种自由,因为有金钱保障,所以可以按照自己内心原则去处事和为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追求财务自由过程中,我们要提醒自己:“我的自由,被物质和金钱捆绑了吗?”
我们来看个案例。有个人月薪6K,为追求所谓生活品质,成为月光族,经常刷爆信用卡,分期付款。
有一次搬家,收拾物品花了好几天,两台搬家公司的车全部装满。搬家那几天,他心力交瘁,因为每一样东西都很贵重,经不起一点点撞击。
最后,他崩溃了:“这些东西我一个月摸不到三次,却要为它们这么做牛做马,唉!”
拥有一个东西,某种意义上相当于失去两个自由:一个是被物质捆绑自由,一个是面临被金钱支配自由。
这个东西让我们付出的代价是时间、精神、金钱等,如果它对于我们没有提供对等价值,就属于浪费。做减法,“断舍离”,就是帮助自己找到自由过程。
3、做好自由准备。
自由带来价值,但也要付出相应代价,做好相应准备。
比如说,自由职业代价。
所谓自由职业者是指,雇佣自己的人。自由工作者不隶属于任何组织,而是根据自己规划,利用各种平台,通过提供自己的服务,获得收入。例如,经营网店个体、自由摄影师、自媒体工作者、作家、独立程序员等。
很多人都羡慕自由职业者,觉得爱睡到几点就几点起,想工作就工作,随时随地都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的确是一种自由,只是你真的设身处地了解过,这些自由职业者为了这种自由做了哪些准备吗?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有位记者去采访一位茶室主人。茶室位于闹市中,打开门,原木地板、宽阔房间,长长窗台摆满花花草草。女主人穿着绿色棉布裙,虽不年轻却气质温润。煮水,洗茶,缓缓晃动海碗,拎起袖子分茶……
女主人经营的是公益茶室,不为销售,偶尔教授茶道收取一点学费,仅此而已。书、琴、香、茶,目之所及,就是茶室女主人全部生活。相比于自己生活的忙忙碌碌,记者对此羡慕不已,心向往之。
可是,过上这样自由的生活简单吗?记者通过朋友了解,才知道原来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茶室女主人曾经是某企业高管,事业蒸蒸日上。有一天,她觉得实在厌倦那样生活,便辞职做公益茶室。
辞职以前,她评估自己经济基础,盘算运营成本,并考虑经营困难时相关解决方案;其次,她积极着手学习茶道,辨别不同茶叶,把自己培养成合格茶道师。等到她认为时机成熟,她才放心办起茶室,过上自己想要生活。
想做一名自由职业者,一是要比上班族有更强自律。
自律方能自由,自律和自由之间的关系,就好比风筝和线,看似线在束缚着风筝,实际上正是因为有了这根线,风筝才能飞翔,离了线的风筝只能坠落。例如,如果不用打卡上班,你还能保持早睡早起规律作息吗?
二是要真正有一技之长。
公司里的人,尤其是大公司职员,自我感觉都很良好,殊不知,真实事实其实是:公司这个平台,提升了你的个人价值。在公司里,你往往只完成其中一个小环节。离开公司,你很快就会发现,其实远远还不够。一个人,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公司,对你能力全面性要求更高。
三是要习惯收入和时间波动。
在公司里的收入和工作时间,相对稳定,但自由职业者可能会有大波动,这个月赚了不少,下个月可能颗粒无收;有时客户事情很紧急,深夜还要加班,诸如此类。如果你没有比上班族更好管控能力,你也没办法成为一名自由工作者。
前置思考中,那位学姐高估自由职业者的自由度,低估自律度,准备不足,因此前后“画风”变化很大。
在词条的最后,精读君要提醒的,让自己配得上所得到的自由。
纪德说:“知道怎样得到自由还算不上什么,艰巨的是怎样使用自由。”一个心智不够成熟和技能未达到一定水平的人,贸然得来的自由,不会带来专注和卓越,更有可能是无节制堕落。
后置思考:
①你所追求的自由是什么?
②你为自由做了哪些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