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就是在概念之间建立连接?

情感   2024-11-11 07:02   福建  

前置思考

请阅读以下关于地图信息的一段材料,并思考:这给你什么启发?

为什么地图能够成为空间信息传递工具?

众所周知,信息一个重要特点是可传递性。信息是客观与人的认识之间的中间媒介,其作用在传递过程中,能得到充分发挥。

客观存在将大量信息,用一种易于被人们所接受图形符号,载负于地图上,然后“流向”人类,使人们从中获益。

而在信息传递和接受的方式上,语言、电信号等常常以线性方式进行,而地图则具有不同方式与特点:我们阅读地图时,通常是总览全图,然后根据自己需要,按一定区域或者某个要素进行分析、研究。

换句话说,地图在传递信息时,在传输方式上是具有层次性(所谓平行)的,甚至是空间形式的,这一点相比线性传递方式,具有更宽传输通道,以及更高传输效率。

Q1:什么是概念地图?

A:

1、概念地图(Concept map),指的是:

特定主题概念结构图解

概念地图是一个类比概念,意思是,将概念结构用图解方式来表达,希望能像地图一样指引我们,更好地把握概念之间联系。

2、概念掌握富有价值

概念在我国国家标准中定义是:“概念是对特征的独特组合而形成的知识单元”,在德国工业标准中定义是:“通过使用抽象化方式,从一群事物中提取出来的反映其共同特性的思维单位”。

两个定义,不管如何界定,落脚都在“思维单元”。做一个类比,就好像砌墙用的砖,一块一块组合形成墙,进而再盖成房子。我们思考、表达,基础材料都是概念。

换句话说,没有概念,我们就无法进行相应思考和表达。例如,我国有“上火”这个概念,国外没有,外国人就不会用“上火”这个概念来描述现象、制定方案。

可以说,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概念发展史。随着文明发展,概念越来越多,优胜劣汰,让人类认知世界工具库越来越丰富。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更好理解和运用概念?概念地图是一个有效工具,可资运用。

今天的词条,精读君简介概念地图,供读友们参考,提高概念技能

Q2:怎样理解概念地图?

A:

1、评估理解程度

读友们知道,精读君通识词典每一个词条都是一个概念,每天进步一点点就落脚在每天掌握一个概念。

但掌握1个概念,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精读君向读友们提问3个问题:如果只看概念名称,你知道精读君在词条中要讲什么吗?为什么1个概念,精读君要花3000到5000字去说明?为什么经济学家汪丁丁说,本科生读经济学只要掌握“成本”这个概念,就可以毕业了?

在精读君看来,每个概念,都有为什么要定义这个概念出发点,以及怎样运用这个概念落脚点。学习一个概念,就是要清楚知道,这个概念说的是什么,是指什么样范围,要怎么用,与我既有知识体系中其它概念有什么联系。

做一个类比,概念就好像干紫菜,很轻很少,但泡到水里,就是一大盆。每个概念,只要铺展开来,就必然和其它概念发生联系,并形成一个紧密知识体系,越基础概念越是如此。

精读君认为,汪丁丁说的“成本”恰恰是本科经济学中最基础、最核心概念,这个概念可以将所有本科经济学中所涉及到的概念,全部串联起来。

当两个人都在说同一个概念时,其实两个人理解可能差异很大。

以精读君的词条为例,读友们不妨试试,在你在看之前,先考虑一下精读君会讲什么,看完后再做比较。其中,有些是你和精读君的共识,有些是你知道但精读君不知道的,还有些是精读君知道但你不知道的。

只知道概念名称,不代表我们理解这个概念。总的来说,概念有没有掌握,除知道是什么、为什么外,关键在于是否整合到既有知识体系,与原有概念产生准确紧密连接

读友们可以用以教为学输出来检验,如果说得明白、讲得清楚联系,尤其是能讲清与近似概念区别,才算达到一定理解水平,才谈得上运用。

2、掌握绘制流程

概念地图是特定主题概念结构图解。之所以是地图,是因为类似地图这样的图解,在信息指引上具有独特优势

例如,不是线性展示信息,而是非线性展示信息。我们既可以整体看地图概貌,也可以局部看地图细节

如前所述,理解概念关键在于,将之整合到既有知识体系中。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就是明确概念与概念之间连接。概念地图这种工具,可以检验我们对于概念连接理解程度。

如果概念有连接,可以用“可视化”方式,用概念地图画出来。如果你能画出来,表明你已经了解概念之间连接;如果这种连接你画得越准确越全面,你就理解得越深刻。

概念地图绘制流程并不难掌握,只要两步。

第一步,画个框,把概念圈起来,表示这是一个概念节点;第二步,用连线把概念与概念连接起来,连线可以是单向的、双向的或者非方向的;必要的话,可以在连接线上注上连接词,来说明概念与概念之间联系。如此,就能入门画出一张概念地图。

如果希望更进一步美化,你可以选择不同图形,用上不同颜色,用粗细不同线条,以及一切你认为更好方法。如果不美化,影响也不大,因为概念地图最重要的是,将概念与概念之间逻辑连接准确呈现出来,美观是其次。

概念地图这个工具和其它工具一样,在精读君看来,可以遵循二八法则,不求掌握所有细节,只要把握核心部分,将工具用起来,就有条件花20%精力获得80%效果。

例如,紧急重要矩阵,拿一枝笔和一张纸,徒手就可以画;归因也可以简化成,连续问多个为什么,直到找到根本原因。类似的,概念地图也是徒手就可以画。

对于这些工具,精读君的判断是:用与不用,写与不写,做与不做,是0和1的区别;从做了到做好,是从1到N的区别。无论什么技能,总得从0做到1,而且越快从0做到1越好。等到感受到1的效果时,自然而然,会更有动力从1做到N。

3、练习地图绘制

概念地图绘制并不复杂,能否掌握就在于多练习,并参考别人的绘制案例。

包括今天的词条,精读君已分享30个词条。这些概念之间有什么连接,精读君画个粗线条概念地图,供读友们参考。

如上图解所示,30个概念都在概念地图中,分类成4个部分,分别是资源、过程、目标学习力

这4个部分布局有讲究,并不是随意安排。底层是学习力,表示学习力是基础;上层3个部分,从左到右,从既有资源出发,经过一段过程,再达到目标,这有逻辑顺序。

每个部分内部,还有一些关联概念。例如,资源部分,与时间、紧急重要矩阵、选书信息过载具有联系。

这个内部联系也可以分组。例如,过程部分,分成4组,包括成长习惯、沟通力和决策力。组内还可以分组。例如,决策力关联选择和减法

这个概念地图较为粗糙,如果想要细化颗粒度,还可以进一步绘制。

例如,图解中,坚持放弃,这两个概念有联系,但精读君并没有绘制出两者之间连接。

类似的,还可以进一步细化概念之间连接。以放弃为例,还可以再关联上沉没成本、承诺升级、间断强化等概念。需要的话,每个词条,都可以单独画一张概念地图。

以上这个概念地图,仅是一个示例,也不是定稿,随着概念增加,概念地图主题变化,颗粒度调整,都可以按需修订。

在词条的最后,精读君要提醒的是,注重运用图解。

图解这种视觉化表征,有文本无法替代优势。文本描述空间信息,远不如一张地图好用。概念地图展示概念之间连接,文本描述也不可替代。

后置思考:

①你怎样理解核心概念铺展开来,就是完整学科?

②当你讲解一组概念时,怎样运用概念地图辅助?

精读君笔记
每日精读词条,持续精进自我
 最新文章